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照片崛起 打卡照如何生產我們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裡面,柯南一行人透過一款遊戲機「繭」進入遊戲;在遊戲裡,他們的所有感官都被主機電腦控制著。當代,我們也逐漸發生「被影像控制感官」的現象。 如果我們不拍照,就不會有照片,不是應該是應該是我們主導著照片嗎?怎麼會反過來被主導了呢?

我們生產照片

我注意到一張相片可為三種不同作法(或三種情感、三種意象)的客體:操作,承受,觀看
羅蘭巴特在《明室》一書裡,認為照片被三個角色所操作:攝影師被攝者以及觀賞者。攝影師決定決定拍什麼、怎麼拍;被攝者努力塑造自己在照片中呈現的美好形象(卻不見得是真實的自己);至於觀賞者,則自己決定怎麼解讀照片。
所以,其實照片是由我們定義與產出的;但也因此,攝影不會是客觀或絕對真實的

攝影,由象徵符號與資訊組成

攝影師總會把標準強加在他們的拍攝對象身上。
照片產出以前,攝影師已經將自己的價值觀嵌入了那一下快門;而被攝者,偶爾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形象(例如合照、自拍時),更多時候是無權發聲的;觀賞者則藉由自己的生命經驗與知識系統,解讀自己雙眼所見的照片。
所以,一張照片從產出到被觀賞,是一段「放入資訊」、「資訊解讀」的過程。資訊並不是一段清楚的文字描述,而是轉化成為象徵性的符號。例如,看到一張含有 101 大樓的夕陽照,我們會接收到「這是台北」的訊息:101 大樓成為了台北的象徵。
大部分的時候,觀賞者與拍攝者(或是有決定權的被攝者)之間能夠依靠那些象徵符號,彼此取得一定的共識;但是當代影像氾濫的情形,讓我們不再只是單單瀏覽一張相片而已,對於資訊的接收,也產生了變化。

大量的影像堆疊,資訊卻未必客觀

桑塔格以「民主化」說明這樣的情形,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而數位化、社群媒體、網路,是造成影像大量產出的三個關鍵推手。數位化讓照片更容易生產,社群媒體與網路則讓照片可以快速地被發佈、被大量地瀏覽。
然而影像的增多,並沒有讓影像變得客觀,也沒有讓影像的觀點變得更多元。影像的大量繁殖其實只是象徵符號的堆疊,而不是讓被攝者有更全貌的呈現,因為攝影師的攝影選擇,越來越多是複製自己過往所接收到的象徵符號,而非重新詮釋。例如,前一篇我舉出蘭嶼的例子——幾乎成為既定印象的東清灣拼板舟日出。

攝影的第四個角色崛起、弱化被攝者

當象徵符號透過影像大量地堆疊,我認為這是攝影的第四個角色誕生的契機——也就是照片本身。攝影師將照片視為自己的照片產出的源頭,其實是一種「先解讀影像資訊、再複製影像資訊」的步驟,但這中間並沒有被攝者的存在,因此照片本身便成為了這張相片資訊建構的主導者
伴隨社群媒體的秘境打卡風氣,當代旅遊的攝影照片時常陷入如此循環,例如去平溪就要有天燈,去九份就要有日本的感覺,去高美濕地就要拍出倒影等等。當我們依循著那些象徵符號去生產更多象徵符號,那我們對於一個地方的感受也會受制於照片,且容易忽略當地的其他脈絡,例如平溪與九份的礦產、高美濕地的生態價值等等。

