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躁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https://www.cgjung.net/livrerouge/livre-rouge-jung-page-105.htm   榮格作品: 曼荼羅maṇḍala

https://www.cgjung.net/livrerouge/livre-rouge-jung-page-105.htm 榮格作品: 曼荼羅maṇḍala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陣寒風掃過我的背脊,只好趕緊縮進屋裡。為何最近身邊那麼多人傷風感冒,很可能也是為了貪點陽光,在露天咖啡坐太久的關係吧!


當我們即將走出長冬的陰霾時,會變得愈不耐煩等待。從心理治療方面來看, 這種反應可比擬人們熱切都想走出內在陰霾的心境。陰霾就如影子,與我們無法脫離,一般人下意識裡會忽視它, 隱藏它;甚至還會無法承受它。當天氣不順人意,尤其在換季時節,很容易觸發躁鬱情緒。       

面對這類循環性的情緒困擾,如何解決? 網路上和書架上滿是排遣偏方和專業導引,不過這些都需要身體力行才能達到效果。而靠藥物或用娛樂來轉移焦點雖較簡單不費力但又都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的應急措施。

心理治療專家認為預防與治療應始於「自我覺察」,先好好的專注觀察自己的內心意識,也就是先找出因,才能追查到症源。這種屬於主動式行動派的療法,需要勇氣和毅力面對並整理自己的情緒。若自己無法做到的話,最好尋求專業人士透過對話或引導來消解淤氣。我們這一代的人對於心理治療不像過去,常被視為禁忌,避而不談。Sophrology身心放鬆療法也在坊間非常流行。

然而在現代都會生活型態下,不少人寧願靠工作,娛樂,酒色賭毒,購物,宅在家⋯被動式的躺平閉眼去發洩, 躲閃或麻痺自己情緒。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能暫忘紓解;逃避就是不想面對。面對問題是很辛苦的,能逃就逃!

 

–鋪陳

日內瓦的民間義工團體很多,包括不少紅十字會之類的國際人道救援義工隊在內。我選擇圖書館的初衷其實很自私: 就是單純想接觸英文書;能和一堆書想處,不亦樂乎! 

我的義工任務之一是將圖書館收到的捐贈書清理並標價,做為春秋兩季的二手書拍賣。這些書大半是陳年閣樓老舊髒書, 比如因搬家帶不走的、孩子長大用不到的、回收的以及遺產。拍賣書是圖書館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其餘靠會員會。這個百年老舊式微的英文紙板圖書館 Library in English ( http://thelibrary.ch/),除了圖書館員和行政員兩位領半薪外,其他大小事全靠義工維持。來當義工的大多也是繳費的會員兼圖書館櫃台。 平日我得清書,定價,輪班坐櫃台,開(委員)會;拍賣書期間得搬書, 當服務員, 收銀員兼賣咖啡點心等等。

在日內瓦買英文書,非常貴,尤其是兒童讀物,這點我想和台灣的情況差不多。原本我只想來接觸書,幫點小忙;但漸漸的我被要求多方參與。愈投入,就愈脫不了身, 愈忙。幸好工作性質沒有競爭性,大家和樂想處氣氛很好。據老成員說在上世紀這所American Library(舊稱)的義工和委員會成員都是外居英美人士(婦女)搶著做的職位。但今不如昔,固定的志願工不多,會員數也隨數位時代的來臨減少,圖書館前景黯淡,不過工作人員仍力爭上游,捍衛書本。


在書庫裡發現書, 發掘書。 這些書的類別包羅萬,除了大眾化書籍外,專業參考書、偏僻的雙語字典、娛樂、運動、旅遊、幽默、手工藝、園藝、食譜、樂譜等等出乎想像的多元。看到這些以前從未摸過的書類,大開眼界,如獲至寶而且價位低廉大致介於3-7瑞郎之間。幸運的話,還能買到稀有的珍藏本。

書海的遼闊,學海的無涯⋯自己家裡象牙塔格局的藏書相較寒酸。眼下這麼多好書激起我的購買慾。於是我的書房裡開始堆起不少冷門或絕版的書籍。而幾本罕見的中文古典小說譯本,經過擦拭後,驕傲的挺立在書架上。看此景象我竟自鳴得意起來。

前不久我在療癒書類裡看到了一本榮格學派的心理治療師Robert A. Johnson的著作*: 「內在的金」。薄薄一本, 封面並不起眼,但不知為何翻了幾頁後,我決定買回家細讀。心理學系列類書我已不再多讀,想看的書那麼多,總得理性挑選才行,只能說,這次的例外也許是一種機緣吧!

