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夢二三事 (本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Alexandre Perrier, Le Lac Léman et le Grammont, 1901, Genève,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Alexandre Perrier, Le Lac Léman et le Grammont, 1901, Genève,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小叮嚀 :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邊閱讀邊聽音樂的習慣,不妨先點開此網,讓音樂暫引你放鬆心情走入畫布裡,看著小小船,想像這番景色,邊聽我說蕾夢的故事。

【曲一】

蕾夢,是我自己給Léman取的音譯 ;它原來只是一個簡單的指詞 : 大水澤。 但我覺得這個字的發音挺好聽的,所以,給了它一個比一般所見的 : 萊芒、雷蒙或萊蒙等較美麗的名字 : 蕾夢;畢竟,我與此湖朝夕相處感情深厚,取個較有意涵的名字,對我很重要。

一般人習慣在Léman前多加上一個"lac(湖)"字 : Lac Léman/蕾夢湖;把"蕾夢"二字當做修飾名詞使用,好像少了這個"湖"字就沒了湖性似的。所以,大部分的文件都註明此湖為: Le Lac Léman /Lake Leman。不過,純傳統派仍堅持單稱Le Léman 蕾夢,湖區居民則叫: Le Lac Léman蕾夢湖;唯獨日內瓦州人乾脆沿用其另一個歷史舊名: Lac de Genève/Geneva Lake或Lake of Geneva /日內瓦湖,或許是為求個獨享大湖的小確幸吧!

蕾夢是西歐最大淡水湖,也是瑞士最大湖。橫跨瑞士三州大致來說,北岸數瑞士,南岸大部分屬法國,國界則從湖中畫過。湖邊圍滿了大城小鎮,汝拉山群(le Massif du Jura) 和 阿爾卑斯山群 (les Alpes)南北夾環,山山水水,湖光山色相輝映。蕾夢不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幽秘湖,形似牛角麵包可羅頌的"她",更像個平易近人的母親,她不但滋養大地且無限讓普羅大眾來賞、玩、用。舉凡能源、飲水、灌溉、交通、觀光、魚產等等,她都支援得到。自古以來,她就是阿爾卑斯山區的重要商業物資運輸及戰略攻防的據點。

這潭冰河水,不但多功能而且還是歷代文人藝術家的繆司(Muse)。拜倫臣服的讚她是"Lake of Beauty !/美如天仙的湖呀!";又讚嘆的吟誦 :


“ CLEAR, placid Leman! thy contrasted lake,
With the wild world I dwelt in, is a thing
Which warns me, with its stillness, to forsake
Earth’s troubled waters for a purer spring”.
清澄剔透的蕾夢! 你的湖和我的凡塵野世
竟如天與地的對比,你這般的沉靜,
像在告示我: 拋下那渾亂人間世,
朝著純淨清泉走去吧!

"Lake Leman", Byron

盧梭,新愛洛伊斯--戀人小札

盧梭,新愛洛伊斯--戀人小札


蕾夢不凡的風采,自古以來打動了無數感性的靈魂。 十八世紀,盧梭寫了一本風靡整個歐陸的暢銷言情小說: La Nouvelle Héloïse/新愛洛伊斯--戀人小札,為此湖的天生美色添加上了浪漫愛情的憂鬱情境,掀起了蕾夢旅遊熱潮;紳士淑女名流爭相慕名而來。德國Wolfgang Von Goethe,法國浪漫文人Stendhal,英國的Byron以及Percy & Mary Shelley等作家為此湖也著墨不少。拜倫在他的"Sonnet to Lake Leman/致蕾夢湖十四行詩"中開頭一句即列出他的蕾夢名人榜: “ROUSSEAU -- Voltaire -- our Gibbon -- De Staël –" 。一語道出他隨著前人腳步來的熱情!這和我們歷代文人登高望遠思前人的心情很相似! 而且,這慕名而遊的情趣還延續到今日;也許此湖的名氣就是這樣一代代累積下來的!


