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理解人類行為的基礎:誘因敏感化理論

取自unplash圖庫
取自unplash圖庫
這個理論太重要了,而且在我寫作這篇文章時,我用google在繁體中文網站上並沒有看到有文章好好介紹「誘因敏感化理論」。當然,跟成癮、戒毒有關的專業人員、研究者,一定知道這是什麼。但,這麼重要的理論,在中文網路世界如果沒有常被提到,對台灣科普、心普的推廣,是很可惜的事情。
誘因敏感化理論(incentive sensitization theory)是用在解釋為什麼人類會在「成癮」後因為渴求(craving)出現一些看似失去理智、與現實利益不符的行為,很難克制。也可用來解釋為什麼成癮者在戒除藥物、毒品、酒精很長一段時間後,只要一接觸到成癮物質,很快就又克制不住。如果這理論比其他理論接近事實,那由誘因敏感化理論推衍出來的治療方法,成功率就會比較高。
如果「誘因敏感化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物質成癮,同樣的,這理論也就可能可以用來解釋其他成癮行為,如對賭博、愛情、電腦遊戲與社交網站的成癮。
一九九三年,誘因敏感化理論剛發表時,市面上已經有許多解釋成癮的論述,諸如正增強理論、負增強理論、享樂理論、學習理論。Berridge與Robinson醫師認為,這些理論都無法完整解釋人類的成癮行為,所以提出這新的、更為完整的論述。
用一句話說明「誘因敏感化理論」就是:「喜歡」(like)跟「想要」(want)是不一樣的,「喜歡」的腦神經機制與「想要」是不同的。「喜歡」牽涉到的神經線路較小,「想要」的神經線路就更大、更完整許多。「誘因敏感化理論」有個專有名詞incentive salience,翻成中文是拗口的「誘因顯著性」,直白地說就是「強烈的想要」。「誘因敏感化理論」就是在說明這「強烈的想要」是怎麼衍生出來的。有四個步驟。
步驟一:感受性強的人如果反覆暴露在成癮物質前,會造成「過度敏感化」(hypersensitization)。這會讓使用此藥物(會從事此行為)的人可以感受到更強烈的愉悅。
步驟二:過度敏感化之後會造成大腦的變化(brain change),在刺激物與獎賞系統(reward)間建立強烈的連結,強化「誘因顯著性」(強烈想要)。這時,這個人會對這藥物出現強烈的渴求,遠超過「喜歡」的程度。
步驟三:加強版的「誘因顯著性」讓成癮行為反覆出現。
步驟四:最後出現有意識地呼喚這個藥物。
「誘因敏感化」與「誘因顯著性」從字面上很難理解這是什麼,相關的文獻我一找就是二、三十篇,要仔細看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簡言之,這些理論要告訴我們的是:成癮行為會造成大腦神經系統長時間(long lasting)的變化,而「喜歡」跟「想要」的神經機制是完全不同的。「喜歡」牽涉到各種感覺、知覺,「想要」則跟「動機」(motivation)有關。
既然牽涉到大腦神經系統的長期變化,成癮與否,有一部分也就跟先天的「體質」有關。有些人的大腦容易被改變、容易成癮,有些人則否。對不同物質、行為的成癮性,可能也會有各自不同的遺傳體質。只是這中間變數太多,後天的教養、壓力、創傷、人生際遇,也都會影響是否容易成癮。
換個流行的議題則是,對社交網站、手機成癮的人,你的大腦可能已經被手機與網路改變了。所以也難怪最近有許多專家在呼籲,不要讓青少年接觸臉書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