偶爾都會有身邊的朋友問到「拍照是用什麼拍的?」或「拍照有去哪裡學嗎?」之類的問題,雖然現在我仍覺得自己的作品算不上專業,但在試圖向他人解釋過好幾次後,自己也不知不覺整理出了一點心得。
先說器材的部分,從開始到現在,我能依靠的器材都只有手機,因為專業攝影器材對我而言太貴了,光是最基本的一台數位相機就可能等同一張日本來回機票!且前幾年剛入此道時,手頭也未寬裕到足以追進攝影器材的坑,所以若因為買了相機而沒錢出門旅行,對一個喜愛攝影的背包客來說是件很本末倒置的窘境。因此至今我在器材上投入最多的,大概都是每次準備換手機前要做的功課。
另外也因為曾經在工作上有使用過數位單眼相機的經驗,覺得光圈、白平衡、ISO之類的細部設定在調校上頗花時間(可能也因為我不熟悉吧),但出門旅行就是想多走多看,多遇上一些畫面,所以我唯一會多做的,就是利用Instagram的濾鏡與修圖功能,還有修完直接上傳至社群的便利性,讓旅行與攝影的投入時間能取得自己喜歡的平衡,也不用面對旅程結束後還要整理照片的壓力。因此直到現在,我的照片仍滿依賴當下環境的。
但也因為當下環境無從改變,「構圖」就變成作品的成敗關鍵,導致後來我幾乎將所有的技能點都點在構圖思維上,隨著進步的歷程,也就累積了一些經驗:
持續逼近
一開始我是從風景照入門的,應該很多人都是吧?我覺得風景是很適合從基礎鍛鍊起拍照構圖能力的標的,因為風景就在那兒,想要把它保留下來,第一次拍不好可以拍第二次,第二次拍不好也還能再拍第三次,而且因為身邊通常沒有旅伴更沒有模特兒,所以拍再久也不會有心理負擔。我覺得自己的拍照基本能力,就是在追尋許許多多風景的過程中,不斷要求自己一定要捕捉出能逼近當下心中讚嘆的畫面而逐漸成形的。
但當去的地方越來越多,發現景點的重複性越來越高,像是到處都有的老街、到處都有的文創園區、到處都有的廟宇、彩繪村、燈塔……等等,已經逐漸拍不出什麼新意,這時就開始感到自己已掉入為拍而拍的狀態,算是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瓶頸。
人是靈魂
後來帶我突破瓶頸的,是2013年舉辦的「國家地理125年經典影像大展」,當時我參加了該攝影展搭配舉辦的其中一場講座,那一場的分享人是《國家地理雜誌》的資深攝影師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他那天說的一句話讓我受用至今:
有人,照片才有靈魂。
我相信對很多攝影人來說,這句話應該是基本中的基本,但聽在當時的我耳中,真的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所以後來的旅行,我開始嘗試把人放進我的畫面中,一開始的確有感到照片生動多了,成就感提高不少!但這方法用了近一年後,卻又逐漸感覺某些畫面「不放人不好,放了人更怪」,這種莫名的尷尬,算是第二次遇到瓶頸。
行前研究
直到參觀了2014年的「LIFE:看見生活-經典人生攝影展」,看到展覽中每張照片所呈現的各地人生百態,我才意識到原來照片不僅只是找個人放進去,更重要的是要在對的地方,要放進對的人,不同的人與環境的互動是有不同意義的。而且我喜好的路線偏向古蹟、廟宇、與民俗,所以若想要捕捉到能精準傳達地方特色氛圍的畫面,那至少要先了解即將前去的地方,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歷史,以及當地人曾經的生活樣貌才行。
所以我的旅行到這階段,已經不再是說走就走了,我需要在出發前對當地做大量的功課,了解過往的事件、如今的殘留、還有過程中當地生活樣貌的改變,尤其很多小風俗常藏在市鎮的角落,並不廣為人知,所以得在事前做好研究,才知道何時該去何地,才可以看見什麼。
知識量的改變,讓我這時期的照片開始有味道了,也可以進一步與別人分享旅行中較深刻的感想,但在與更多旅人分享交流後發現,因為自己太偏好的旅行習慣,讓照片與記憶都囿於「懷舊呈現」的路線,對於造訪過的城市所留下印象反而很模糊,有種顧此失彼的缺憾,所以我又開始試圖克服這第三道關卡。
