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國古代哲學家告子在和孟子辯論人性的時候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食欲、性慾是人的本性,不吃東西人就會餓死,沒有男女間的性行為人就無法傳宗接代。可見「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吃」更是一門大學問,各國的美食文化(吃什麼)、各種不同的餐桌禮儀(怎麼吃),都是足以讓人研究一輩子的深奧學問。也因此以美食為主題的電影、漫畫一直源源不斷的產生。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要吃、就是愛吃。
我家女兒無花果還小的時候,我們為她準備的是最天然的食物:母乳。這時候要餵她吃飯是最容易的階段,只要把女兒往媽媽懷中一放就成了。親餵母乳實在有說不盡的好處,我們出門不必帶奶瓶、奶粉,不必在外面到處尋找熱開水,不用擔心奶粉漲價,更不用怕孩子會營養不良,或著市面上出現什麼假奶粉、毒奶粉;親餵母乳更是增加母女親密感的良方。哺乳,真的是上帝賜給女人一項美好的禮物。當時我主要的工作大概就是負責當啦啦隊,替媽媽加油,因為聽醫生說媽媽如果生活緊張、壓力過大,很容易奶水不足。所以爸爸要多鼓勵支持媽媽,好讓媽媽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輕鬆哺乳。但是如果媽媽還在上班就很難了,因為現代社會的工作壓力都很大,上班的媽媽實在輕鬆不起來。
因為親餵母乳的關係,餵養無花果一直是妻子的特權。一直等到無花果六個月大,我們開始為她預備副食品,我才嚐到餵養女兒的滋味。
就我的理解,嬰兒副食品很容易煮,不像大人食品要煎煮炒炸燉煨燜,我只要把單一食物用水煮熟以後攪成泥就是了。我們第一次給無花果吃的副食品是十倍粥,十份量的水煮一份量的粥。我常煮飯,但是餵無花果吃食物泥是破天荒頭一遭,面對這個嬌嫩的小小食客,我不由得緊張起來,小湯匙也變得無比沈重。小食客看著這個銀色玩具裡糊糊的、白色的泥團,眼神散發出疑惑:「這是什麼東西?」。我緩緩地把湯匙伸向花果的小嘴巴,一邊發出「啊」的聲音。小花果很乖的配合我發出啊的聲音,當她嘴巴一張開,我就把湯匙塞進去。小花果嚐到她人生第一口食物,疑惑的眼神頓時轉為驚喜的閃光!
無花果剛出生時,護士給她的第一個評語就是:「一個很會吸奶的嬰兒。」到她吃副食品的時候也是一樣,她成了一個很會吃飯的小孩。不論我們煮什麼食物泥,從十倍粥、七倍粥、五倍粥,到雞肉泥、豬肉泥、魚肉泥,或是各種蔬菜水果泥,她幾乎都吃,吃的份量還不少。可惜隨著時間過去,小花果漸漸有了「大人」的身量,她從一隻「四腳爬爬動物」成長為「兩腳行走動物」,她的食慾也有了質與量的成長。她不再需要吃泥巴狀的食物,因為她嘴裡長滿十幾顆牙,可以跟我們吃一樣的食物。她也不再對所有食物一視同仁,她開始發展出自己的美食標準,我們的餵食必須遵守這個「國際標準」。魚肉是她的首選,其次是雞肉,再其次是各種其他肉類,然後是所有的「菜菜」,目前排名最後一位是沒什麼味道的「飯飯」。
一歲九個月的小花果已經學會一邊接受我的餵食,一邊吃自己的「手抓飯」。她現在也會用湯匙吃飯,只是吃得很慢,常常吃到一半她就「棄匙用手」。我預期再過不久,她就會拒絕接受我的餵食,開始自己獨立的吃食人生。儘管餵小花果吃飯會延後我自己吃飯的時間,有時候小花果被週遭環境吸引,吃飯吃得很不專心,更是一再挑戰我的情緒底線。但餵食仍是一項令我感動的、專屬父母的服務行動。在她提出「獨立吃食宣言」之前,我會持續行使這專屬於我的神聖特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40內容數
我喜歡讀聖經,喜歡在其中發現許多有趣的、弔詭的、生活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hilip W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無花果被放到桌上的時候,她的身邊圍繞著有電鍋、量販店目錄、鹽巴、電燈泡、塑膠碗、香蕉、生牛肉⋯⋯
從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養一個孩子是最不公平的事,我知道,因為我是她爸......
吳憂、吳慮、吳法、吳天、吳畏、吳懼都曾經被我提出來討論過,但是一概遭到妻子否決......