*Robert A. Johnson, Inner Gold, Understanding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Koa Books, 2017.


這本書把我拉回曾經熱讀心理學的年代,那是在我初來乍到日內瓦,在學習法文的時期。猶記得當時的一位文學課老師特別喜歡透過心理情境與語言運用來解讀文學作品。綜合語義學,心理學和現象學來交替分析小說。這種新的閱讀體驗令我臣服並陶醉其中,感覺自己開始邁向文學更深層的領域;也深深喜歡那種不光為考試或趕進度的讀書方式。來自不同國度的學生集聚一堂,用自有的文化見解讀法國文學,用半調子法語與老師交談對答,從教室聊到咖啡廳,比手畫腳非常有趣。很佩服這位老師的耐性和包容心。


有意識的巧合 

--是停下來思考的時刻

去年三月初我的肩膀因受突來的拉扯受傷,產生漸進式疼痛, 剛開始時我只靠自己按摩和貼藥, 沒想到情況愈來愈嚴重, 只好依醫生指示去做連續兩個月的物理治療,但效果不佳反更嚴重。接著又去做整骨治療和針灸,卻始終沒好轉,最後打類固醇針竟也沒用! 一向好睡的我,夜裏常痛醒,白天變得情緒低落不定。這回真正體會到疼痛和睡眠不足使人失去理智的感受。將心比心,只算是形容詞。肩膀痛這種事,我雖常聽朋友抱怨, 但也只有在自己身歷其境後才能真懂。身體在痛時, 才知道何謂孤獨。痛是無法分擔出去的,沒人能替你痛。這時才知以前學過的書本智慧,根本沒派上用場, 因為只學到皮毛而已。


--矜ㄍㄧㄥ

右肩痛時, 左肩仍繼續用,義工的工作也沒停;我仍照常搬書,賣書。家事繼續做,社交也沒缺席;還以自己不再嬌氣為豪。

嘴巴光會嘮叨卻讓身體一直痛。我為何這麼拚呢? 整骨師曾在治療時跟我說: 「唉,你是不是因不好意思拒絕而把所有事都攬在自己身上。別老委屈自己…疼痛是身體傳給你警訊。我以前也跟你一樣,但我已學會拒絕,不再委曲求全,當老好人?! 自己的身體,得靠自己護衛。」…. ;我們為什麼會不好意思拒絕別人, 尤其是身為女性?!  治療師,想過也受夠;決定不再循她媽媽的方式做人⋯⋯。她希望我也能好好想一想。這位整骨師不但整骨還更專注整人的心。心理的失調反應在身體上, 她摸得出來!


--憋屈

去年底我遇到了一位台灣來的針灸醫師,她神奇的一次針灸就讓我的手臂「終於」能舉起來! 有人說, 反正都痛這麼久, 也差不多該好了。但,我知道她打鬆了我全身的筋脈的緊。 走出她的診所,我如釋重擔,在寒冬裡竟全身有了熱能, 暖流。她說我是個很能忍且很有毅力,能解除困難的人。我想想,也是。但這並不是我原本的人設。我的個性轉換的分水嶺是在出國的前與後。人在異國,沒有靠山,我一下轉成大人硬挺下去。


