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諜影 Casablanca (194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總說愛情是雙方的事,這部愛情經典講的卻是一個人的戀情—指的並非是單戀,而是單方面對於這段感情的理解,更全然採取以男性為主的觀點,使人懷疑它在影史上的地位,經典,無關愛情,而是迎合舊傳統男性主義的完美典型:耽溺受苦,方方面面都吃得開的條件卻遊戲人間,不輕易承諾,但最終因顧全大局而選擇犧牲自己,滿足了悲劇英雄的情結。
在這個主體下不論是大我的政治局勢或是個人情愛都只是為了凸顯男性主義的配件而已。卡薩布蘭卡作為一種政治、愛情隘口的雙關,許多人在此等待、等待、再等待,渴望藉由這個出口借道里斯本奔向自由美國;電影中,瑞克有句名言:「這麼多城鎮、這麼多酒吧,她卻偏偏走進我的門」,形似命運的怨懟其實更是瑞克的自找苦吃,世界上這麼多地方,她偏偏選擇在舉足輕重的卡薩布蘭卡立足,在情感意義上,卡薩布蘭卡也象徵人們在人生的某個關卡中渴求愛的機會,若瑞克真已心如死水,便不會容許自己在那份慾望前徘徊逗留、不會容許自己沉溺在痛苦中,一切都代表他選擇受苦的性格,不論是憤世嫉俗或性情中人根本就是同一件事,人們總是傾向同情、認同充滿掙扎的角色,因為在現實中,我們都只是別無選擇的人。
就算離開卡薩布蘭卡飛往里斯本,如同所有童話並沒保證幸福的結局。但在某層意義上,瑞克最終的決定卻是拍板定案,他判定伊莎若和自己在一起最後必定悔恨,於是違背了伊莎和自己的告白選擇「成全」硬是承諾了沒人能承諾的未來幸福,箇中的自大隱藏在犧牲的表面下,若不去扮演神、決定他人的命運,一段屬於兩人的愛情必然是兩人共同的決定,就算最終悔恨也是所謂的代價,若能如此才是貨真價實的愛情電影。然而可想而知如此現代主義是與古典情懷大相扞格的,在那樣的歷史脈絡裡也不會受到很大的迴響,在那個時代裡,人們對於電影期待的仍是「屬夢」的層次,滿足現實中不能滿足的,現實的人生、愛情都不會在古典好萊塢的成功範本裡。
作為美麗的陪襯,伊莎除了以美貌收服男性觀眾,她夾在兩位男神間的處境亦滿足廣大女性的幻想,這種制式設定在今日的偶像劇中仍舊浮濫卻總是討好。儘管英格麗褒曼是公認的偉大女演員,在當時仍只能作為樣板的角色;我們不知道她為何與瑞克能在彼此知之甚少的狀況下相愛—或許愛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她首次與瑞克解釋與拉斯路的關係時,她的陳述亦是種因為拉斯路開啟她對世界的認知,這種父權意義又被端出成為了愛情的理由,當她發現拉斯路未死而必須離開瑞克「因為他(拉斯路)需要我」迎合了傳統母性的形象,責任枷鎖高過了個人意志與愛情的自主—暫且不論前述混亂的愛情定義究竟為何—當她與瑞克告白看似做出選擇,卻又在最後沒有太多掙扎順從了瑞克的安排(連頭也沒回),在在顯現出伊莎這個角色對愛情的理解如此搖擺不定、對愛情的堅持出奇薄弱,彷彿伊莎與瑞克在這段感情裡從來沒有共識,兩人就像平行線一樣,這,會是愛情嗎?
當以愛為名的淚眼親吻成為標誌的場景、當女性成為被推來推去的存在,剩下的就是那個做為神一般的男子。在自己的痛苦裡完成了孤單英雄的設定,與猶如印地安隨從的警察總長併肩走入漫天大霧裡,成為了另類迎向滾滾黃沙的西部英雄,是否足以成為經典呢?在好萊塢套路操弄意識的痕跡中,愛情,徒有虛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6會員
230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作為第一部長片處女作,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展現了相當的野心,他挑戰了一個與宗教相關的主題—「永生」,不只是人壽命的延長,而是打破上帝設立「物有時盡」的律法,能與神相等,掌握永恆的秘密:在宗教裡說的是「信仰得永生」,後者是前者bonus......
