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
含有「人類學」共 17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Yang Sir楊助理的沙龍
2025/04/23
從德川幕府到法院判決:穩定制度,是文明的骨幹-《菊花與劍》讀後感
《菊花與劍》描繪了德川幕府的社會穩定制度,實為一種階級可預測性的運作方式。現代社會雖無封建身分制,但法律制度若能維持穩定與一致性,就能成為新的「制度穩定力」,保障人民行動的確定性。
#
生活法律
#
閱讀書評
#
閱讀心得
2
留言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2025/04/22
書評│我們只活在一層皮膚上:世界崩解前,該如何棲居?──《何處安居?》
本文探討法國哲學大師布魯諾・拉圖的思想,特別著重於其對生態危機、政治與社會的觀點。拉圖強調「描述」的重要性,呼籲人們重新關注自身與環境的依賴關係,並提出「生態階級」的概念,重新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文章摘錄自拉圖的訪談集《何處安居?》,闡述拉圖如何引導我們突破現代化思維的框架,面對生態危機。
#
生態
#
人類
#
地球
喜歡
留言
聰聰 is 廣電所の研究生
2025/03/27
原型角色 #理論
「原型角色理論」是一種認為在各種神話、文學與電影中,總會反覆出現一些基本且具有普遍象徵意義的角色模式的理論。 這些角色原型被認為源自於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是我們共同心理結構中根深蒂固的情感、渴望和恐懼的投射。
含 AI 應用內容
#
影視理論
#
原型角色
#
英雄旅程
喜歡
留言
無聲樹洞
2025/03/05
走在沖刷與漂流,成而為人的路上|Karding X Selep|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
《Pai'cel X Picul X 得力量》是兩個原住民女孩 Karding 與 Selep在 2024 Pulima表演藝術季所做的行為藝術創作。 Pai'cel是阿美族語「給力量、出力」之意,Picul則是排灣族語,代表「力量」——她們渴望的力量來自何處,又要如何尋得?
#
儀式
#
力量
#
勞動
喜歡
留言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2025/03/04
📝📝:當考古學者八字要很重嗎?金字塔都是外星人造的嗎?|考古大叔:進到考古現場才有反思的可能
「要不要來考古現場看看?」這是考古大叔最常說的話,對他來說,這些濾鏡可以增添考古的趣味,但唯有進到現場才有反思的可能。
#
考古
#
語言
#
人類
3
留言
A variety of wanderings
2025/03/04
柏拉圖美諾篇的人類學註腳
03032025,一位哲學人與人類學家在傍晚的談話中對柏拉圖美諾篇所下的人類學註腳。
#
人類學
#
哲學
#
知識論
1
留言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025/02/26
從生物學家觀點看中年,化中年危機為轉機的四個觀點!《中年的意義》閱讀心得|【大衛說故事】Podcast
👉作者是一位劍橋大學臨床獸醫解剖專家,他以生物科學的角度告訴我們,其實我們都誤會了中年。「中年時期」是人類這個物種獨有的生物現象,中年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最有智慧的階段。
#
職場
#
自我成長
#
中年危機
6
留言
哲學學學集中處的沙龍
2024/12/17
摘要。Willerslev。〈泛靈論作為模仿〉。《靈魂獵人:西伯利亞Yukaghirs的狩獵、泛靈論與人觀》。
#
人類學
#
文化人類學
#
泛靈論
喜歡
留言
麥康納的沙龍
2024/11/25
我們可以用現在的原住民歌樂的角度,來看某些首詩經詩篇嗎(續)
...顯示更多
#
詩經
#
人類學
#
民俗學
21
1
慕風
2024/11/25
2
詩經作品的靈感有來自采風,非常貼近社會真實生活的感懷。
2
書流 | Read with the Flow
2024/11/21
🟪《敞墳之地》讀後感:非法移民是經濟階層化的結果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4/5
敞墳之地
#
敞墳之地
#
閱讀
#
書評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