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字展】消逝的老字號 (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他

喬治市並不是一個讓人居住得舒服的城市。早年的它是塊沼澤地,靠著不斷填海才穩定了港口貿易的發展,奠定它今天的基礎。也因為沼澤地的緣故,污水處理一直是很大的問題。
真正讓人開始為之著迷,正是喬治市的逐步沒落、失修的老房子變成發展商目標、屋租法令取消讓大批住民開始外遷以後。失去自由港地位快四十年才從世界遺產的封號找回地方的價值,大家才益發關注起這塊馬來西亞最大的古蹟建築聚集區。
魔幻時刻的新街。攝於2019年車水馬龍的時候。
一些產業在變遷過程中逐漸淡出了這城市,有的名字還留在牆上,實際上是做什麼的也沒有了記錄。樂園就是其中一家。“樂園”二字還是著名書法家崔大地留下的文字,但現在就連柱子上的浮雕招牌也殘缺不全。
樂園
另一家“美綸有限公司”現為三興金鋪。三興金鋪完整保留了美綸柱子上的浮雕,連匾額都在,雖然還是不知道它原本是做什麼的。
美綸
在金鋪集中區域則有棟建築,三間店面兩家店鋪:左邊佔據兩間店面的是做壁紙與窗簾設計的店,另一家就是先前提到、差點被我忽略的國泰金鑽有限公司。建築上刻著的“英隆”二字,原本是屬於什麼樣的店家呢?估計也是金鋪?
英隆
中南公司
它對面不遠處的中南公司,建築被空置了好久,嚴重破敗。外觀都用鋅板遮起來了,估計承租人承租後還需要一筆維修重建費。不過,這店門外也沒有招租的標示,說不定連建築擁有權該歸誰都是個問題——這是喬治市老建築常見的現象。
有許多被遺棄的老字號都被漆上了與牆壁一樣的顏色,辨識可能有點難度。像上篇的文公司招牌上的小字我只分辨出“布疋”和“皮料”,另兩個可能“綢緞”和“羽絨”,但無法百分百確定。
底下這個招牌,我很肯定前面兩個字是“廣茂”,之後有可能是我被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一直沒猜全其他的字。中間那兩個字應該是“帆布”?最後應該就是個“椅”字。第五個字既不是“木”,又不完全像“朱”,這家店到底是賣什麼的呢?
廣茂
沒有答案也沒關係,我會留著慢慢解。
_____
“新街字展”的主要商店總覽。之前的手繪圖有夠亂,決定重製。
全篇完。我居然亂糟糟地把“新街字展”二十篇都寫完了。繪圖、書寫與排版方面都學習了不少。雖然亂糟糟的,但是感覺下次真的還想整理一條街的話我比較知道要怎麼下手了(握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會員
116內容數
在這個城市呆到了第六年才開始想到要怎麼寫。能有這樣的開始也因為我已經沒那麼急著非得要為這個城市做些什麼。但有離心的我也沒有絕望,這個城市有不少熱愛生活的人們,不著急反而能靠近驚喜...想用文字把這幾年來有過的悸動,好好再整理一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期的自由港為檳島帶來巨大的商機,因此很多企業發跡於此。連盛棧雖然總部不在這裡,但這家分行作為貨品的轉運站,對它的崛起起著關鍵作用。
在整理“新街字展”時,發現牆上一些殘留的字,有的已經被塗上跟牆壁一樣的顏色。還能辨別過去曾是金鋪的,我已經整理在“金鋪與珠寶行(後記)”,其他的就總結在這裡。我不認為我在進行什麼歷史考古的工作,只想在下一次消失前,能有個好好的記錄,以後有機會要細細統整這些資料,也不會錯過太多。
把標題設定為新街字展,主要關注的是新街上的字。因此一些新街的新興產業,會被這樣的設定給邊緣化了,像是成品批發與零售業。這個產業取代了過去新街曾風光一時的裁縫或洋服店,但到了這個年代,便宜、設計多樣的成衣當道,哪裡有人還要定制衣服呢。
半公里長的新街就有五家中藥行,這算是新街重要的產業之一吧?雖然可能沒有比十幾家金鋪來得關鍵。
我以前會很焦慮,覺得再不保存這個城市美好的一面就會不斷地消失,不斷、不斷地、消失。只是日子久了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到處衝撞的我也很疲累;而且這個城市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不會長成我一個人想要的樣子。
在整理合發公司的招牌資料時,除了漂亮的字,我還注意到書法家名字旁邊有個小小的、廣告社的商標——“時商 Times”。我覺得應該是叫“時商”,而不是“商時”,因為跟他們所做的廣告牌道理一樣,中文都是從右邊唸到左邊,英文則是左邊往右邊的。
早期的自由港為檳島帶來巨大的商機,因此很多企業發跡於此。連盛棧雖然總部不在這裡,但這家分行作為貨品的轉運站,對它的崛起起著關鍵作用。