「我是誰?」

不久前與妮爾達, 一位鄰居太太喝咖啡。在長達三個多鐘頭的面對面交談中, 我說了不少關於快被自己遺忘掉的童年往事,她也說了不少自己非常不尋常的童年經歷。

我好像從沒花這麼多時間和精力, 細細描述自己的家庭和成長的背景。第一次遇見一個這麼投入聽我說往事的人。

在一般社交場合中與人交往初次見面時,總是隨意粗淺聊聊。之前我和妮爾達在鄰居友誼聚餐會上見過幾次面。我注意到她(極少見的)很喜歡探究別人的私事,但每次話匣子剛打開就會被其他人的插話打住。後來得知她過去專修心理學, 可能也因此比較好奇愛問。我們因為從沒坐一起過,上次聚餐後她就邀我喝咖啡, 說這樣才能好好聊天。我爽快答應。只是沒想到她一直在問我的「身世」!  我心裡直嘀咕,有必要嗎? 我們除社交飯局外, 並沒有其他交集。

不過她談話的態度很真誠,不像獵奇也不像愛聽八卦,她單純的想了解一個人。反正我的生活圈很無聊單純,沒什麼好料可供。但既然她有興趣又有步驟地問,我就慢慢道來。說著說著她好像打開我的潘朵拉盒子,把我擱放在心底的過往一個個掏出來。發覺已很久沒回顧自己的陳年往事。


「我」是哪個我?

或許以上這些事的結合促使我拿起Johnson的這本書。它也帶我回到自己曾在尋找人生方向時。那時的我....

結了婚,來到陌生的國度--瑞士重啟人生。在大學即將讀完法語學科,正猶豫是否再找其他科系讀或結束學生生涯。我的前途茫茫,沒專業知識也沒事業心。盤點自己以往所學, 盡是一些無實用價值的科目,根本沒有辦法幫我找到工作。 

有一天,我在紐約讀書時的室友來日內瓦看我,見我如無業遊民的狀況,帶著失望的口吻,說:「你怎麼活的像個退休婦女! 」 那時她剛拿到MBA就受聘到加州開始在職場打拼,幹勁十足,而我卻為了婚姻放棄一切來這小鎮遊學泡咖啡廳。其實家人朋友的「留學留到廚房裡」,「甘願做隻金絲雀」這類微詞我也不是沒聽過。咦!好像沒人跟我說過: 「女子無才便是德!」

我原本就沒有給自己人生做規劃。從小跟著社會標準模式長大⋯雖不太用功但也經歷過分班, 聯考,上大學, 拿文憑的步驟。走完人生的教育期後,你就是成人,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路。如今命運在我手上,而我卻不知如何掌握。 當時我常跟丈夫抱怨身邊沒有精神導師mentor! 他完全不懂需要導師這種概念。

在這段有權自主卻徬徨的時候,心理學成為我的心靈伴侶。那時候覺得自我解析和療癒的書特別受用。榮格,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的名句: 「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充滿了社會期待和外界的目光。第二次則是活給自己,追求內心的自由與真實。」 那麼我的第二個人生是創造新生命還是找回自己原我?

我結識的一位法國文學老師兼朋友,曾建議我: 生個孩子吧,這樣可以給妳一個人生的方向。我當時不但不解也不能接受。 爲何身為女子,又是好學生,最後人家還是以「建立完整家庭」爲人生大業⋯諷刺的是,我最後還真的走進家庭!

從懷孕到育兒時期是我研讀心理學的高峰期,所有關於身為人,女人,母親角色;親子互動和教育心理學,也就是與切身關聯的主題我都感興趣也急切需要了解。書本成為我的生活導師: 一個人隻身在國外,沒有家人長輩在旁指引,只好靠書本! 我想網路世代的人可能無法了解我當時的心情吧 !

慢慢的,經驗把我訓練成生活達人。慢慢的,我轉彎進入較廣泛的哲學領域,淡忘了心理學,腳踏實地的隨著家庭生活步調前行。


暮然回首⋯⋯

我已慣於篩選心理學類的書,平常不會刻意看書裡內容,但這一本「內在的黃金」卻浮上檯面吸住我的注意力?!難道冥冥之中我也在尋找它? 會不會又該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了呢?


