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下〉│跟專業心理師學習好好吵架
方格精選

閱讀《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下〉│跟專業心理師學習好好吵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若是要長久地一起走,有一種領悟會有助雙方的關係發展,那就是:證明自己對,或是對方錯,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對彼此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也就是說,好奇心,比好勝心來得重要。——《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raw-image

延續〈閱讀《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上〉│你有安靜聽你內心的聲音嗎?〉,這一篇要繼續談書裡另一個我很有感覺的婚姻諮商的個案,這則案例讓我聯想到去〈2019〉年討論度很高的一部電影《婚姻故事》,《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裡的小莉與浩威夫妻,在大學時代認識、交往,兩人後來計劃出國念書,希望能在國外互相有個照應,便在出國前結婚,婚後開始經歷婚姻裡的磨合,磨合不下去打算要離婚時,小莉卻發現她懷孕了,因而來尋求諮商。

婚姻大師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有一個很知名的婚姻四騎士〈4 horsemen〉理論,描述在伴侶或婚姻關係中,有四大因素會對關係造成極大的破壞和威脅,四位騎士各自代表了征服、戰爭、飢荒跟死亡。

  1. 批評,針對個人評論,並非針對事件,比方說,你這個人就是這麼自私。
  2. 鄙視,鄙視比批評更傷人,帶有輕視對方的態度
  3. 防衛,如果一個人常被批評或鄙視,可能會發展出這一型的心理防衛模式。
  4. 拒絕回應,原意是在關係中築起一道高牆,對伴侶不理不睬,不處理對方釋放的任何訊息,這時,對方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都會像碰到一樣,完全得不到回應,只得到沉默、冷漠或避重就輕的轉移話題。

你跟伴侶的關係,有這四位騎士嗎?希望沒有,如果有,那一定要警惕小心,若你仍然在乎這位伴侶、這段關係,就要想辦法採取行動改善。

小莉與浩威的關係裡,Dr.Chen說,她已經看到前三位騎士——批評、鄙視與防衛出現了。陳永儀老師說,她做婚姻或伴侶諮商中看到一個現象:會讓人情緒爆發,吵到不可開交的事,常常是事後都記不得,生活中的芝麻綠豆大的事。真正需要嚴肅考慮的議題,例如,要不要有小孩,什麼時候生孩子,或該不該移民、搬家,等等,比較不會有那麼短的導火線,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爆炸性的後果。反而是芝麻綠豆大的事,會讓人吵得不可收拾,有時甚至大打出手。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陳永儀老師說,她有一位同樣身為心理學家的同事曾經跟她說:「直到結了婚,我才知道原來我也會有氣到想殺人的時候!」陳永儀老師解釋,「這些讓人氣炸的芝麻綠豆大的事,其重要性是事後背後的動機,和雙方的堅持與習慣。這些堅持跟習慣,與能夠妥協的空間,會決定夫妻間的相容性。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處得來嗎?」

在親密關係中,好奇心,比好勝心更重要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若是要長久地一起走,有一種領悟會有助雙方的關係發展,那就是:證明自己對,或是對方錯,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對彼此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也就是說,好奇心,比好勝心來得重要。為什麼你會那樣想?你的感覺是什麼,可不可以多跟我描述一下?這些在生活當中一定會遇到的不同意見、想法、感受,或許有時候會有對錯之分,但就算證明了自己是對的,也很難贏得對方的認同,對彼此的關係更是毫無幫助。」

人跟人共同生活,摩擦或不愉快都是正常的,伴侶不大可能不吵架,陳永儀老師認為,學習如何吵架,如何處理彼此間的不愉快,才是實際的目標。在小莉與浩威的案例裡,老師給了他們很實用的幾個處方,其中之一是,建立雙方吵架的規則,因為他們夫妻只要一吵架,浩威就會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但這讓小莉有被遺棄的感覺,讓她更生氣,更想把浩威抓出來講;其實浩威的本意是想靜一下,透過Dr.Chen的引導,小莉與浩威建立了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吵架規則,以後如果吵架時,浩威想暫時離開一下時,就跟小莉說好要獨處多久。

在「感情銀行」裡存正向經驗資產

除了吵架規則以外,Dr.Chen也給了這對夫妻「感情銀行」的概念,我想這個概念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在關係的無形帳戶裡存資產,這些資產就是有助於雙方關係往正向走的行動。陳永儀老師說,關係的維持是需要刻意經營的,但平時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事,不知不覺就會佔滿所有的時間。對於重要的事,要有計畫、有紀律的把時間框出來,給予優先權;花時間、注意力在所愛、所在意的人身上,是維持與增進關係的要素。關鍵不在頻率,而在經常性;不需要每天都要做甚麼,只要在雙方有共識的時間點(每周、每兩周或每個月),一起做一些兩個人都喜歡的活動,就像剛開始時的約會一樣。

小莉與浩威的案例裡,陳永儀老師提供的很多建議,我覺得很可以寫下來貼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提醒自己與伴侶;另外的四個案例也有不少金句,讓我想要謄寫下來,放在案頭,比方說:

  • 在親密關係中,好奇心比好勝心更重要。
  • 吵架需要規則,盡量就事論事,避免人身攻擊,要盡量、努力地聽對方在說什麼。
  • 遇到需要做關鍵決定的時候,如果有與理性不相符的直覺,值得我們慢下腳步,多加思索。
  • 在已經有摩擦的時候,去挑戰、質疑對方的想法與感受,只會讓互動惡化。放下自己,了解、接受對方所表達的,不代表同意他們的想法,只代表我們有聽到他們的心聲。之後,溝通的管道才有可能被開啟,才可能順暢。
  • 請聽我講,不要幫我想,即使「我是為你好」,還是需要溝通
  • 我們每個人都可向鍛鍊身體、鍛鍊肌肉般,來增加自我的彈性與可變性。

《被討厭的勇氣》近幾年很暢銷,作者阿德勒說,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裡提到五種關係角色,都可能是過去、現在、未來的我們,以我來說,裡面的伴侶關係、親子關係以及江如芸案例裡的與自己的關係,都是我曾經與正在經歷的,本書帶給我很多新的觀點跟思考,如果你也有人際關係的苦惱,相信一定也能給你幫助。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youtube聽喔



延伸閱讀: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0會員
220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命中注定,曾經是瓊瑤的忠實讀者,也命中注定,讓她對愛情的態度,成為我在面對親密關係裡的一部分面向,中年之際回看,老實說,我不認為這全然是好的事情,不過說到底,我們會被什麼吸引,關鍵還是在我們內在的本質,我們還是得深深地往裡面看,才能去蕪存菁,讓自己升級。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黑水》改編自媽媽嘴事件,無論你對這個事件,有沒有興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這本小說還很特別的,在每一章的結束,附上真實案件裡的證詞、法官或律師的評論、媒體報導,或傳媒學者的看法,在虛的小說內容,與實的案件之間,讓我們在表象的案件下,做更多的思辨。
命中注定,曾經是瓊瑤的忠實讀者,也命中注定,讓她對愛情的態度,成為我在面對親密關係裡的一部分面向,中年之際回看,老實說,我不認為這全然是好的事情,不過說到底,我們會被什麼吸引,關鍵還是在我們內在的本質,我們還是得深深地往裡面看,才能去蕪存菁,讓自己升級。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黑水》改編自媽媽嘴事件,無論你對這個事件,有沒有興趣,這都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說,這本小說還很特別的,在每一章的結束,附上真實案件裡的證詞、法官或律師的評論、媒體報導,或傳媒學者的看法,在虛的小說內容,與實的案件之間,讓我們在表象的案件下,做更多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