作為一部形式主義的作品,千萬別把「美國殺人魔」當成一個角色,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派翠克·貝曼,在電影一開頭就很直白的告訴觀眾:「派翠克·貝曼是種概念,抽象的概念」。在他那麼精緻、自律的日常規範下,他自剖的口白有種過度解說的干擾,到了最後才又發現是那麼必須......
所有童話都是大人寫的,因此沒有哪篇童話不哀傷。Peter Pan如此,以它為原型的亦是如此。 縱然是完全不同的敘事,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風格仍保留了奇幻的基調,只是沒有了飛行、沒有了小仙子,Sam成為了會看圖索驥、野地求生的童軍......
身為旁觀者,對悲劇不忍追問「然後呢?」,身為局內人,卻是不問也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更可能是,卡在那個當下去過著未來的日子。 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正是談到不會被說出口的悲劇之後;總是關注社會事件、背景「當下」的是枝裕和,在這部處女作中處理的卻是「之後」......
彼得潘是本片的原型,只是這次的童話兒童不宜,主角也換成長大之後的溫蒂/蘿拉。 童話中彼得潘是自願離家的,卻又成為「遺失男孩」的首領,在這群孩子心裡恐怕仍舊認為自己是被父母所遺棄,而憑藉想像建構出永無島、靠著精神力在其中不老不死,脫離成為大人的那份殘酷。電影中這群孤兒也有同樣的背景,蘿拉原也是....
作為第一部長片處女作,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展現了相當的野心,他挑戰了一個與宗教相關的主題—「永生」,不只是人壽命的延長,而是打破上帝設立「物有時盡」的律法,能與神相等,掌握永恆的秘密:在宗教裡說的是「信仰得永生」,後者是前者bonus......
作為一部形式主義的作品,千萬別把「美國殺人魔」當成一個角色,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派翠克·貝曼,在電影一開頭就很直白的告訴觀眾:「派翠克·貝曼是種概念,抽象的概念」。在他那麼精緻、自律的日常規範下,他自剖的口白有種過度解說的干擾,到了最後才又發現是那麼必須......
所有童話都是大人寫的,因此沒有哪篇童話不哀傷。Peter Pan如此,以它為原型的亦是如此。 縱然是完全不同的敘事,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風格仍保留了奇幻的基調,只是沒有了飛行、沒有了小仙子,Sam成為了會看圖索驥、野地求生的童軍......
身為旁觀者,對悲劇不忍追問「然後呢?」,身為局內人,卻是不問也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更可能是,卡在那個當下去過著未來的日子。 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正是談到不會被說出口的悲劇之後;總是關注社會事件、背景「當下」的是枝裕和,在這部處女作中處理的卻是「之後」......
彼得潘是本片的原型,只是這次的童話兒童不宜,主角也換成長大之後的溫蒂/蘿拉。 童話中彼得潘是自願離家的,卻又成為「遺失男孩」的首領,在這群孩子心裡恐怕仍舊認為自己是被父母所遺棄,而憑藉想像建構出永無島、靠著精神力在其中不老不死,脫離成為大人的那份殘酷。電影中這群孤兒也有同樣的背景,蘿拉原也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麗麗絲又開始發揮能得到奧斯卡獎的演技四處散布派克要和她殉情,原因是因為派克家人不喜歡自己,要棒打鴛鴦。麗麗絲想像著女人責問派克有老婆為什麼不說,還有派克家人責問為什麼結婚不告知親友的事情。 反正一定是瞧不起我是哥布林,才移情別戀,不把我的事告知家人。麗麗絲心想。 麗麗絲期盼派克能得到報應。
Thumbnail
《北非諜影》是1942年麥可寇蒂斯導演的美國愛情劇情電影,由英格麗褒曼與亨弗萊鮑嘉主演,故事圍繞在法屬摩洛哥的一間瑞克咖啡廳,講述難民、政治、國族以及兩位主角的動容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在網際網路資料庫網站前250名高分的電影排名第47,
Thumbnail
这部法国导演克劳德雷路许执导的法国爱情片,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作品之一,真实再现了60年代中期法国年轻人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危机,对性自由的渴望。记忆和现实不断交叉闪回,昏黄、黑白、彩色的画面交替出现,也许爱情本身就是不可捉摸并且虚无缥缈。 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爱情故事,被导演诠释的如同唱诗般浪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如果今天給有個機會,能夠外遇而且不會有任何代價,不會受到任何輿論及另一半的攻擊,那麼你會選擇外遇嗎?