開發內心的金礦

當我們循著常規走在傳統或個人規劃的人生路上時,不管是隨著機械式規律過生活或窮於奔命,都很少有餘力去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情緒。能休息時,最常做的事就是: 放空,消遣,蠻吃蠻看劇,玩線上娛樂。

現今的資訊學術只需動動手指,得來容易, 忘得快,懂或不懂也無關緊要。人們是否已漸漸不在意自己是否須努力學習也不在意是否孤單?有 AI 隨侍在側, 替我們回答, 安排, 解決問題和進行深度智慧聊天。如今我們更需要手機而非人類的陪伴。真要靜下來冥想省思或與自己對話,恐怕只有在身體不適或心情不好或失落徬徨受到挫折的時候吧!


蘇格拉底的金句 "Know thyself" 「認識你自己」影響之深遠,到今日仍適於心理分析的自我療癒領域。在問與答中,求取真相。唯有了解自己的內在深層意識與潛意識,我們才能解讀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思的原意。

根據Johnson,每個人內在都有如黃金的本質,但是人們並不知道或完全忽略其存在性。透過心理投射(Psychological Projection),也就是藉由某個讓你眼睛 一亮的人展現的特質,你才能看見自己內心的黃金—那塊一直隱藏在你身上未發光發亮的礦石。而你能看到某人的特質其實是因為你自己本身已擁有此特質。藉由投射作用,你才能從那人身上看見自己。金就是每個人內在最真最純最寶貴的心靈,真正的自我。

這本書提供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價值觀概念: 如何發掘人們生來具有的黃金本質。追求快樂需要的是內煉成的黃金還是鍍外表的金? 你希望追求的是內心的圓滿還是用出身, 學歷,外貌,財富等等層層鍍在外表的金?

如何將這塊礦石煉成真金? 首先就是要研究自己。看到自身原有的光與影,塑造一個裡外協調的自己。讓自己好的潛能發展,也正視自己的陰影,讓兩者和諧共存, 共創忠實的自我。