培養直覺
後來的突破點是在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因為那時候幾乎天天在抗爭現場,現場的環境也不斷在變化,加上強烈的情緒感染,讓我當時在立法院一帶幾乎是一有感就按下快門,沒太多時間思考。另外那陣子也有許多傑出的新聞攝影記者拍下許多精彩的畫面,並在每天的新聞釋出,所以每次自己看到就會不自覺揣摩「他怎麼抓的到這個角度?」或是「這個拍攝位置我到的了嗎?」之類的問題,有種在跟前輩偷師並高速成長的快感。
後來回顧那段紛擾的日子,有幾張作品是我覺得現在看到仍會有悸動的。因此才意識到,比起構圖技巧或事前準備,對當下身遭的觀察以及情緒的敏感度更加重要。所以後來我開始大量涉獵各種大師的作品,如柯錫杰、森山大道、阮義忠、張照堂與許多國外知名攝影記者的作品,去吸納這些巨匠在走進一個新環境時,面對周圍的觀察角度,並嘗試把自己喜歡的視角納入思維中,繼而在後續旅程中觀看事物時有更多面相的直覺。
這樣的轉變讓我之後的旅行不再專注於景點的到達率,反而更傾向花時間選擇走路的方式在城市中移動,讓自己有更多餘裕觀察沿途的環境細節跟人群行為。有時候我還會在某個角落待上好些時間,只覺得眼前的畫面如果有個小孩或小狗跑進來就完美了。這時候的作品傳達出的感受有再更鮮明了,但過了好些日子後,又開始不滿於覺自己離喜歡的大師作品仍有距離,所以我又開始思考要如何更進一步。。
專注焦點
後來在兩三年前,透過朋友的關係,認識了近期討論度很高的新銳攝影師
李翔,他的攝影集《
差差工作日誌》給了我極大的刺激,因為他的主題都是他在日常執行郵務工作時順手捕捉的畫面,拍攝角度很平實,不是需要將身體扭曲成各種角度的取景,但照片傳達出的情感卻是撲面地濃烈。因此在一次的見面機會中,我拿出自己的作品向他請教,他看了一會後說:
「你的照片裡面重點太多了。」
「你想要用一張照片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包進去,結果反而會讓整張照片沒有重點。」
「你試著一張照片只講一件事看看。」
當下聽到,真的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因為自己過去拍照的貪念完全被點破!仔細回想的而且確,自己每次拍照時,都常常會有想喬好眼前所見事物在畫面中的位置後,再按下快門的習慣,明明該是隨興的「街拍」,卻像是大費周章的「擺拍」,且更因此錯過許多一閃即逝卻乍看十分有感的畫面。
所以現在只要走在路上,我已經習慣把手機的相機持續開著,只要當下看到某個畫面是有感的,就直接舉起手機拍攝,等到之後的休息時刻再慢慢逐張回顧,雖然這樣的做法讓總體的失敗數字提高了,但帶有張力的作品也真的順利增加了!
我覺得自己目前還一直停在這個階段,還沒法判斷自己是否又進步了多少。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後來拍出來的許多照片,都比以前更自然而且活潑多了。現在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都習慣放任自己去感受,構圖或角度之類的考量都暫時拋諸腦後,在下了這些工夫以後,心境像又回到剛開始拍照時的純粹,感覺挺特別的。
我至今還是習慣說自己在「拍照」,畢竟沒鑽研器材也沒專業知識,也沒法長時間持續產出好作品,因此「攝影」兩字的專業重量在我聽來頗有負擔。但浸淫這個興趣至今已快10年,我真心覺得拍照是可以很輕鬆快樂投入的,當然技巧可以透過坊間的課程快速打底,器材也有一堆選擇,可若想要持續拍出中意的照片,建議還是找個自己喜歡的方向,不斷找機會出門按快門,滿足感會紮實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