在整理“新街字展”時,發現牆上一些殘留的字,有的已經被塗上跟牆壁一樣的顏色。還能辨別過去曾是金鋪的,我已經整理在“金鋪與珠寶行(後記)”,其他的就總結在這裡。我不認為我在進行什麼歷史考古的工作,只想在下一次消失前,能有個好好的記錄,以後有機會要細細統整這些資料,也不會錯過太多。
把標題設定為新街字展,主要關注的是新街上的字。因此一些新街的新興產業,會被這樣的設定給邊緣化了,像是成品批發與零售業。這個產業取代了過去新街曾風光一時的裁縫或洋服店,但到了這個年代,便宜、設計多樣的成衣當道,哪裡有人還要定制衣服呢。
半公里長的新街就有五家中藥行,這算是新街重要的產業之一吧?雖然可能沒有比十幾家金鋪來得關鍵。
我以前會很焦慮,覺得再不保存這個城市美好的一面就會不斷地消失,不斷、不斷地、消失。只是日子久了我也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到處衝撞的我也很疲累;而且這個城市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不會長成我一個人想要的樣子。
在整理合發公司的招牌資料時,除了漂亮的字,我還注意到書法家名字旁邊有個小小的、廣告社的商標——“時商 Times”。我覺得應該是叫“時商”,而不是“商時”,因為跟他們所做的廣告牌道理一樣,中文都是從右邊唸到左邊,英文則是左邊往右邊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布料是現代人生活必需品,但隨著成衣業發達,現在很少人買布縫衣,都是買大量便宜成衣。所以傳統布莊逐漸式微,但是不代表傳統布莊沒有市場利基存在。從台灣各地還是有不少傳統布莊、這篇來介紹見證台曾經是成衣王國歷史年代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新北市三重區碧華街。 新北市三重區碧華街相關資訊:: ​地址: 新
Thumbnail
這不是旅遊景點,很少人來這裡,特別是清晨時分更是安靜得可以,旅遊簡介說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一整排街道都是商店,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小徑上去就是831,官兵解決慾望之所,再過去的中正堂是電影院,在沒有電腦電視的時代,更是最高的增加文明之處,一解一增,梅石豈有不榮之理。 而今門關了窗閉了,成為很少人住的民
Thumbnail
談起新的剎那,會不自覺聯想舊得不好。但事實是必需有舊的犧牲,才有新的到來。
Thumbnail
遲遲沒有開文,因為想查查梧棲老街的建築歷史,結果一查,查到百年廟宇傳承,查到第一個日式古蹟民宿在梧棲,活化古蹟經驗更新昔日海港風光,原來大年初二的塞車,自由順心走入一個跨時代的古蹟建築之旅。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的兩座九龍城寨建築,描述了它們與九龍城寨的相似之處和變遷。透過敘述,帶領讀者體驗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和註定被改建的命運,讓人感到回憶逐漸消去的感慨。
Thumbnail
​布料是現代人生活必需品,但隨著成衣業發達,現在很少人買布縫衣,都是買大量便宜成衣。所以傳統布莊逐漸式微,但是不代表傳統布莊沒有市場利基存在。從台灣各地還是有不少傳統布莊、這篇來介紹見證台曾經是成衣王國歷史年代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新北市三重區碧華街。 新北市三重區碧華街相關資訊:: ​地址: 新
Thumbnail
這不是旅遊景點,很少人來這裡,特別是清晨時分更是安靜得可以,旅遊簡介說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一整排街道都是商店,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小徑上去就是831,官兵解決慾望之所,再過去的中正堂是電影院,在沒有電腦電視的時代,更是最高的增加文明之處,一解一增,梅石豈有不榮之理。 而今門關了窗閉了,成為很少人住的民
Thumbnail
談起新的剎那,會不自覺聯想舊得不好。但事實是必需有舊的犧牲,才有新的到來。
Thumbnail
遲遲沒有開文,因為想查查梧棲老街的建築歷史,結果一查,查到百年廟宇傳承,查到第一個日式古蹟民宿在梧棲,活化古蹟經驗更新昔日海港風光,原來大年初二的塞車,自由順心走入一個跨時代的古蹟建築之旅。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