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梵谷:上週受著牙痛之苦,乃至於浪費了時間

《梵谷檔案》是以荷蘭梵谷博物館所收藏的梵谷書信為基礎寫成的一系列文章,算不上是有系統的介紹梵谷的生平,更像是黑澤明的電影《夢》中的一段。電影中的主角走入梵谷的畫中場景,在蕭邦《雨滴前奏曲》的背景前,行經《隆瓦橋畔的洗衣婦》和《豐收》的麥田,最後走入繪畫的本身,見證了槍響與麥田群鴉的一刻。發表在這裡的《梵谷檔案》則是以文字和圖像為媒介的一場遊歷。
本文是《梵谷檔案》的第六篇文章,您可以在這裡讀到先前的文章。
・・・・・・・・
畫家在一八八八年二月離開巴黎,轉往阿萊城。三月從阿萊城寫信給同為畫家的朋友伯納,訴說「世界的這個角落於我而言就像日本一樣美麗」,興奮之情躍然紙上。那封信附在畫家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囑筆提奧轉交伯納。到了四月中,畫家再度寫信給伯納,透過鉛筆和文字將眼前的春日美景澆灌到平凡的信紙上,施展了另一種令人驚奇的魔力。
梵谷寫給畫家朋友伯納的信
梵谷寫給畫家朋友伯納的信
畫家稱呼朋友為「我親愛的友伴伯納」,並且感謝伯納信中附上的素描,說是「很有趣味」,不過這幅素描現在已經不知去向。梵谷博物館的考證認為,那應該是伯納為了裝潢新畫室所繪畫作的素描。這個揣測很有道理,因為畫家旋即寫道,「有時候我懊惱沒能更常在家裡倚靠想像而作畫——想像力是必須發展的能力,有了想像力才更能夠創造出更崇高慰人的自然風景,更甚於一瞥之間我們所能感受的現實。」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總是需要為心緒尋找恰當的文體|於是綴成一種拼貼雜本|在日常生活裡慢慢累積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