Johnson的書簡短有說服力,但想真正了解其理念的根源,我們必須先追溯到他思想學派的根源: 榮格分析心理學理念。


為了排遣等待春的不耐,這些日子花掉不少時間往內心探索迴旋。琢磨著如何在大環境下維持persona 和原始型 archetype,並找到自己的「 inner gold」,朝向「個體化」Individuation 塑造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欲知榮格如何煉出「黃金之花」,且聽下回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4/01
人類文明的結晶需要懂文化的人來整理保存,沒想到堂堂日內瓦的圖書館竟是靠如意及其他也熱心文化工作的在地義工來撐起半邊天的,看來「如意們」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我不確定文中「突來的拉扯」是否是就是因為搬太多書、搬書姿勢不正確等導致的,但受傷後仍繼續當義工,可見如意不是輕言放棄的人。 看文章提到「身體在痛時,才知道何謂孤獨」也想起我一位藝術家朋友,因勤於練琴長年飽受肩頸痠痛之苦,醫生叫他少練點琴他也不聽勸。他跟我說「往往是夜裏才痛醒,練琴時反而讓人忘記疼痛!」哎呀,造成疼痛的原因反而幫助他忘記疼痛,於是他選擇白天繼續練琴,然受夜裡享受疼痛換來的孤獨。就祝福愛硬挺的如意不再為肩膀疼痛所苦嘍。或者找到興趣、責任、與疼痛孤獨的平衡點。❤️ 又,我就是如意文中那個每天窮於奔命、很少有餘力去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人類。但很高興每個月有一個機會,在閱讀如意文章時放慢自己的腳步,小小地思考一些事情。😄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2
陽台觀察者 謝謝你的關懷和鼓勵! 我和你彈琴的朋友類似:搬書時痛,看書時忘痛😅! 我受到「拉扯」,其實是因為幫一位朋友遛她的大狼犬⋯⋯在美麗的鄉間小路上正悠遊的散步時,突然狗兒變得很興奮,急步起跑,我原本放鬆的手臂被牠那無預警的野性奔放先是拉扯一下,接著還必須使勁拉穩住牠,結果就種下這個痛因。而禍首竟是一隻安然佇立在葡萄藤架上的一隻烏鴉🐦‍⬛! 我的肩痛「總會過去」,現在好多了,雖不能像以前一樣俐落轉動,但也能活動自如。 祝你有個熱鬧愉悅的陽台美春!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3/31
謝謝如意的分享,期待看榮格如何鍊出「黃金之花」😊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氣泡水 謝謝!我正在努力研究他的鍊金功夫😉,希望能讀懂並抓住要點來格友們分享。
bookarchery-avatar-img
2025/03/31
開發內心的金礦,這句話好棒。看完如意這篇文很期待下回分解。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bookarchery 謝謝。我正在努力研讀中😅
青青很喜歡西藏曼荼羅,其中出現的神祇、守護者、中心佛像,跟榮格曼荼羅潛意識中的自性、陰影、原型等心理力量似乎有某種關聯性,不過青青沒有研究,不知道其中關聯性。❤️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9
夏青青說文解字 我也很喜歡西藏曼荼羅! 這個既古老又橫跨各文明的圖騰在榮格的解析下更貼近普世人類在心理層面的共通性。非常有趣且論述。
宇牛-avatar-img
2025/03/31
那你肩膀都好了嗎?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1
宇牛 幾乎好了⋯但不可能痊癒。能不痛,就很感恩了。 謝謝!
avatar-img
如意的沙龍
72會員
59內容數
Léman /蕾夢,通稱為Lake Leman; Lake Geneva/萊芒湖;日內瓦湖, 是瑞士最大湖,也是我生活的場景。久居此地,隨筆記下了不少本地人生活寫照和歷史人文軼事,想藉由此平台與讀者分享切磋。
如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2024/08/01
少掉日常的活,生活起居只顧自己,丈夫自理, 一下就輕鬆許多。空巢父母閒閒無事,坐在樹蔭下聽鳥鳴,看雲,打嗑睡,舒適過完幾天後,蜜月期的熱度開始消融,天氣不穩定,家裡無人擾,晚餐後坐在靜悄悄的院子裡開始懷念起曾經鬧哄哄的歡樂暑夏餘興。
Thumbnail
2024/08/01
少掉日常的活,生活起居只顧自己,丈夫自理, 一下就輕鬆許多。空巢父母閒閒無事,坐在樹蔭下聽鳥鳴,看雲,打嗑睡,舒適過完幾天後,蜜月期的熱度開始消融,天氣不穩定,家裡無人擾,晚餐後坐在靜悄悄的院子裡開始懷念起曾經鬧哄哄的歡樂暑夏餘興。
