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閱讀」的個人詮釋、理解及閱讀經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時人多以「碎片化閱讀」抨擊在智慧時代裡,透過小小的手機螢幕就能進行的簡短文字閱讀模式,這些簡短文字的共通點是毫無脈絡,無前言亦無後語,多半出現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媒體,Twitter(現改稱為X)尤甚。​

我不相信一則僅有不到百字的貼文能有什麼含量。但或許也不需要把它想得複雜,它確實沒有任何含量,而它存在的目的僅僅是貼文者自言自語或牢騷。

這些多如星辰大海的短文字,與其說它們是「碎片」,我寧願稱它們為「碎屑」。

慢慢撿湊,碎片終究能還原原始景象的。但碎屑如沙,一個步伐揚起的風,就足以讓它消散於天地了。

而這些「碎屑」,竟一直、一直、一直佔據了所有人的眼界。滑開手機就像走入沙漠,十里黃沙,漫無目的。

如果人生在世的追求是知識、是道理、是意義,那我們所需要的恰恰是一份地圖──一幅指引前路的地圖。把它具現化地說,就是書;更廣泛地說,是閱讀。

然而把「閱讀」這件事賦予太崇高的理想,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沒什麼意義。現代人的日常工作泰半都被工作填滿,在工作之餘還有其他細瑣的小事。說起來,除非是生活相當富足,全身上下謄餘最多的就是時間的這類人,否則一般人的日常,要好好拿起一本書閱讀的客觀條件不算太優越。

愛書如我,讀書儼然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就我的工作型態以觀,我所能閱讀的客觀條件顯然不比一般人好到哪裡去,甚至更差。每日固定時長12小時,這還不算通勤時間。再者,下班後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彌足珍貴,閱讀這種事的順位又要往後挪了。

因此我的空暇時間幾乎是落在孩子睡著了之後。

對我來說,書本確實是一幅指引地圖,但我所尋求的並不是什麼人生道理或意義,只是單純的領域探索。

純文學、通俗文學、大眾心理、社會科學……取得這些領域知識對我的工作專業沒有任何直接的幫助,但這正是在書裡探索的樂趣,任何有趣的事情一旦與工作掛了勾,久了就會煩燥。

在我有限的閱讀時間裡,我所採取的對策是「碎片化閱讀」。誠如我前文所言,書本若比喻為一幅地圖,則書中的每一章節都可以視為一張碎片。也就是說,我的閱讀習慣是至少閱讀一個單元(一節或一章)。畢竟書之所以為書,便是作者在為了討論某個議題核心,透過章節的舖敘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脈絡。所以哪怕只是單讀一章,也至少是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那些社群媒體裡的網路碎屑,是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這幾年我發現閱讀的人口似乎有所漲幅。這我當然沒有實據,但從前往實體書店購書時所看見的人潮,以及傳播媒體開始從事「說書」這些種種,都讓我明顯感受得到閱讀風氣上升的氛圍,是好事。​

但另一方面,我卻又覺得現代人的閱讀風氣稍嫌「功利」了。意思是,現代人從事閱讀似乎都存有目的,而並非單純喜歡閱讀。舉例來說,說書節目最常出現的書類諸如:《原子習慣》、《刻意練習》、《知識複利》等有關於成長的書籍,接著就是將投資、財富、變現等詞彙加入書名的商業書籍次之。

我承認曾經試著去讀那些書。當我做足了心理準備閱讀《原子習慣》,眼皮卻隨著頁碼的增加而垂降。最後似乎連第一章都沒讀完,就毅然決然地把它捐給圖書館,沒有一絲留念,這類書從此註定與我無緣。

現代人的閱讀量已經少得可憐了,能有這麼一群人基於個人成長的正向目的,而去閱讀並推廣特定書籍,甚至可以體現在真實生活,培養未曾擁有的習慣,這真是令人由衷感佩──畢竟我肯定做不到,連書讀完都有問題了。​

我閱讀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自己快樂。比如我滿喜歡讀朱宥勳的《作家生存攻略》及《文壇生態導覽》兩本書,談到了有關文學作家與出版業的秘辛,刷新了我對於出版業的理解。懂這個對我的工作會有幫助嗎?我想沒有,但閱讀的快樂就是這樣:不帶有目的去讀一本書,但書本內容擴充了自己的知識海,這算意外之喜;跟一開始就帶著「要學習某件事」的前提去讀一本書,那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我之所以採取「碎片化」的閱讀策略,除了閱讀時間有限之外,也是為了達成「快樂」的目的。比如我讀《被誤解的犯罪學》一個章節,內容硬、讀累了,就改讀輕鬆點的詩集或散文,讓精力放鬆。​

