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土耳其棉堡」背後的「台中烏石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幾天在 Instagram 上面突然出現了個爆紅景點——台中烏石坑魚梯,連媒體也開始爭相報導,週末連假吸引了不少人潮前往;與此同時,卻出現了生態角度的聲音:這是魚梯,人不應該站在上面。
本篇無意探討這方面的衝突,也無意探討它是否為魚梯,反而大家稱之為「台版土耳其棉堡」,類似的比喻在許多觀光景點是家常便飯。

「台版土耳其棉堡」,為何這麼說?

「台中市和平區烏石坑溪「魚梯」近日完工,網美拍照,宛如『土耳其棉堡』,成為台中新秘境!」——引用自《自由時報》2020/03/16 報導內文
raw-image

乍看之下,台中烏石坑的魚梯與土耳其棉堡,在外型上的確有幾分相似,儘管一個在本質上是水泥,一個在本質上是碳酸鈣;一個是魚梯,一個是世界遺產。外形的相似讓台中烏石坑魚梯得到了這樣的稱號,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是在社群與媒體上被大量運用後,大有喧賓奪主的氣勢。

raw-image

影像建構的符號

「觀光客欣賞的景致,多半是相機捕捉的再現影像,不是他們直接體驗的實景。」

John Urry 在《觀光客的凝視 3.0》一書中引述了 Taylor 的話,說明了當代觀光與影像之間的關係。人們透過影像接收地方的景色,並自動將這個景色預設為當地實際的樣子——儘管未曾謀面;同時,這個預設會對那個未曾謀面的地方建立起一個象徵符號,例如:巴黎的照片會有「浪漫」的感覺,在英國街頭拍下「典型的」英式酒吧,或是對尋找如何讓魚梯變得像「土耳其棉堡」的拍攝角度。

符號的建構,有時候是在地的某個原生元素被強化的,例如平溪的天燈、馬祖的藍眼淚;有些時候,則是「無關的複製」,例如桃園巴陵莫名出現的巴黎鐵塔,或是我先前提過的大量出現的彩繪村;有些時候則是挪用,例如有「歐洲瑞士」之稱的合歡山清境、「墾丁版」鷹石尖,還有「台版土耳其棉堡」之稱的烏石坑魚梯。


隱藏在簾幕之後

人們之所以會觀光,是為了追求欲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景色,亦即:尋找那些有差異的反常,無論是時間上的(傳統、古意)、自然上的(尋幽、秘境)、人文的(少數文化)。Urry 以「觀光反思」(tourism reflexivity)來稱,地方評估自己可以成為觀光勝地的潛在資本的行為。只要可以滿足大家的好奇心與想像,那就會被選出來作為地方指標。

地方的符號被定調、且被大量複製後,地方本身的脈絡很有可能被隱藏在那些符號之後,這次魚梯的爭議就是一個例子。

生態議題遇上「被成為」的景點

搜尋「台中烏石坑魚梯」相關報導,幾乎都是這幾天產出的介紹景點的新聞,唯有此篇提到了生態復育相關的報導,然而也是 2012 年的報導了,不過由此可知,這個地方做生態復育相關的事業應該行之有年。

近日魚梯(或是攔沙壩)完成後,卻突然成為一個「台版土耳其棉堡」的景點,並不確定是如何起頭的,不過已經以此爆紅、名聞遐邇了。另一方面,也有當地人因此發文,說明這個地方封溪護漁的行動,以及這個設施的用意和危險性。


不同地方想像之間

對於近日因為爆紅才得知這個地方的大部分人來說,並不會知曉封溪護漁、生態復育的過程,反而是對「台版土耳其棉堡」有諸多想像;對當地居民而言,則可能不會明白為何如此大量遊客,進入這個應該是不准進入的地方。

