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我的電子情人夢(15) – USB的意外人生

    USB介面規範於2019年,就來到了”USB 4.0”,而官方也將名稱定為『USB4』。天底下一缸子人都無感,這點不重要,USB的地位早已跨越介面的層次,無論是資料傳輸、充電機能、視訊輸出、介面轉換等所有想的到的功能,USB處處聞啼鳥。
    >>
    USB 無所不在。
    USB早已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嗎。
    USB之所以為無敵的王者,還真是一場意外,也是人生如棋局的數位顯影。凡事講因緣,故事的背後發展經緯往往就是因緣的聚合關係。因此,就請讓我來說起一段武林外史吧。
    USB的發表就在1995年3月於舊金山舉辦的WinHEC-95,僅有”12Mbps”以及”1.5Mbps”兩種傳送速度。USB核心團隊的七姣龍Compaq/DEC/ IBM/ Intel/Microsoft/NEC/ Northern Telcom將之定位為慢速用途的介面,供滑鼠、鍵盤、搖桿用。因為,武林共識是將高速介面歸給1394。一快一慢,讓PC-96納入這兩種串列式規格,也就正式開啟了『後SCSI』時代。
    注:PC-95可說是Windows 95時代的最起碼要求呢。
    1986年標準化的SCSI是介面之母,而蘋果(Apple)是率先將SCSI介面納入Mac的廠家。而當時Apple的客戶支援中心,來自於顧客的諮詢竟然約有三分之一都與SCSI相關。因為SCSI不是隨插即用(Plug & Play)的介面,有終端阻抗以及設定裝置ID值的問題;一般用戶是難以搞清楚的。也就是這個機緣與需求,蘋果開始起動了”Chefcat”的計劃,也就是後來的1394。當時確立的目標有四:
    第一,必需可以傳送數位化的聲音以及動畫資料,傳送速度絕不可低於25Mb/sec。第二,開發傳送數位化聲音及動畫資料的傳輸協定。
    第三,可以自動認識系統的構成;也就是”隨插即用”。
    第四,價格必需低於SCSI。
    約在1992年,「Chefcat企畫」所揭櫫的三個技術課題(編碼、等時傳輸、隨插即用),皆已經告一個段落。接下來行動就是委託TI試作晶片,並由Apple向IEEE 1394委員會提案。所以才會有IEEE 1394-1995規範的出現。
    1394的發展,起於80年代下半期,規格訂於90年代初期至中期;當時資料的傳送速率就可以高達400Mbps之境地。
    就在1992年,1394開發主導者接到一封遠從日本Sony來的電子郵件。這就是為何Sony會率先推出擁有1394的數位攝影機,DCR-VX1000及VX-700於1995年秋進軍北美市場, 或許這也算是伯樂遇到千里馬的另一章吧。而1993年的COMDEX/Fall,最具有人氣之一還是1394呢。
    在90年代末,英特爾的藍圖上,揭曉的江湖規則就是USB走慢速、1394跑快速;各自分工無礙。而且,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對於USB暨1394在驅動程式上的支援,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既然,故事的發展這麼美好,後來怎會陰溝裡翻船呢,豬羊大變色。
    一切問題的始源,似乎皆出於『錢、錢、錢』。1394會走入這般難言的結局,關鍵可以說是官方組織要收”權利金”,而且是依據連接埠來收費。
    當然,要收錢就會傷和氣。賭爛的人就開始思索,如何讓USB變臉又變身。搞工程的這群人太厲害了,原本慢速的USB一切都用低價為最高準則,連接頭與連接線都是超低成本的設計。我真的做夢也想不到,USB 2.0竟然可以一口氣可以跳升到480Mbps(江湖中的傳說,設計的過程中原本是240Mbps),這個數字直到今日,我依然用的很爽。
    紅透半天邊的USB 2.0,正式規範在千禧年初,正式出線。玩遍世人的USB 1.1版本,追根究底, 也只不過是12MBps的速度罷了,也傲視江湖若干年。
    不過,USB 2.0的始作俑者Intel,卻在網站上以「數位聚合之橋樑」為標題,大談1394的技術。不過,這個處理器的巨人,近觀的目標是1394a-2000,速度上雖然仍未跳脫400Mbps的藩籬,但是,改良之後的電源管理特點,則比先前版本優越許多。而遠觀的目標,則是極高速度的1394b與Wireless 1394。 誰都知道,未來是”無線制霸”的天下。只是大家作夢也想不到,最後稱霸無線範疇的,是“Wi-Fi與藍芽“。
    2001年,Apple的第一代iPOD還是運用1394呢。蘋果的官方名稱是「Firewire」;而Sony則是選用「i.link」。
    終究,一山難容兩虎,USB最終還是逐步幹掉了1394。
    而USB 2.0之後的衍生規格也不是樣樣順利,隨後的Wire USB、USB OTG(On-The-Go),不是癱瘓就是失敗收場。不過,Mini-USB與Micro-USB連接頭的設計(其實,有1394小連接頭的影子),真的很不錯。Mini-USB敗下陣來,Micro-USB稱雄。
    USB 3.0的出現,將速度推向了Gbps的俱樂部,有5Gbps的傳輸能力,也定義了新介面。不過,隨後的演變就是讓使用者”認知大混亂”的源頭。有了USB 3.1(有Gen1與Gen2之分)、USB 3.2(有Gen 1×1、Gen 1×2、Gen 2×1、Gen 2×2之分),又來一個USB 4.0(追增Gen 2x2、Gen 3x2)。不要說一般使用者,混跡光華的人根本難以理解其中的差異,怎麼選擇也只好跟著人言亦言。
    不過,也必須陳述USB 3.0所規範的新型周邊端連接器,算是一場失敗的真實結局。後來,2014年不得不有『Type-C』的即時救援(簡稱USB-C),USB-C也歷經了1.1、1.2、1.3、1.4版本的更易;2019年也來到了2.0版本。
    簡單說,USB進化到三門宗派,如下:
    *. USB核心規範。
    *. USB PD規範(高電力充電)。
    *. USB-C (Type-C)規範。
    平實而論,USB PD以及Type-C規範,的確是可以讓使用者爾後迎合新時代所需,是對於使用者越來越有幫助的技術規範。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本就是現實的殘忍。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日月神教任我行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或許是一場鬧劇;而USB一統江湖卻是有點成真。我說的是指USB-C,完全是笑傲江湖中的北冥神功、吸星大法的現實再現,可以通吃DisplayPort、HDMI、Thunderbolt…。
    這一場王圖霸業,不就是意外人生的寫照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以電子領域來說故事寫隨筆的無用老人。若能發揮無用之用、如來如用,是我的期望。 興趣:閱讀、電影、瑜珈、公路車、游泳 與 發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