照片生產我們

過去,我們生產照片;但是今天,我們卻反被照片生產著。
照片主導我們要拍的照片該長什麼樣子,甚至決定了一個地方給我們帶來的感受——無論我們自己是否親身蒞臨過。說照片正在生產另一個現實世界以外的世界,似乎也不為過。
avatar-img
128會員
141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懷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到蘭嶼,大家也許會想到大海、拼板舟、飛魚季⋯⋯但是為什麼是這些?照片作為當代旅遊的重要推手之一,也許是這些元素被挑選出來的關鍵。透過照片的複製,地方意象被強化,甚至讓遊客與當地人看到截然不同的蘭嶼⋯⋯
前些日子到訪台中的彩虹眷村,不禁想起同樣被「彩繪」的淡水老街、金瓜石老街等地方,再加上現場人手一機排隊拍照的狀況,當代的社群影像,是否成為促成大量「彩繪」出現的推手之一?
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書並非去定義何謂好的照片,而是因母親離去引起的哀愁,進而抽絲剝繭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其中提到「知面」、「刺點」等概念,以及從攝影者、被攝者、觀賞者的三個面向解析攝影,都很有意思。 這一篇以筆記形式、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嘗試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說到蘭嶼,大家也許會想到大海、拼板舟、飛魚季⋯⋯但是為什麼是這些?照片作為當代旅遊的重要推手之一,也許是這些元素被挑選出來的關鍵。透過照片的複製,地方意象被強化,甚至讓遊客與當地人看到截然不同的蘭嶼⋯⋯
前些日子到訪台中的彩虹眷村,不禁想起同樣被「彩繪」的淡水老街、金瓜石老街等地方,再加上現場人手一機排隊拍照的狀況,當代的社群影像,是否成為促成大量「彩繪」出現的推手之一?
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書並非去定義何謂好的照片,而是因母親離去引起的哀愁,進而抽絲剝繭地探討攝影的本質;其中提到「知面」、「刺點」等概念,以及從攝影者、被攝者、觀賞者的三個面向解析攝影,都很有意思。 這一篇以筆記形式、僅簡單描述他的主要概念,並且嘗試以巴特的思路去探討今日的攝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模特為被攝影師控制的對象,是為影像服務的人偶。 模特在一分鐘內,分別展現出了不耐、失神、微笑、陰鬱、狂喜、平靜。攝影家能決定要在哪一刻按下快門。
原本我擅長的創作工具是攝影,用相機拍照和文字創作的「節奏」很不一樣。 攝影師是捕捉瞬間的專家,每張照片都是幾百分之一秒的事情,也是累積好幾年的事情。 攝影的創作節奏很快速、立即,憑著長期累積的經驗,判斷什麼是精彩、什麼是無聊,一股直覺必須憋在氣裡,觀察環境,耐心探索有潛力的畫面,在它的附近環繞,
Thumbnail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瞭解相機拍照原理,是學習攝影的第一步,有助於後續正確操控相機,當我們按下快門的當下,相機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1-將觀景器或手機螢幕上的影像,也就是你想記錄的目標,包掛焦點 光線與色彩等。 2-透過鏡頭將影像傳送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也就是早期的底片,而這個動作我們就叫做 曝光
專業攝影師會什麼?從使用DSLR,後製,時間,地點,都可能讓自己的照片,在每年的上百上千萬中的照片中,讓自己脫穎而出。 那麼能夠變成錢的照片是哪些呢?華人中間最愛說的,什麼什麼東西,能夠吃嗎。就會發現,亞洲一帶對於藝術,就是個只能看的東西。我說“看”,不是“欣賞”哦。 怎麼“不完美”,成為驅動歷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是很多人想在這方面發光發熱的圈子,但也細分出很多方面,有些人愛拍人物,有些人拍風景,更有些人追火車、追飛機,還有一些人愛拍鳥,就分成了好多掛 只要出門,我不會去堅持一定要拍什麼,大自然想讓我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頂多拍不到,會一直碎念XD 對我而言,到公園散步,最大的動力,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模特為被攝影師控制的對象,是為影像服務的人偶。 模特在一分鐘內,分別展現出了不耐、失神、微笑、陰鬱、狂喜、平靜。攝影家能決定要在哪一刻按下快門。
原本我擅長的創作工具是攝影,用相機拍照和文字創作的「節奏」很不一樣。 攝影師是捕捉瞬間的專家,每張照片都是幾百分之一秒的事情,也是累積好幾年的事情。 攝影的創作節奏很快速、立即,憑著長期累積的經驗,判斷什麼是精彩、什麼是無聊,一股直覺必須憋在氣裡,觀察環境,耐心探索有潛力的畫面,在它的附近環繞,
Thumbnail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瞭解相機拍照原理,是學習攝影的第一步,有助於後續正確操控相機,當我們按下快門的當下,相機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1-將觀景器或手機螢幕上的影像,也就是你想記錄的目標,包掛焦點 光線與色彩等。 2-透過鏡頭將影像傳送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也就是早期的底片,而這個動作我們就叫做 曝光
專業攝影師會什麼?從使用DSLR,後製,時間,地點,都可能讓自己的照片,在每年的上百上千萬中的照片中,讓自己脫穎而出。 那麼能夠變成錢的照片是哪些呢?華人中間最愛說的,什麼什麼東西,能夠吃嗎。就會發現,亞洲一帶對於藝術,就是個只能看的東西。我說“看”,不是“欣賞”哦。 怎麼“不完美”,成為驅動歷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是很多人想在這方面發光發熱的圈子,但也細分出很多方面,有些人愛拍人物,有些人拍風景,更有些人追火車、追飛機,還有一些人愛拍鳥,就分成了好多掛 只要出門,我不會去堅持一定要拍什麼,大自然想讓我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頂多拍不到,會一直碎念XD 對我而言,到公園散步,最大的動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