不同角色對同一個地方的想像,彼此之間有可能逐漸契合,例如平溪大量以天燈作為意向,但也有可能產生衝突,例如這個烏石坑魚梯的例子。面對越來越快速的當代科技,地方的意義也不再只是由當地人決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懷仔的騎旅筆記
153會員
160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懷仔的騎旅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街景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拍照方式,用瞬間畫面的張力,呈現一個城市的生命力,無論是建築、活動、交通還是人群。 雖然照片不一定完美,卻是結合了「此時、此刻、我在」的一個瞬間,提供5個實用的拍攝技巧,包括光影、延伸、交錯、畫中畫和留白,輕鬆捕捉城市動態與生命力。
Thumbnail
2025/03/16
「街景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拍照方式,用瞬間畫面的張力,呈現一個城市的生命力,無論是建築、活動、交通還是人群。 雖然照片不一定完美,卻是結合了「此時、此刻、我在」的一個瞬間,提供5個實用的拍攝技巧,包括光影、延伸、交錯、畫中畫和留白,輕鬆捕捉城市動態與生命力。
Thumbnail
2024/10/05
布列松的《心靈之眼》可謂一生攝影精華集大成,裡頭更收錄了〈決定性瞬間〉的內容。可以看出布列松很強調「真實性」與「理解」:我們要理解被攝者,才能拍出最真實的它,是一門集結了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藝術,相機只是提出疑問、回答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攝影本身。
Thumbnail
2024/10/05
布列松的《心靈之眼》可謂一生攝影精華集大成,裡頭更收錄了〈決定性瞬間〉的內容。可以看出布列松很強調「真實性」與「理解」:我們要理解被攝者,才能拍出最真實的它,是一門集結了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藝術,相機只是提出疑問、回答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攝影本身。
Thumbnail
2024/06/27
《白日夢冒險王》不是我第一次看,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實我每年都要複習一遍,有些電影、或書、或地方,總是值得一讀再讀,每次也會隨著不同境遇而有新的體悟。 「鼓起勇氣踏出那一步、追尋夢想」作為《白日夢冒險王》這部電影的註解,已是老生常談,這次想聊點別的:關於主角終於找到攝影師時說的那句名言的意思。
Thumbnail
2024/06/27
《白日夢冒險王》不是我第一次看,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實我每年都要複習一遍,有些電影、或書、或地方,總是值得一讀再讀,每次也會隨著不同境遇而有新的體悟。 「鼓起勇氣踏出那一步、追尋夢想」作為《白日夢冒險王》這部電影的註解,已是老生常談,這次想聊點別的:關於主角終於找到攝影師時說的那句名言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新竹的頭前溪畔,有一處奇特且隱密的景點,那就是豆腐岩。 然而這片岩石並非是大自然的沖蝕成果,而是人為建造的,是為了保護河床而設置的消波塊,它們呈方形排列,整齊地散布在溪水之中,宛如一碗碗豆腐湯。 然而,這裡卻意外地成為一個熱門的拍照聖地,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在新竹的頭前溪畔,有一處奇特且隱密的景點,那就是豆腐岩。 然而這片岩石並非是大自然的沖蝕成果,而是人為建造的,是為了保護河床而設置的消波塊,它們呈方形排列,整齊地散布在溪水之中,宛如一碗碗豆腐湯。 然而,這裡卻意外地成為一個熱門的拍照聖地,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來北海岸賞石槽、玩迷宮,到風力發電廠賞風景
Thumbnail