Thumbnail
2024/04/30
四月初大地春回,溫暖的陽光,清鮮的空氣,打通我們閉鎖於長冬的感官知覺。此時正逢復活節假期間,宗教氛圍昇華人們的心靈,巧克力兔和彩色雞蛋糖打開我們的味蕾,假期間對上金光閃閃的精品鐘錶展Watches & Wonders 2024,街道湖邊有鐘錶店特設的展示場,遊客買客銳增,呈現生意興隆的景象,到處
Thumbnail
2024/04/30
四月初大地春回,溫暖的陽光,清鮮的空氣,打通我們閉鎖於長冬的感官知覺。此時正逢復活節假期間,宗教氛圍昇華人們的心靈,巧克力兔和彩色雞蛋糖打開我們的味蕾,假期間對上金光閃閃的精品鐘錶展Watches & Wonders 2024,街道湖邊有鐘錶店特設的展示場,遊客買客銳增,呈現生意興隆的景象,到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Thumbnail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昨夜微微雨,濕了小盆栽的葉尖, 春日總這樣冷不防的來點驚喜
Thumbnail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昨夜微微雨,濕了小盆栽的葉尖, 春日總這樣冷不防的來點驚喜
Thumbnail
0320 春分 終於趕上時節了。 今天溫度驟降,天氣陰鬱而溼冷。 我的身體帶著很多很多的不舒服,在這日夜等長的日子裡,開始書寫。
Thumbnail
0320 春分 終於趕上時節了。 今天溫度驟降,天氣陰鬱而溼冷。 我的身體帶著很多很多的不舒服,在這日夜等長的日子裡,開始書寫。
Thumbnail
初春三月枝末涼 芳寒難訴說吉祥 清明過爾方驚覺 原是霜白假春光 《光之圖文隨想誌》
Thumbnail
初春三月枝末涼 芳寒難訴說吉祥 清明過爾方驚覺 原是霜白假春光 《光之圖文隨想誌》
Thumbnail
乍暖還寒的春天, 你的心情是否也有點起伏不定? 選一個顏色形容此時此刻的心情, 你會選什麼顏色呢?
Thumbnail
乍暖還寒的春天, 你的心情是否也有點起伏不定? 選一個顏色形容此時此刻的心情, 你會選什麼顏色呢?
Thumbnail
人是回來了,心卻飛走了。風景走過了,回憶卻留了下來。
Thumbnail
人是回來了,心卻飛走了。風景走過了,回憶卻留了下來。
Thumbnail
春季到來前冷冽的風吹襲過來 是必經的時間與過程 無意成為風的焦點卻在手指的溫度下降間 意識到了多麼引冷冽之入勝 冬難道還沒離去 腳蹤依然緩緩踏著如厚實雪地的印記 將那居無定所的心 一年必定經歷幾度那惶恐不安 忍耐與等待溫暖的到來 燈節就在此給予了支持 假如元宵是年歲的增長 是冷
Thumbnail
春季到來前冷冽的風吹襲過來 是必經的時間與過程 無意成為風的焦點卻在手指的溫度下降間 意識到了多麼引冷冽之入勝 冬難道還沒離去 腳蹤依然緩緩踏著如厚實雪地的印記 將那居無定所的心 一年必定經歷幾度那惶恐不安 忍耐與等待溫暖的到來 燈節就在此給予了支持 假如元宵是年歲的增長 是冷
Thumbnail
山有木兮,心悅君兮。這裡四季皆春。 妳不盼望嗎? 午後的天氣說變就變,氣象預報APP有「中午過後將有雷陣雨,出門請記得攜帶雨具」的訊息提醒,文慧事先已經知道今天天氣遽變,但抬頭看著天空烏雲群聚,瞬間潑上層層黑墨,雨滴嘩啦嘩啦由遠而近變成轟隆轟隆刺耳白噪音,心裡仍免不了一陣嘀咕。
Thumbnail
山有木兮,心悅君兮。這裡四季皆春。 妳不盼望嗎? 午後的天氣說變就變,氣象預報APP有「中午過後將有雷陣雨,出門請記得攜帶雨具」的訊息提醒,文慧事先已經知道今天天氣遽變,但抬頭看著天空烏雲群聚,瞬間潑上層層黑墨,雨滴嘩啦嘩啦由遠而近變成轟隆轟隆刺耳白噪音,心裡仍免不了一陣嘀咕。
Thumbnail
*擔心春天早來了! 為有冬寒梅吐苞 霧迷高台待晴朝 無端巫山行雲雨 辜負花期怕春宵
Thumbnail
*擔心春天早來了! 為有冬寒梅吐苞 霧迷高台待晴朝 無端巫山行雲雨 辜負花期怕春宵
Thumbnail
來到這平台不經不覺已經有六個月了,還記得第一篇文章是寫春天,那時候才三月尾,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甚至有冰雨。大家還記得下面的照片嗎? 現在呢? 今天是中秋佳節,再過多一個星期,就是加拿大的感恩節,所以這也算是華人的感恩節吧?而且都是慶祝耕種豐收的節日,一家人團圓吃飯,不管月餅還是南瓜餡餅,都是又圓
Thumbnail
來到這平台不經不覺已經有六個月了,還記得第一篇文章是寫春天,那時候才三月尾,積雪還未完全融化,甚至有冰雨。大家還記得下面的照片嗎? 現在呢? 今天是中秋佳節,再過多一個星期,就是加拿大的感恩節,所以這也算是華人的感恩節吧?而且都是慶祝耕種豐收的節日,一家人團圓吃飯,不管月餅還是南瓜餡餅,都是又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