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讓你開始立即行動、邁向成功的《停止拖延的情緒行為動力學》

你是否也曾有過打算下班後去學個新東西?或是下班後要認真看書?但最後回到家都是癱軟在沙發上、床上滑手機,就這麼滑到了睡覺時間,把計畫通通又都移到了明天去。
其實我身邊也聽到好多這樣的案例,像是說著也想要跟我一樣回家看書(結果回家先追劇)、想要學新技能(但是遲遲沒有去報名課程)、想要將工作在下班前完成(卻先上網逛網拍導致工作做不完),每次見到身邊朋友這樣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激勵他們開始行動,只能親眼見著他們將想做的事情一天又一天的拖延下去。
但是拿到這本書後,我知道該如何協助身邊的親友解決拖延的問題,因為讀過後會發現它和《原子習慣》都是一本很實用的工具書,書內提供的方法其實都很值得嘗試,大至可用在工作上,小至可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用來協助改善拖延症狀非常好用。

一、造成「等一下再做卻永遠都不會做」的原因
在我們想要改善拖延之前,一定要先找到會造成這個行為的背後原因,在書內談到這完全是因為我們有以下狀況:
  • 設定很糟的目標:這種目標通常是過於抽象很難達成的那種,或是目標過高會讓還沒開始動手就卻步,認定自己根本做不到,如此以來就失去了設定目標的意義了。
  • 拖延習慣:這個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習慣,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分一秒才要起床去準備上課上班、工作拖到最後一天才做完等等。
  • 沉溺於誘惑和讓人分析的事物:回到家想要看書但是卻不小心先拿起手機滑過所有FB、IG、遊戲、社交軟體等等,等滑完了事情卻沒有任何進展。
  • 時間管理不佳:工作或是念書進度的時間安排與實際上並不相同,導致到最後仍是無法照著計畫表上的完成。
  • 心理障礙:這是心理的一種無意識機制,如懶惰和缺乏紀律;害怕評論、拒絕和失敗;因不安產生的完美主義;缺乏自我意識。這點是我覺得所有人都擁有的最主要拖延原因!

二、怎麼樣才能開始行動並「堅持到底」
要開始一件想很久卻遲遲未動手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我們還要更進步一步將這件事堅持下去,而不是一天捕魚三天曬網,接著就連曬網都不曬了。以下提供讓我們一同堅持到底的方法:
1.尋找動機:當你想做一件事情一定有所謂的動機,不論是想要讓老闆看到你、加薪、升遷又或者是學習新技能好擺脫舊有的枯燥工作,促使你做這件事背後的動機非常重要。若找不到動機,可以從直接問自己「要如何從中獲得好處?」、「我的生活會因此獲得什麼改善?」
2.擬定規則:要維持專注力,一天最多三件事,因此可以區分重要、緊急和浪費時間的行動,並做為規劃一天計畫的依據,尤其最好前一天計畫好,隔天就照著當時的計畫做,例如將下班回家後的時間安排哪個時段要做什麼,並按照計畫實行,想放棄時就想著再堅持著10分鐘就好。
3.正向思維:開始做一件事一定會有自我懷疑的情緒,擔心這麼做能否得到當初預期的目標,這時候要相信你的付出與努力「一切都會值得」,並且習慣這種不安感,不能因為畏懼而放棄,畢竟若你不堅持到底,就學不到東西,也將永遠無法達到你心中的那個目標。
4.誘因綑綁:當我們把事情變有趣,就會增加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因此我們可以將不開心的工作和某些開心的事物結合在一起,這是為了強化當下的滿足感,如果用未來不知何時才能達到的成果來激勵自己,恐怕很難讓自己堅持下去。
5.拒絕耍廢:將周遭會造成你分心的東西減少到最少、分批處理工作以避免分心、製作「別做清單」等等,這些方法都是為了讓我們抗拒周遭的誘惑,進而分心去做別的事情。
6.克服心理:很多時候我們開始一件新事情,會對這件事有過高的期待,例如才剛開始創業就妄想日進斗金、才開始一門新課程就覺得自己會進步神速成為這個領域的大師、剛經營部落格就希望每日有上千點閱率等等。這種「錯誤願望症候群」是我們需要克服的心理因素,當有過高的期望,過幾週沒有成果出現時,失望也會加大,進而讓我們又恢復到拖延、想放棄這件事的本性。