來北海岸賞石槽、玩迷宮,到風力發電廠賞風景
Thumbnail
和朋友聊天,聊著聊著想起了這段旅程,覺得這段故事蠻值得分享的,就來補一下網誌 說實話已過了五年,我不可能記得當初的細節,所以只能憑記憶大概講一下 情人湖-沒有什麼印象,大概就是列為無聊可以走一走的點 海洋廣場-就是可以看到仿好萊塢的那個KEELUNG字樣而已
Thumbnail
和朋友聊天,聊著聊著想起了這段旅程,覺得這段故事蠻值得分享的,就來補一下網誌 說實話已過了五年,我不可能記得當初的細節,所以只能憑記憶大概講一下 情人湖-沒有什麼印象,大概就是列為無聊可以走一走的點 海洋廣場-就是可以看到仿好萊塢的那個KEELUNG字樣而已
Thumbnail
拜疫情所賜,在2021有一趟難得多天的台東紀行,壯闊的山海景色震撼了我的視野,決定安排了這系列的創作。山和海有著相似的概念,卻也有截然不同個性。 可見山和海有著相似的概念,卻也有截然不同個性。
Thumbnail
拜疫情所賜,在2021有一趟難得多天的台東紀行,壯闊的山海景色震撼了我的視野,決定安排了這系列的創作。山和海有著相似的概念,卻也有截然不同個性。 可見山和海有著相似的概念,卻也有截然不同個性。
Thumbnail
去年六月出版的《風土創業學》,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從商業分析的角度來思考深度旅遊這件事情,或許讓我從理想更往現實拉近了些,也讓我有機會綜合整理之前接觸到的文化路徑、人類學觀點以及對於觀光亂象的想法。
Thumbnail
去年六月出版的《風土創業學》,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從商業分析的角度來思考深度旅遊這件事情,或許讓我從理想更往現實拉近了些,也讓我有機會綜合整理之前接觸到的文化路徑、人類學觀點以及對於觀光亂象的想法。
Thumbnail
過了年度最忙碌的工作旺季後,終於可以在聖誕假期出外好好走走。這次不騎車,而是搭乘火車與租機車的方式到台南晃晃。觀光勝地安平區的牛肉湯還是要喝的,不過這次旅行的目的地,特別選了久違的北門區,也是拍照熱門地點井仔腳鹽田的所在地。 水除了運輸以外,也是民生必須物資,但是卻在西南沿海寫下了黑暗的歷史。
Thumbnail
過了年度最忙碌的工作旺季後,終於可以在聖誕假期出外好好走走。這次不騎車,而是搭乘火車與租機車的方式到台南晃晃。觀光勝地安平區的牛肉湯還是要喝的,不過這次旅行的目的地,特別選了久違的北門區,也是拍照熱門地點井仔腳鹽田的所在地。 水除了運輸以外,也是民生必須物資,但是卻在西南沿海寫下了黑暗的歷史。
Thumbnail
旅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是跟團也要玩得不一樣,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這次到土耳其我們選擇跟團,一般旅行團到了棉堡,就會放生你,但在棉堡我們最想做的事可不是只有看看白色石灰棚山谷地形, 用碳酸塩與碳酸鈣的溫泉泡泡腳, 我們想做的可是跟倒在溫泉裡的千年希臘羅馬石柱一起游泳,就是這麼
Thumbnail
旅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是跟團也要玩得不一樣,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這次到土耳其我們選擇跟團,一般旅行團到了棉堡,就會放生你,但在棉堡我們最想做的事可不是只有看看白色石灰棚山谷地形, 用碳酸塩與碳酸鈣的溫泉泡泡腳, 我們想做的可是跟倒在溫泉裡的千年希臘羅馬石柱一起游泳,就是這麼
Thumbnail
「 製 造 觀 光 景 點 」 這個概念是我在走訪池上、採訪當地農夫後得出的想法。我之前寫了「濾鏡下的景點」、「你以為的伯朗大道」,都是這概念的其中一角,高中畢業時愛上獨自旅遊便開始在觀察這些事,不過真正讓我一頭栽入是因為在老梅綠石槽聽到這一句… 「這裡怎麼跟網路上看的不一樣」
Thumbnail
「 製 造 觀 光 景 點 」 這個概念是我在走訪池上、採訪當地農夫後得出的想法。我之前寫了「濾鏡下的景點」、「你以為的伯朗大道」,都是這概念的其中一角,高中畢業時愛上獨自旅遊便開始在觀察這些事,不過真正讓我一頭栽入是因為在老梅綠石槽聽到這一句… 「這裡怎麼跟網路上看的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