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當代觀光下的蘭嶼面貌,是如何產生的?

四月底在貳拾號公民會所分享了去年我去蘭嶼打工換宿的經驗,以觀光的角度切入蘭嶼的當代面貌,從7-11的進駐、拼板舟、炸飛魚等方面,去討論文化變動、主客體想法之間的衝突。我將當天的討論整理出來,對於理解「觀光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會有許多激發。
我之前也寫過一篇蘭嶼的文章,不過是從「照片帶給我們的地方意象」這個角度去談論的,而這一篇則是以我個人的觀察,針對「不同角色(遊客、政府、當地社群等)與蘭嶼觀光之間的關係」撰寫,同時結合《觀光人類學》這本書的一些論點,討論當代觀光下的蘭嶼究竟面臨著什麼。
蘭嶼作為台灣靠南的海島,又擁有達悟族文化,再加上吵得不可開交的核廢議題,似乎結合了各種旅遊必備的元素。我們知道觀光可能帶來經濟收益、也可能刺激地方的文化保存;相反地,我們也知道觀光可能帶來環境衝擊、社會衝突等等。蘭嶼當然也出現了上述的許多現象,但是我們不能簡化那些現象出現的原因、也難以預測這些現象未來的走勢,因為當代已經是一個複雜錯綜又龐大的系統,這也是社會科學的困境之一。
蘭嶼的歷史脈絡、達悟族文化世界觀、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政經結構、當地環境資源變化、對外交通、在地社群不同的年齡層與社經背景、性別、過去接待觀光客的經驗、是否從觀光獲得直接好處⋯⋯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蘭嶼如何回應觀光,或是反過來——觀光對蘭嶼的影響,就算同為蘭嶼人,青年與鄉長因為社會角色差異,對觀光的想法也可能截然不同,甚至是相衝突的。

你會帶餐具去東清夜市嗎?

東清夜市
在蘭嶼,入住民宿時或多或少會被提醒隨時攜帶環保餐具,因為蘭嶼的自然資源與景觀也是被觀光客凝視的對象,如果環境被污染了,那觀光客也會少很多的——儘管事實上,觀光客們幾乎會自動視垃圾不見。
位在東清部落的東清夜市,熱鬧非凡。根據網路資料,東清夜市從 2010 年開始,由當地居民自發性組成,為的是服務前來的觀光客們。有意思的是,東清夜市的攤販提供各式各樣的一次性餐具,這就與在民宿經歷的經驗大不相同了。
同樣身為當地居民,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餐具政策,這就是一次明顯的內部衝突的例子。
不過,當地居民並不代表一定是島上土生土長的人,有可能是從島外移居的人。從「移動」的角度去思考,也許可以解釋這樣的衝突。

保存傳統——但何謂「傳統」?

拼板舟是所有遊客去蘭嶼都嚮往一睹的景色,也被視為是達悟族的文化代表。一般常見的拼板舟都是紅、黑、白三種顏色,那大家有沒有看過「綠色的」拼板舟呢?
使用紅、黑、白三種顏色為拼板舟上色,是因為過去沒有塗料,只能用紅土、鍋底焦灰以及貝殼灰來塗色,而這三種顏色對於達悟族而言具有不同的意義。如今因為經濟貿易興盛以及資本主義的到來,塗料隨手可得,還有各種顏色。
對於不同顏色的拼板舟,達悟族能否接受似乎與年齡層相關,老一輩的較偏好維持傳統的紅黑白三色,年輕一點的也許可以接受更鮮艷的綠色、橘色、藍色等配色。不過,年齡層這個變因並不是絕對的,把「族群」想像成一個均質的團體,也是不切實際的。當時我們討論到一個例子,如果世界各國元首來台灣開個 G20 會議,我們要請他們穿上台灣的傳統服飾,那會是什麼?原住民族服飾嗎?但台灣也不是只有原住民族存在。
遊客希望看到當地人的「傳統」生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達悟族人平常穿的服飾,跟你在台北街頭看到的差不多,但有人就是會想看到他們穿上丁字褲,因為是他們的「傳統」服飾,好像不穿上就不是達悟族似的。或許達悟族可以藉此機會獲得一筆可觀的觀光收益,還可以展示自己的文化、甚至保存自己的傳統,但這或多或少帶有一些表演性質
我們也可以把「人類學家」換成「觀光客」

