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舊街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重建中的馬頭圍道地盤 (2018年)

重建中的馬頭圍道地盤 (2018年)

地下鐵將一羣羣非本區居民的人們,用十數分鐘的時間,把他們由金鐘帶到鴨脷洲大街的海鮮檔門口,或堅尼地城北街、紅磡民泰街的街坊食店打卡。

在區內附近的舊唐樓早巳變成奇貨可居的寶物,有的早在地鐵通車前已給地產商整棟收購了重建,其餘的唐樓在地鐵通車後數年間也被大規模的清拆。

每當走在路上,看見一整條街的建築物給夷平了,心中總是有點不是味兒。

這兒曾是一間鏡莊,在它對面的是衣紙鋪,街口有間雲吞麵店,隔鄰還有牙科診所。望着空蕩蕩封滿了圍板的街,我心裏默想着。

可以預見在工地重建了之後,這裏大概會是一個中型商場,上面再加幾棟取了個法文名字,偽豪宅包裝著納米單位的樓宇。

沒有了當中內容,這還算是當初的小社區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於晨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長假的最後一天,午後終於沒有暴雨。趁著天晴,出門吃晚飯。 停車的地方離近一、兩年蔚為打卡新勝地的日式建築古蹟區不遠,於是飯後便決定去一探究竟,兼散步消食。 這個區域其實就在我的生活圈裡,多年來都是荒湮蔓草,大樹懾人,後來某日突然大興土木,出現了一排日式「老宅」。再經過一段時間,聽說這裡進駐了多家餐廳
Thumbnail
長假的最後一天,午後終於沒有暴雨。趁著天晴,出門吃晚飯。 停車的地方離近一、兩年蔚為打卡新勝地的日式建築古蹟區不遠,於是飯後便決定去一探究竟,兼散步消食。 這個區域其實就在我的生活圈裡,多年來都是荒湮蔓草,大樹懾人,後來某日突然大興土木,出現了一排日式「老宅」。再經過一段時間,聽說這裡進駐了多家餐廳
Thumbnail
喜帖街都已重建十多二十年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實這個重建項目,還連着相鄰街道的唐樓。
Thumbnail
喜帖街都已重建十多二十年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其實這個重建項目,還連着相鄰街道的唐樓。
Thumbnail
若非靈安尊王率領大隊人馬,在轄境之內,以樂音與炮杖,行驅邪除瘟之大事,從而擾動了在地與外地人等的分際,我才不敢妄自在巷口這處或那端,伸頭探腦,更別提拿出相機,彷彿槍口對準獵物,我總是覺得失禮。
Thumbnail
若非靈安尊王率領大隊人馬,在轄境之內,以樂音與炮杖,行驅邪除瘟之大事,從而擾動了在地與外地人等的分際,我才不敢妄自在巷口這處或那端,伸頭探腦,更別提拿出相機,彷彿槍口對準獵物,我總是覺得失禮。
Thumbnail
城市的角落,看似平凡的鐵道旁,藏著難以啟齒的陳舊故事。
Thumbnail
城市的角落,看似平凡的鐵道旁,藏著難以啟齒的陳舊故事。
Thumbnail
在整理“新街字展”時,發現牆上一些殘留的字,有的已經被塗上跟牆壁一樣的顏色。還能辨別過去曾是金鋪的,我已經整理在“金鋪與珠寶行(後記)”,其他的就總結在這裡。我不認為我在進行什麼歷史考古的工作,只想在下一次消失前,能有個好好的記錄,以後有機會要細細統整這些資料,也不會錯過太多。
Thumbnail
在整理“新街字展”時,發現牆上一些殘留的字,有的已經被塗上跟牆壁一樣的顏色。還能辨別過去曾是金鋪的,我已經整理在“金鋪與珠寶行(後記)”,其他的就總結在這裡。我不認為我在進行什麼歷史考古的工作,只想在下一次消失前,能有個好好的記錄,以後有機會要細細統整這些資料,也不會錯過太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