當無花果被放到桌上的時候,她的身邊圍繞著有電鍋、量販店目錄、鹽巴、電燈泡、塑膠碗、香蕉、生牛肉⋯⋯
從資本主義的角度來看,養一個孩子是最不公平的事,我知道,因為我是她爸......
吳憂、吳慮、吳法、吳天、吳畏、吳懼都曾經被我提出來討論過,但是一概遭到妻子否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前天分享酪梨布丁牛奶,裡面提到從小喝到大的好滋味—木瓜牛奶,木瓜牛奶始終是心目中的Top1。小時候吃完晚餐,爸媽都會打一杯木瓜牛奶當作飯後水果,到後面最期待的不是晚餐,而是那杯木瓜牛奶。即使到現在也無法忘懷飯後一杯的木瓜牛奶😝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在歐醫師的門診當中,很多小朋友在診療結束後必做的一個動作是:轉身朝著跟診人員露出炯炯發亮的眼神,生動地表達了:「給我糖果!」的渴望,或是偶爾會有小病人手上拿著一瓶飲料走進來診間,然後媽媽總是無奈的說:「寶寶不喝水,只喜歡喝甜甜的果汁!」 人類天生就喜歡甜的食物,這是因為生物的演化過程都是朝著”利於
這件事情其實是保母跟我說,我才知道的。   兩姊妹: 大寶Mero(咩摟),1y11m,快滿兩歲的寶寶,嗜喝奶,挑食。 小寶Meru(咩嚕),9m,不足一歲,號稱食物黑洞,什麼都吃。(連苦瓜茄子也OK),對奶喜好一般。   兩隻寶寶在吃的喜好上是極大對比,大隻的明明快兩歲還視奶如命;小隻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孩子以前是個重吃的寶寶,還記得剛開始餵母奶時,他會因為找不到乳頭而大哭(媽媽看了忍不住想笑,心想我的小胸部可能對他來說就像是萬重山一樣,容易迷失在其中吧!),泌乳師教我要先用手擠出一些乳汁讓他嚐到緩解他的情緒,他才能順利喝到母奶。 很難想像這麼愛吃、也會吃的孩子,一夕之間就忘了怎麼吸吮和吞嚥。
「你決定要餵母奶或配方奶了嗎?」 對尚未有經驗的人來說,一言以蔽之:親餵是一條艱困難行的荊棘之路、停掉母乳則可能是另一條自我批評的碎石子路。 然後餵母奶真是一門科學。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前天分享酪梨布丁牛奶,裡面提到從小喝到大的好滋味—木瓜牛奶,木瓜牛奶始終是心目中的Top1。小時候吃完晚餐,爸媽都會打一杯木瓜牛奶當作飯後水果,到後面最期待的不是晚餐,而是那杯木瓜牛奶。即使到現在也無法忘懷飯後一杯的木瓜牛奶😝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在歐醫師的門診當中,很多小朋友在診療結束後必做的一個動作是:轉身朝著跟診人員露出炯炯發亮的眼神,生動地表達了:「給我糖果!」的渴望,或是偶爾會有小病人手上拿著一瓶飲料走進來診間,然後媽媽總是無奈的說:「寶寶不喝水,只喜歡喝甜甜的果汁!」 人類天生就喜歡甜的食物,這是因為生物的演化過程都是朝著”利於
這件事情其實是保母跟我說,我才知道的。   兩姊妹: 大寶Mero(咩摟),1y11m,快滿兩歲的寶寶,嗜喝奶,挑食。 小寶Meru(咩嚕),9m,不足一歲,號稱食物黑洞,什麼都吃。(連苦瓜茄子也OK),對奶喜好一般。   兩隻寶寶在吃的喜好上是極大對比,大隻的明明快兩歲還視奶如命;小隻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孩子以前是個重吃的寶寶,還記得剛開始餵母奶時,他會因為找不到乳頭而大哭(媽媽看了忍不住想笑,心想我的小胸部可能對他來說就像是萬重山一樣,容易迷失在其中吧!),泌乳師教我要先用手擠出一些乳汁讓他嚐到緩解他的情緒,他才能順利喝到母奶。 很難想像這麼愛吃、也會吃的孩子,一夕之間就忘了怎麼吸吮和吞嚥。
「你決定要餵母奶或配方奶了嗎?」 對尚未有經驗的人來說,一言以蔽之:親餵是一條艱困難行的荊棘之路、停掉母乳則可能是另一條自我批評的碎石子路。 然後餵母奶真是一門科學。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