【曲二】

有人說: 地靈人傑,即使沒有拜倫的美詩,憑此湖的自然資源和秀麗風光,就能吸引不少外來客;若要列出 “Been there, done that” 的名人榜,那可是長又長....話說西元前58年,凱薩大帝因聽聞到赫爾維蒂人(Helvètes) 可能以過路為名,藉機佔取他的領域時,他即快兵行軍,自羅馬趕到了一個大水澤匯入隆河交口處的橋頭,成功的擋住敵軍而保住了他的帝國疆土。在羅馬帝國的高盧戰役史記裡,他把這兩個原本沒稱呼的小城邦和大水澤似的湖,記錄為一直沿用至今的日內瓦蕾夢湖

在歐洲美術史上,第一幅以繪測實景法完成的作品(西元1444)是以蕾夢湖畔的日內瓦港灣為背景。畫中的主角是名氣比凱薩大帝更大的 : 耶穌,聖彼得及其他大門徒。畫裡描寫一段耶穌站在湖面上行神蹟,指使彼得下網捕魚的故事。

Konrad Witz, La Pêche miraculeuse, 1444, Genève,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Konrad Witz, La Pêche miraculeuse, 1444, Genève,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瑞士是中立內陸國,與其鄰國法、德、義、奧及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的往來緊密,蕾夢區也像個內陸城邦,一個湖圈串了瑞士三個州和法國,水陸交通順暢便捷,往來此地的商人過客自然很多。此地社會富足且民風樸實,雖沒有大都會獨有的名勝古蹟或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但卻是個養生、居住及成長的首選環境。蒙特勒 (Montreux) 沿湖岸線上,碧水藍天風和日麗的地中海型微氣候,拉沃(Lavaux)的映湖坡地葡萄園酒莊,洛桑的私人診所和旅館管理學院、埃維昂(Evian) 的療癒養生spa,日內瓦的紅十字會及聯合國、世界經濟論壇、銀行、勞力士錶等等都是舉世聞名的。有如此優良居住環境,必吸引來不少尋幽避稅的富商名流,來養病度假或送子女上寄宿貴族學校的外國人。 此湖區的經濟能快速成長也是借助於這些外來人的消費及投資,可謂是互助互補互相得利,各取所需的成果。


蕾夢湖區的多元文化背景和中立政治立場, 秉持開放兼包容的社會風氣,是大部分居民的共識; 換句話說,大家都希望能各自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不過問他人是非,以適當的距離來保障個人隱私。在這文化的熔爐中,盡量做到互相接受,互相禮讓,以確保相安無事的共存原則。據說,奧黛麗赫本都能自己上市場買菜,不受星迷干擾。當然了,過去雖能如此,但此時已非彼時,在今日凡事錄、凡事照、凡事分享的網絡時代裡,有多少人能逍遙遊於"網"外?

Image by @ tsai.tse

Image by @ tsai.tse

一個地方的形象及風俗特色往往是從外地人的觀感,經年累月的塑造起來的。許多尋求政治宗教種族庇護的外地人,來到新的國度後生根發展,對地主國產生不少影響。比如日內瓦市的清教派形象,就是當初法國新教神學家喀爾文(Jean Calvin)全力塑造下來的。 他不但把日內瓦城翻轉為新教派典範城市,還徹底將它打造成"喀爾文之城",同時他也引進不少逃命的法國及義大利新教徒來開拓商業,銀行業及鐘錶金銀工藝業,漸漸發展到今日蓬勃氣象和形象。


蕾夢的上頭有山群環繞, 一邊是阿爾卑斯山流下來的礦泉水溫泉,另一邊是對望白朗山的汝拉山群峰,其中汝拉山谷 (Vallée de Joux) 就是鐘錶製造業的搖籃。 Audemars Piguet, Jaeger-LeCoultre, Blancpain等名牌皆源出於此。 此地雖有好山好水,但已看不見湖邊蒙特勒區的棕櫚樹,取而代之的是北風和冰湖的西伯利亞型氣候。看來這種環境挺適合"躲"在暖暖的屋裡工作。不過,也的確有不少法國新教徒越過邊界逃過來,在此從事並開拓製錶及金銀飾品行業。

Photo: Giovanni Emilio Galanello, Musée Atelier Audemars Piguet

Photo: Giovanni Emilio Galanello, Musée Atelier Audemars Piguet

湖上乘船釣魚,上岸吃湖魚飲酒加乳酪,湖邊聽音樂會,看帆船賽;山可攀可探可滑雪。 這些休閒情趣,對喜歡此區的人來說簡直是天上人間;反之,對許多年輕愛刺激的人而言,此地,就是無趣,無衝勁,無變化養尊處優的老社會。活在戰亂貧瘠地方的人,一心想往這裡鑽;而生長在內陸國的一心想往外跑。 對一個身處於極大的政治及社會壓力下的人來說,悠靜的蕾夢湖就像個能撫慰人心靈歸宿。這環山如雙臂穩健的捧著一潭能洗滌創傷的清泉,是多少人的嚮往。難怪,Gustave Courbet,Charlie Chaplin, Coco Chanel,Richard Burton, Audrey Hepburn, Joan Sutherland 都選擇安息在這比家鄉更親暖的異國。湖邊名人故事多,不勝枚舉。這面水鏡真如人間鏡,平靜清澄的湖面照盡人間事;不知她安撫了多少留連湖畔悲愴的臉龐,啟發了多少詩意,哲思和美的感?!