Thumbnai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Thumbnail
  我的愛人死了,葬在庭院的水池旁,上頭栽了株卡薩布蘭卡……   我能感知他的存在,即便分離使人悵然,但只要他仍留在這兒,便不算分開了,不是嗎?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戀愛往往被視為治療靈魂的特效藥,帶來重生般迷幻的火花,轉瞬即逝;婚姻則是漫漫時光的相處與生活,生活大部分在處理人性和現實的問題──美國名導艾拉薩克斯的電影《愛情轉移》即精采表現了兩者的不同。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不負責任的愛情(二) 以專情為自居的男人,只愛妳一個,非常深情的告白,高端的獵人,他讓女人以為遇到了真愛的,卻沒想到,她也只是其一不是唯一。 在這場遊戲愛情中,娜、倩倩....等都是煒的女友,但蕾卻是他追求很久的女人,對煒來說蕾是個特別的女人,不越炬,很保護她,蕾也知到煒對她的企圖,蕾說:
麗麗絲又開始發揮能得到奧斯卡獎的演技四處散布派克要和她殉情,原因是因為派克家人不喜歡自己,要棒打鴛鴦。麗麗絲想像著女人責問派克有老婆為什麼不說,還有派克家人責問為什麼結婚不告知親友的事情。 反正一定是瞧不起我是哥布林,才移情別戀,不把我的事告知家人。麗麗絲心想。 麗麗絲期盼派克能得到報應。
Thumbnail
《北非諜影》是1942年麥可寇蒂斯導演的美國愛情劇情電影,由英格麗褒曼與亨弗萊鮑嘉主演,故事圍繞在法屬摩洛哥的一間瑞克咖啡廳,講述難民、政治、國族以及兩位主角的動容愛情故事。本片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3項大獎。在網際網路資料庫網站前250名高分的電影排名第47,
Thumbnail
这部法国导演克劳德雷路许执导的法国爱情片,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作品之一,真实再现了60年代中期法国年轻人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危机,对性自由的渴望。记忆和现实不断交叉闪回,昏黄、黑白、彩色的画面交替出现,也许爱情本身就是不可捉摸并且虚无缥缈。 一个每天都在发生的爱情故事,被导演诠释的如同唱诗般浪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如果今天給有個機會,能夠外遇而且不會有任何代價,不會受到任何輿論及另一半的攻擊,那麼你會選擇外遇嗎?
Thumbnai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Thumbnail
  我的愛人死了,葬在庭院的水池旁,上頭栽了株卡薩布蘭卡……   我能感知他的存在,即便分離使人悵然,但只要他仍留在這兒,便不算分開了,不是嗎?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戀愛往往被視為治療靈魂的特效藥,帶來重生般迷幻的火花,轉瞬即逝;婚姻則是漫漫時光的相處與生活,生活大部分在處理人性和現實的問題──美國名導艾拉薩克斯的電影《愛情轉移》即精采表現了兩者的不同。   (內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不負責任的愛情(二) 以專情為自居的男人,只愛妳一個,非常深情的告白,高端的獵人,他讓女人以為遇到了真愛的,卻沒想到,她也只是其一不是唯一。 在這場遊戲愛情中,娜、倩倩....等都是煒的女友,但蕾卻是他追求很久的女人,對煒來說蕾是個特別的女人,不越炬,很保護她,蕾也知到煒對她的企圖,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