靜止的傳統/動態的文化

面對新出現的變化,許多人的第一反應該都是先抱怨一番——可以回想自己面對公司丟出新政策時的反應——「傳統」也不例外;定義傳統並不容易,傳統的保存則更顯爭議。為什麼一定要保持原來的形式跟意義呢?像是貨幣,也經歷了好記次的變化,從貝殼、銅銀金幣、紙幣,現在更是只有一串數字了,這些都是順應時代演變的正常狀況
除了上述拼板舟塗色的變化之外,飛魚相關的改變則更為極端,因為飛魚對達悟族而言是非常神聖的,當飛魚的意涵面臨需要隨著時代作出轉變的時候,那陣痛可能非常劇烈。
飛魚也是達悟族文化的「代表」
如果去過蘭嶼,相信一定看過(甚至吃過)「炸飛魚」這樣的料理。達悟族認為這種烹煮飛魚的方式並不恰當——怎麼能把神拿去油炸呢?但終究還是出現了。是因為遊客喜歡炸物當地人才開始炸飛魚的、還是非達悟族人開的餐廳率先這樣料理飛魚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很顯然,這也是一種對外關係產生後帶來的變化。
讓遊客體驗捕飛魚是另一個例子。過去達悟族的社會,男女有別,並不讓女性接觸漁船,更何況出海捕魚了;不過現在不只有划拼板舟出海的體驗,還有夜捕飛魚的活動,都在在地打破了過往的禁忌界線。儘管島上似乎會區分族人自己用的拼板舟以及給觀光客用的拼板舟,但這也可以視為是應變觀光的一種策略。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所謂「傳統」、「文化」是會不斷變動的,隨著時間演進,只要出現新的技術、產生新的對外聯繫與關係等等,都會影響到原來的生活方式,全球化在當代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了,就算是在小小一個台灣,「魯肉飯」這個詞也是南北有別。

看到蘭嶼人喝 CITY CAFE,好像怪怪的?

2014 年 9 月 19 日,蘭嶼島上第一間 7-11 開始營業,至今(2020 年)總共有兩間 7-11 在蘭嶼營業,一個是蘭嶼門戶椰油港,一個是有日出有夜市好不熱鬧的東清部落。
去網路上查,當時關於 7-11 是否該進駐蘭嶼吵得沸沸揚揚,有人認為那會破壞蘭嶼,也有人認為那可以帶來便利性。就我在島上那一個半月左右的觀察,7-11 出現的以遊客居多,當地人購物首選似乎還是超市、雜貨店等等,一來可能是距離關係(如果住在紅頭,還要騎個十分鐘的車才能到),二來是需求可以在超市或雜貨店被滿足。
究竟 7-11 進駐是好是壞,其實還是應該由當地人自己決定,也許他們覺得多了些選擇,也許椰油跟東清的人也覺得更便利了(還可以吹冷氣?),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是由我們去斷定 7-11 是否該進駐呢
在討論時,我們提到馬祖曬衣的趣事。觀光尚未活絡之前,當地人因為是否要把衣服收起來而有過討論,有人認為遊客來就是要看這個,也有人認為這個很醜,不要讓遊客看到。
其實這些都是關於「主體/客體」的思考,當地人以觀光客為主去構思該呈現什麼樣的觀光(炸飛魚)、遊客決定島上該呈現什麼樣子(7-11 不夠「原住民族」所以不能進駐)、當地社群內部對於傳統的看法(拼板舟該不該有別的顏色)等等,上面的討論都是在看不同的角色對於蘭嶼和觀光的想法之間的碰撞

多重角力下的觀光面貌

我們可以從照片獲得對一個地方的印象——蘭嶼的拼板舟、曬飛魚、各種美麗景色——遊客們前往一地,就是為了看看他的面貌,並且應證那些印象,但這些印象與面貌的產生,背後可能是許多複雜的想法角力之後出現的結果。
有時候是當地社群為了自己而改變、或拒絕改變,有時候是當地社群為了遊客而改變,有時候是當地社群被迫改變,例如政府政策、或是社群內部少數的菁英。有時候我們會希望一個地方保持原樣(「傳統」),而盡量讓他們避免資本與商業化,但當地人不見得希望保持原樣(「傳統」);有時候地方的文化意涵的轉變,就連當地人自己也需要很多時間來適應;甚至傳統的獨特性也不是因為不與人接觸才產生,反而是接觸後為了強調差異而出現的。
但 Chambers 在《觀光人類學》中提醒:也許很多更大的傷害,早在觀光開始之前就已經來到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