一個機緣巧遇,從紐約把我牽引至此。我也曾拒絕賞她臉 : "只不過是個湖,能給我什麼樂趣!" 當時,住慣城市的我,年輕的我,根本沒興致去看湖,只在意湖邊是否有好玩的地方可消遣。可惜,此湖邊的城鎮沒有夜生活,人們早出早歸,沒錢沒事的就呆在家,有錢的就出門社交聽音樂,這裡給人一種像鐘擺一樣規律無變化的機器人生展望。 但,因為家在這兒,我仍留在這兒;然後,一方面世界一直蛻變,生活步調加快,而我也慢慢的入境隨俗過著如此這般的生活,不再格格不入了。

J.M.W. Turner, Lake Geneva, with the Dent d’Oche, from above Lausanne, 1841, Musée Jacquemart-André, Paris

J.M.W. Turner, Lake Geneva, with the Dent d’Oche, from above Lausanne, 1841, Musée Jacquemart-André, Paris


開始見識到蕾夢的魅力是我搬到湖邊的一個小村後。經年累月的朝夕相處,不覺蕾夢已成了我生命的地標,我家園的延伸。早晨一睜眼我會先探望這面水鏡,看她的臉色穿衣: 碧綠青藍太陽天,銀灰飄雪,沉鐵灑雨,滿面皺紋定起風。這張臉因善變且多情,令人百看不厭,也難怪不少畫家遊客百畫不厭,相機咔嚓不停,就因為她是個千面女郎!

瑞士的Ferdinand Hodler畫了不下110次蕾夢,另一位Alexandre Perrier也把一生的精力投注在畫蕾夢及其周邊的景觀上。法國的Gustave Courbet,英國的 J.M.W.Turner 也是畫了又畫;湖邊的綠山、小城、木屋,湖面的波紋、水色、悠遊的船隻,湖上的雲彩,再高處還有日月星辰和四季替變。怎畫得完?!

我的小村前可觀湖,背有葡萄園,後可遠眺白朗山,離市區也不遠;當初搬到此地時,朋友還笑稱我變成了養老村姑! 但我生平本無大志,有個蕾夢為伴的這種小確幸,已夠我心滿意足自得其樂了!

Gustave Courbet, Panorama des Alpes, vers 1876,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Ville de Genève, Achat, 2014

