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美中攤牌的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美中之間的對抗越來越升級,有越來越多人看好美中終須一戰。
從龐皮歐的反共演講,關閉休士頓中國領事館,到TikTok與微信禁令,驅逐中共在美國的記者;加上最近提升對台灣的軍售力度,以及派衛生部長代表川普來台灣訪問,在在顯示美中關係在持續惡化。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一番演講為美中關係重新定調。
(圖為示意,Credit:Gage SkidmoreCC BY-SA 2.0
不過,在正式開戰以前,仍然有很多事要先做,構成了值得關注的早期信號。
第一,開戰之前要先斷交,斷交之前要先撤館,撤館之前要先燒機密文件。這些都是必然的前置作業。
美國已經撤出成都領事館。決定不重啟武漢領事館,就讓它空著。已經派了運輸機去香港,把香港領事館的重要文件運走。從8月4日到8月19日,北京大使館要拍賣一些傢俱與用品。
第二,開戰之前,除了外交戰之外,雙方還可能發生驅逐間諜的事件。
以上兩點目前已經在進行中。接下來談另外三點:

美國接下來可能的手段

⋯⋯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嘉隆的VIP論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將來我希望看到川普總統親自來台灣正式訪問。在這之前,我希望看到先遣部隊是副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與國務卿。
美中在南海的對抗行動越來越密集,陣仗也越來越大,雙方都調動了兩隻航母來進行針鋒相對的演習,顯然事情並不單純,已經超出虛張聲勢的範圍。現在看來這只是次要效果。原來美國還有一個主要目的:那就是要處理新時代的古巴危機。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新表態,是直接衝撞中共的領土與主權的底線,在最敏感的地方去踩中共的紅線。這是非常罕見的!這對中共來講,美國分明是上門來踢館了。我的猜想是⋯⋯
民主黨看得出來川普會打「反中共」牌,所以不能輸在起跑點,也開始對中共強硬起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旗幟鮮明地反共,等於是架著川普往前走了。
川普經營了三年的經濟表現,在疫情影響下,短短三十天整個面目全非,估計川普自己也看傻眼。川普的連任策略是什麼?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將來我希望看到川普總統親自來台灣正式訪問。在這之前,我希望看到先遣部隊是副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與國務卿。
美中在南海的對抗行動越來越密集,陣仗也越來越大,雙方都調動了兩隻航母來進行針鋒相對的演習,顯然事情並不單純,已經超出虛張聲勢的範圍。現在看來這只是次要效果。原來美國還有一個主要目的:那就是要處理新時代的古巴危機。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新表態,是直接衝撞中共的領土與主權的底線,在最敏感的地方去踩中共的紅線。這是非常罕見的!這對中共來講,美國分明是上門來踢館了。我的猜想是⋯⋯
民主黨看得出來川普會打「反中共」牌,所以不能輸在起跑點,也開始對中共強硬起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旗幟鮮明地反共,等於是架著川普往前走了。
川普經營了三年的經濟表現,在疫情影響下,短短三十天整個面目全非,估計川普自己也看傻眼。川普的連任策略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