三、讀後對我生活的改變
在看過這本書後,也讓我下定決心要開始寫一些投資理財類型的文章,其實之前我就有計畫除了書籍的心得分享外,想要分享更多生活上的自我成長型文章,當中除了協談生活、我上的各種課程外,最主要還是投資理財這一塊。
但遲遲未動筆,我想我其實也是陷入了書內所說的心理障礙,害怕評論、拒絕和失敗,以及不安產生的完美主義,導致我在投資理財這一個領域一直不敢跨出去,無法寫出第一篇相關的文章。
現在看過這本書後,就決定今天(4月18日)就先擬定一個目標,像是1個月至少要寫2篇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且立刻動筆寫下一篇!在我動筆的同時,我也善用書內教導的方法:
  • 尋找動機:透過撰寫相關的文章可以協助不懂投資理財的人有個學習的對象,且記錄下自己的投資,好讓未來的我回頭審視反省有無可改善之處。
  • 擬定規則:下班回家後設定最多只做一件正事,沒有閱讀的話,就來寫文章。只設定一件事是怕上班太過疲憊,設定太多事情最後就會一件都做不好,且晚上時間很寶貴也不多,不需要太貪心。
  • 正向思維:相信自己花了幾年的時間大量閱讀且實際操作投資,一定能慢慢靠著磨練寫出好文章。
  • 誘因綑綁:寫投資的文章也能複習自己的投資觀念,更能從中找到感興趣的企業做研究,是很有趣且充實自我的事情。
  • 拒絕耍廢:寫文時筆電絕對不會登入聊天軟體(Ex:Line),且把手機放在遠一點的地方以防分心。
  • 克服心理:不要妄想剛開始寫就有上百上千的點閱率,給自己設定的期間是至少半年才會有成果,以防過於急躁及高度的預期,得不到就放棄中斷寫文。
如果有注意到我的出版專題,會發現我已經建立好新的專題:【投資手帳】,並訂於5月開始更新我的新類型文章。
各位,我都已經動筆了,你們如果也有想要完成卻拖許久未做的事情,不妨也在看完這本書後,立刻一同來動手!
最後,《精準成長》這本書內有提到:
就人生的方向來說,只有三種人:
1.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人
2.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卻不行動的人
3.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確實行動的人-P.37
期許各位與我都能成為第三種人,讓我們都能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而確實行動的人。

停止拖延的情緒行為動力學:華頓、史丹福、哈佛等名校爭相運用!學會「誘因捆綁」結合「任務拆解」,恆毅力、執行力全面提升!
前言:掙脫「拖延」枷鎖,打造你想過的生活 第一章 把空想化為行動力,如何辦到? 想要「堅持到底」,你必須具備四能力 「等一下」再做,代表「永遠不會做」 越想達到「完美」,越會讓自己裹足不前 發揮最大潛力,白日夢也能變成真 第二章 自我驅動力,維持幹勁的祕訣 善用「群體壓力」,激發行動力 直視「內在欲望」,驅使自己朝目標前進 掌控機會成本,少犧牲就有高效益 動機「視覺化」,提高任務完成率 第三章 建立「心智模型」,減少出錯率 想維持專注力?「三件事」是關鍵 缺乏企圖心,用「提醒技巧」來強化 10-10-10法則,斷絕外界誘惑更有效 「忍耐」十分鐘,可堅定意志力 第四章 相信自己,從「正向思維」開始 任何你做過的事,絕不會白費 跨越舒適圈,練習和「不安」自在相處 成敗並非一切,累積經驗更重要 小心!「情緒認知偏差」會帶來重傷 第五章 把事情變有趣,創造愉悅工作環境 強化當下滿足感,動力源源不斷 「任務拆解」破除惰性,讓執行效率更高 適度「神經質」,有效「防呆」不出錯 第六章 揮別耍廢行為,增強恆毅力 增加「享樂難度」,強化自律能力 優化「預設行為」,生產力加倍 工作產能低?你可能有「注意力殘留」問題 列出「別做清單」,減輕大腦運作負擔 40-70原理,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正念冥想」釋放壓力,助你保持思路清晰 第七章 讓人深陷失敗危機的「錯誤期待」 目標「期望值」越高,失落感就越大 「多元選擇」非好事,只會扼殺執行力 過度「擔憂」,反而無法掌握進度 自我評斷,易陷入挫敗的惡循環 第八章 內建「系統化行為」,拉近與成功的距離 採用「計分板」,激勵自己往目標邁進 預留「彈性時間」,規畫事物更自由 程序「組織化」,縮減工作成本 整合實體資源,打造勝利方程式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每月至少更新1篇的讀後心得專欄。 除此之外還會有其他閱讀相關的主題及選書,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增進閱讀量。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