也許有人會問:你這樣讀書,不會無法掌握書本的知識嗎?拜託,不要拿那套「功利」的閱讀框架來約束我。工作很難、生活很難,在閒暇時間裏就別為難自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律羲和的沙龍
127會員
54內容數
這個專題裡收錄了筆者自己的職場經驗,以及整體的職場觀察。希望透過這些文章,讓對警察不熟悉的你,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讓對警察很熟悉的你,能發自內心地微笑一下。
律羲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1
英國思想史學家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所說,評價性的詞彙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意識。因此,單純在詞彙上加以變化,並不代表該社會隨之有所改變。
Thumbnail
2023/08/21
英國思想史學家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所說,評價性的詞彙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意識。因此,單純在詞彙上加以變化,並不代表該社會隨之有所改變。
Thumbnail
2021/08/31
仙人掌固然玲瓏可愛,但它是辦公室的常見植物,我骨子裡就是有股莫名其妙的特立獨行,總喜歡些特別之物,比如我原先看上的是白馬城:一柱擎天、幾片葉面平均分散於莖壁並向外延展,堅挺的硬刺是士兵的槍戟,彷彿從城中一致對外,抵禦任何敵襲。​
Thumbnail
2021/08/31
仙人掌固然玲瓏可愛,但它是辦公室的常見植物,我骨子裡就是有股莫名其妙的特立獨行,總喜歡些特別之物,比如我原先看上的是白馬城:一柱擎天、幾片葉面平均分散於莖壁並向外延展,堅挺的硬刺是士兵的槍戟,彷彿從城中一致對外,抵禦任何敵襲。​
Thumbnail
2021/07/13
犯罪剖繪的技術真的這麼神奇嗎?只要掌握了犯罪剖繪的知識與技術,就能夠像朴海英或夏洛克·福爾摩斯一樣,分析所有蛛絲馬跡,揪出看似毫無留下破綻、實際上卻翻不出手掌心的罪犯的神探?
Thumbnail
2021/07/13
犯罪剖繪的技術真的這麼神奇嗎?只要掌握了犯罪剖繪的知識與技術,就能夠像朴海英或夏洛克·福爾摩斯一樣,分析所有蛛絲馬跡,揪出看似毫無留下破綻、實際上卻翻不出手掌心的罪犯的神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Thumbnail
讀一本書和讀懂一本書差別在哪呢? 我們是不是曾經讀完一本書,但卻無法順利地說出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 知識快速遷移的時代,有那麼多的網路平台可以查資料,我們又為什麼要讀一本書呢? 這些答案都在《讀懂一本書》裡。
Thumbnail
其實,人們追求知識的渴望,仍是有增無減。為什麼喜歡縮時攝取知識?只是因為碎片化的時代,人的耐心愈來愈少、注意力愈來不容易集中而已。
Thumbnail
其實,人們追求知識的渴望,仍是有增無減。為什麼喜歡縮時攝取知識?只是因為碎片化的時代,人的耐心愈來愈少、注意力愈來不容易集中而已。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大概是國小的時候吧,閱讀課外書純粹是為了逃避課本,上課的時候就把課本立起來,裡面夾著自己的書本,假裝自己很認真的看課本的內容,但老師幾乎都看得出來我們津津有味的眼神,絕不是在看課本,之後的後果可想而知。
Thumbnail
大概是國小的時候吧,閱讀課外書純粹是為了逃避課本,上課的時候就把課本立起來,裡面夾著自己的書本,假裝自己很認真的看課本的內容,但老師幾乎都看得出來我們津津有味的眼神,絕不是在看課本,之後的後果可想而知。
Thumbnail
淺談閱讀的樂趣,以及如何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 有句老話說:「臺北居,大不易。」我的書房並不大,左右兩側各有一面書櫃,地板上還堆著一落又一落的書,最讓我害怕的不是整理房間,而是來得突然又令人措手不及的地震。嗯,就像前兩天半夜發出的地震警報,就讓我心驚不已。 任何參觀過我房間的朋友,看了這副景象,都不難
Thumbnail
淺談閱讀的樂趣,以及如何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 有句老話說:「臺北居,大不易。」我的書房並不大,左右兩側各有一面書櫃,地板上還堆著一落又一落的書,最讓我害怕的不是整理房間,而是來得突然又令人措手不及的地震。嗯,就像前兩天半夜發出的地震警報,就讓我心驚不已。 任何參觀過我房間的朋友,看了這副景象,都不難
Thumbnail
讀書,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要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能夠閱讀的環境、更重要的是, 一顆願意以此為樂的心。 
Thumbnail
讀書,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要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能夠閱讀的環境、更重要的是, 一顆願意以此為樂的心。 
Thumbnail
  對於閱讀所能帶來的好處,你想到了哪些?   我不否認,書籍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獲取知識。有些人生活也許真的很忙,因此必須藉由高效率的使用書籍獲得所需的知識。只是我發現,似乎有些人的重點不再是閱讀,而是獲得了多少。
Thumbnail
  對於閱讀所能帶來的好處,你想到了哪些?   我不否認,書籍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獲取知識。有些人生活也許真的很忙,因此必須藉由高效率的使用書籍獲得所需的知識。只是我發現,似乎有些人的重點不再是閱讀,而是獲得了多少。
Thumbnail
《極簡閱讀》:看書名以為是在談閱讀,其實重點是在談學習的一本書。怎麼樣才是透過書籍正確的學習呢?滑 FB 稱的上閱讀學習嗎?本篇將一一為你揭開這些問題。
Thumbnail
《極簡閱讀》:看書名以為是在談閱讀,其實重點是在談學習的一本書。怎麼樣才是透過書籍正確的學習呢?滑 FB 稱的上閱讀學習嗎?本篇將一一為你揭開這些問題。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Thumbnail
很多人在公開2019讀了多少書,曬了多少封面,或者到了現在,會想告訴大家一月份讀了多少書,啃了多少頁。 不需要羨慕那些一年宣稱看了幾百本,幾千本的閱讀大師,閱讀的量從來都不是重點,他們是站在推廣閱讀很好的導師,但並不是每個人的閱讀目的,都應該像這樣,努力的堆高自己的房間書架上的書本。
Thumbnail
很多人在公開2019讀了多少書,曬了多少封面,或者到了現在,會想告訴大家一月份讀了多少書,啃了多少頁。 不需要羨慕那些一年宣稱看了幾百本,幾千本的閱讀大師,閱讀的量從來都不是重點,他們是站在推廣閱讀很好的導師,但並不是每個人的閱讀目的,都應該像這樣,努力的堆高自己的房間書架上的書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