Gustave Courbet, Panorama des Alpes, vers 1876, Musée d’art et d’histoire, Ville de Genève, Achat, 20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意的沙龍
72會員
57內容數
Léman /蕾夢,通稱為Lake Leman; Lake Geneva/萊芒湖;日內瓦湖, 是瑞士最大湖,也是我生活的場景。久居此地,隨筆記下了不少本地人生活寫照和歷史人文軼事,想藉由此平台與讀者分享切磋。
如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
Thumbnail
2025/03/31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2024/08/01
少掉日常的活,生活起居只顧自己,丈夫自理, 一下就輕鬆許多。空巢父母閒閒無事,坐在樹蔭下聽鳥鳴,看雲,打嗑睡,舒適過完幾天後,蜜月期的熱度開始消融,天氣不穩定,家裡無人擾,晚餐後坐在靜悄悄的院子裡開始懷念起曾經鬧哄哄的歡樂暑夏餘興。
Thumbnail
2024/08/01
少掉日常的活,生活起居只顧自己,丈夫自理, 一下就輕鬆許多。空巢父母閒閒無事,坐在樹蔭下聽鳥鳴,看雲,打嗑睡,舒適過完幾天後,蜜月期的熱度開始消融,天氣不穩定,家裡無人擾,晚餐後坐在靜悄悄的院子裡開始懷念起曾經鬧哄哄的歡樂暑夏餘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成天就是去泡公共浴池和到五峰旗山腳下找同學玩,一直到轉學到臨近宜蘭市的龍潭村,這才第一次看到好大的一座「龍潭湖」。 平的的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常常來這邊遊湖一圈,或走或跑、或讀書或聊天,每當望向幽靜的湖面總能讓少年維特的思緒隨著湖面慢慢地沈澱下來,漸漸的,我愛上了這片湖光山色,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成天就是去泡公共浴池和到五峰旗山腳下找同學玩,一直到轉學到臨近宜蘭市的龍潭村,這才第一次看到好大的一座「龍潭湖」。 平的的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常常來這邊遊湖一圈,或走或跑、或讀書或聊天,每當望向幽靜的湖面總能讓少年維特的思緒隨著湖面慢慢地沈澱下來,漸漸的,我愛上了這片湖光山色,
Thumbnail
我不得不說,去了一趟麗江藍月谷,方知這錦繡山河四個字是如何而來。 人間仙境,要是來麗江沒來一趟藍月谷,恐要懊悔萬分啊,瞧瞧照片中的藍月谷有多美,在這裡杵個一天啥事都不做也不會感到厭倦......
Thumbnail
我不得不說,去了一趟麗江藍月谷,方知這錦繡山河四個字是如何而來。 人間仙境,要是來麗江沒來一趟藍月谷,恐要懊悔萬分啊,瞧瞧照片中的藍月谷有多美,在這裡杵個一天啥事都不做也不會感到厭倦......
Thumbnail
位於歐洲內陸的瑞士以好山好水聞名,景色非常優美,如同童話仙境。不僅有壯觀的冰川、高山雪景可以欣賞,也有溫馨可愛的鄉村小鎮可以造訪,全球知名的少女峰就位在瑞士境內,多樣化的景點吸引各地旅人前來。雖然平均消費高,但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瑞士治安極佳、交通方便,大多數的人都會講英文,非常適合自由行的旅客。
Thumbnail
位於歐洲內陸的瑞士以好山好水聞名,景色非常優美,如同童話仙境。不僅有壯觀的冰川、高山雪景可以欣賞,也有溫馨可愛的鄉村小鎮可以造訪,全球知名的少女峰就位在瑞士境內,多樣化的景點吸引各地旅人前來。雖然平均消費高,但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瑞士治安極佳、交通方便,大多數的人都會講英文,非常適合自由行的旅客。
Thumbnail
來到遠離塵囂的歐洲小鎮小住幾天,另一種旅遊的享受,所有風景都是你的,日出、日落,看到美麗風景,不必全部吞下,每天換個心情,用不同角度細細品嘗。
Thumbnail
來到遠離塵囂的歐洲小鎮小住幾天,另一種旅遊的享受,所有風景都是你的,日出、日落,看到美麗風景,不必全部吞下,每天換個心情,用不同角度細細品嘗。
Thumbnail
據說,路易絲湖的湖水是由七彩的孔雀尾羽蒸餾而成,是國家公園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陽光會將翡翠色的湖面照應得閃閃發光,再投應到每個人的眼裡、記憶裡。我想見識那片傳說中散發著七彩光澤的碧綠湖面。我不斷想著,當我與那片以公主為名的湖面時,會是怎樣的光景?是否有孔雀羽毛會騷動我的心?
Thumbnail
據說,路易絲湖的湖水是由七彩的孔雀尾羽蒸餾而成,是國家公園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陽光會將翡翠色的湖面照應得閃閃發光,再投應到每個人的眼裡、記憶裡。我想見識那片傳說中散發著七彩光澤的碧綠湖面。我不斷想著,當我與那片以公主為名的湖面時,會是怎樣的光景?是否有孔雀羽毛會騷動我的心?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文茜世界週報的介紹,驚訝居然飯店有此窗景,決定此生有機會一定要親自朝聖,實地見證「天下第一窗-百萬名窗」。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文茜世界週報的介紹,驚訝居然飯店有此窗景,決定此生有機會一定要親自朝聖,實地見證「天下第一窗-百萬名窗」。
Thumbnail
曾經暑假常到Montreux(蒙特勒)遊、逛、聽其每年一度的爵士音樂會: MJT--Montreux Jazz Festival。 那是我們一家放暑假的起手式...一放假,走出門,離開家,心情就是不一樣。穿搭成音樂節遊客,逛湖畔的攤位: 一段路有手工藝品,異國玩物衣飾,街頭畫肖像,歌手鼓手吉他手表演
Thumbnail
曾經暑假常到Montreux(蒙特勒)遊、逛、聽其每年一度的爵士音樂會: MJT--Montreux Jazz Festival。 那是我們一家放暑假的起手式...一放假,走出門,離開家,心情就是不一樣。穿搭成音樂節遊客,逛湖畔的攤位: 一段路有手工藝品,異國玩物衣飾,街頭畫肖像,歌手鼓手吉他手表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