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徵文裡的一句話說:「書的存在,為了製造知識的狂亂,為了讓讀者患上資訊焦慮症。」而書不過是「知識」或「資訊」的載體,確切來說,製造知識狂亂、讓人焦慮的,正是知識(或資訊)本身。
有鑑於網路科技的發達,資訊傳遞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紙媒體,更在網路世界中無所限制地廣泛流通。好處是資訊更容易普及,不再受限於地理條件;壞處是我們必須付出這份便利之中所潛藏的代價──資訊的真偽難辨。
知識傳播的危險
人性本惡:窺隱
不同於傳統紙媒體,透過作者書寫、出版社編輯、印刷,乃至書籍市場,知識的傳遞有其限制,同時也承受了層層考驗,就如演化論一般:「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但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裡,任何受惠於網路的人類都能暢所欲言,甚至高度隱密的匿名性質,讓許多人為了博取瀏覽量而大放厥詞,把資訊的真偽棄於一旁,以獵奇、窺隱、腥羶的內容來吸引更多人的點擊。
所謂「窺隱」是指窺探隱私。「窺隱」是人類本性,無論人類自己是否有意識地察覺自己對於「窺隱」的欲望,在文章標題寫斗大的「驚爆」、「幽會」、「婚外情」或相類似的男女情慾字眼,幾乎都比其他文章有更好的瀏覽表現──我們還是會管不住自己的手指頭,想要點進去看看究竟是什麼八卦。這就是人類的犯賤之處,愛看又愛罵,邊罵又邊看。
媒體人深諳此道,於是週刊、報紙、網媒,常常充斥腥羶報導,甚至以跟拍、竊錄所取得照片作為封面,滿足人類窺隱的欲望,這無疑是危險的。當以傳遞新知、監督政府為責任的媒體不再以這兩者為目標,轉而以窺探公眾人物隱私的方式,迷惑閱讀者之視聽時,閱讀者的視野必遭蒙蔽,從媒體所提供的片面資訊去認識世界,網路的高度自由性反而限縮了閱讀者的資訊汲取來源,從而喪失「公眾人物的私人感情,與公共利益無關」的覺察。
網路資訊時效極短,人們不再重視真相
又由於網路資訊的快速及可取代性,一篇文章、一篇報導的曝光時間大約只有數個小時,同樣基於取得瀏覽量的意圖,對於熱門趨勢議題常常為了第一時間撰文,而忽略或拋棄事實查證的必要,先寫先贏,如果有錯誤之處,事後查證後再做另一篇平衡報導,或乾脆不寫,閱讀者看過就忘了。
事實上,所謂「平衡報導」的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的高,一來閱讀者看過最初的報導,不一定會再看到後續的平衡報導;二來即使看到了後續平衡報導,也未必會顛覆最初那篇報導給予他的認知。不少人對於平衡報導的評價是「硬拗」,不是嗎?
為達成特定目的的「假資訊」 更危險的莫過於基於某種特定目的的「偽造資訊」。會花費心思去偽造資訊並公開散布,一定有其必須達成的目標,比如操弄人心、影響政治。在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於109年12月31日所發布的第753號事實查核報告,對於在LINE通訊軟體上所流傳之「
最震撼一幕!德國崩潰!鐵娘子默克爾告別演講近乎失控,她竟這樣評價中國和美國!看完淚流滿面!」影片,正是有心人士東拼西湊,把2018年與2020年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演說剪接在一起,再加上虛構的文字及內容農場式的煽動標題,形塑梅克爾的負面形象。
這支影片的來源不明(也很難查明),但很顯然有特定的政治考量。無論如何,總歸不是出於善意。如果閱聽者對於滿天飛舞的影音或文字資訊沒有足夠的識讀能力,就很容易被類似資訊牽著鼻子走,不經思辨而人云亦云。這種危險,就是人類活在充滿虛假與謊言的世界裡,而這些謊言又無從辨別、難以判斷。到最後,人類所存在的世界裡,究竟還有幾分真實?而我們所相信的真實,何嘗沒有「別人所特意製造出來的謊言」的可能?
「書」身為知識的載體,也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發揮知識傳遞的功效,也有散布謊言的危機。但是世界的運作不可能因噎廢食,知識內容的產出、書籍的出版只會越來越蓬勃興盛,或許知識的狂亂早在世界上第一本書籍出版時就已經是註定的命運,但人類對於真理的探究與追尋欲望更加強大,在無數時光推移、四季遞嬗之中,我們仍有幸沐浴於真理。人類唯一遺傳的良性疾病,或許是內心對於知識的渴望越發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