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拉ㄉ前世今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社群之心的召喚

大概五、六年前,我很著迷於公社式的生活方式。共同生活,共生共養。
可能不至於到中共農民公社那種個人財產通通充公的程度,但在這個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下,下班後能輪流到彼此的家中吃飯看電視(那時候還沒有switch)、能在生活上擁有一些超過商業以外的合作方式,社群和集體的概念,於我而言是深具吸引力的。
那陣子,從共同生活的模式—Les公社出發,再到後期的酵母自我照顧社群,以及精神疾病病友支持line群、UE打工仔群組、烹飪討論群組......雖然沒有一個成功延續下去,但現在回頭看起來,其實「女同志社群」的概念一直都是自己生命裏嚷嚷召喚著的。像浪潮,像月色盈虧,隱隱約約,最後卻才發現處處都是痕跡。
時間拉到去年春天,因為既愛吃又愛煮,我試著要成立一間料理工作室,名為牡蠣,取自莎士比亞的”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建立一個料理社群、辦料理課、食物讀書會、工作坊、市場導覽、一人一菜、外燴或冷凍料理包......關於食物的奇思妙想,腦袋裡很多,實踐上卻一直見不到成效。努力經營了半年的IG,粉絲卻連400人都破不了。
焦急又挫折,不知道往哪裡可以看到破口,調整見不到成效,像以石投井。
去年10月的某一個下午,躺在沙發上厭世地滑著手機,實在好想拋開所有嚴肅又繁瑣的事情,單純地做一個充滿樂趣的IG帳號。沒想太多,突然之間就設定好台北拉子的帳號,決定來貼一些女同志迷因。
那時候我什麼都不太知道,名字亂取一通,甚至還google了「什麼是迷因」,即使手機裡本來就存著一大堆自己喜愛的迷因梗圖,但從哪裡下手,還是滿頭問號。
而到今天,台北拉子的IG開始了八個月,粉絲的數字是5000人。
似乎從那時開始決定且戰且走之後,事情便一發不可收拾。先是喜歡看女同志迷因/抖音的粉絲慢慢增加了,再來是我開始收到很多很多的閒聊私訊,大家喜歡跟我分享日常生活的事、感情關係的事......接著又發現大家有很強烈的交友/娛樂需求,於是我開始認真思考,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麼。

我看倒有點像塊綠豆糕!

台北拉子看起來是個幽默又機智的迷因帳號。專貼女同志視角的厭世迷因、厭異男、不講雞湯正能量、喜歡開嘲諷又心胸狹隘、誠實面對所有心中最黑暗隱晦的想法,有時候會有點政治不正確。但其實除了表層的這些特質和內容之外,我對她的計畫開始遠遠超過一個迷因帳號。
一直以來,當和身邊的女同志朋友們聊天時,無論何年何月、何地何時,不免俗地一定會提到「女同志為什麼都沒有什麼娛樂場域或活動?人家男同志都很多欸!」是的,男同志有gay bar、有三溫暖、有夜店,有好多屬於他們的娛樂,反觀女同志,除了taboo和wonder兩間夜店/酒吧型式的空間、女人國不定期舉辦的派對,和熱線這種帶有平權倡議性質的團體所辦的活動之外,幾乎很難找到屬於女同志的玩樂活動和空間。即便有,放眼也多是朋友/群組間相互揪團出遊,甚至還沒開始討論這些娛樂的品質如何,光選擇上就已十分稀少。
難道,女同志們普遍不喜歡娛樂活動,所以市場上才缺乏更多服務提供者嗎?
又或者退一步來說,女同志這個族群到底是什麼模樣?除了現有的這些之外,她們喜歡怎麼樣的休閒娛樂?我自己身為其中的一員,身邊來來去去的明明也是同類人居多,卻仍然對這個問題啞然困惑。
台北拉子能試著找找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嗎?能從我們現在建立起來的社群裏,去看見女同志除了最大的共通點:「喜歡女生的女生」之外,到底是怎麼生活、如何行走的,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需要什麼、認同什麼嗎?當我每一次在IG說「接下來再一起玩吧!」的時候,我能不能藉由台北拉子凝聚起來的視線,跟大家一起攜手打造一個適合女同志休息、放鬆、玩樂的小小綠洲呢?
我每日思索,困惑不已,但隱約覺得這裏有一條路等待被踏行。

Back to the future

從那時到現在,浩浩蕩蕩的八個月時光裏,無論是我個人或是台北拉子的社群,都緩慢而持續地在茁壯與變化。我們一次次地舉辦各種線上或實體的活動,我和粉絲們之間也一點一點地在磨合著相處與觀看彼此的方式,靠近對話、積累關係。
在這其中,2020年的12月可以說是改變台北拉子最大的一個月,我先是透過活動認識了其他也對「舉辦女同志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們,接著又在台北拉子這兒辦了非常盛大的耶誕七日情人活動,總共有80個粉絲一起渡過了愉快的耶誕週;至此,我決定要認真、長期地來舉辦專屬女同志們的玩樂和聯誼活動,因為實在太喜歡跟女同志們一起玩了啊!
緊接著2021年就來了,台北拉子先是辦了線上的迷因擂台大賽,接著是第一場實體的料理聯誼,然後是「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女Gay挑戰」和「寂寞女子夜飲會」......雖然五月後隨著台灣本土的疫情加劇,原本後續規劃的實體活動也開始變得比較不確定,但我想疫情總有平息的一天,我們也終會繼續相聚玩樂的吧。
接下來的日子裏,我並不完全確定台北拉子會怎麼發展,因為她是一個屬於女同志們共有的社群,是有機的,會隨著參與的人而成長和改變,但可以確定的是我還有太多太多想跟大家一起做的事,這趟旅程才剛開始,而我們總有一天會一起打造出屬於女同志視角的娛樂型社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女同志百科全書」系列欲從台北拉子個人的視角出發,書寫女同志在情感、性愛、認同...等各種議題裏的樣貌。 系列發想於台北拉子的IG太常收到粉絲來信詢問各式各樣關於女同志的疑問,因此希望拋磚引玉、系統性的將這些資訊、知識或個人觀點記錄下來,讓廣大朋朋們有資料可以參考、討論,並對「創造自己的女同志生活」有更多想法和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性媒體平台「女人迷」於2024年發表的「台灣女性趨勢大調查報告」中指出,女性在職場中最期待的友善制度分別為「彈性工作模式」、「升遷與加薪的公平機會」、「在職進修的機會」以及「社會與家庭的照顧支持系統」。正巧,高雄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裡有一間食品公司全數回應了這些心聲。
說到北投你會想到什麼?大家都回答溫泉,但我不是,我對北投的認識完全不是從溫泉開始的,而且跟溫泉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連結一直是朋友,而這些朋友又跟北投社區大學有關,所以說到北投我也會想到的是社大。 但真正的核心,是一間麵包店,多年前我在北投社大當農夫市集志工的時候認識了這個麵包店店長,她不是農友
Thumbnail
《泥地漬虹》描述了一對女同在鄉村務農以及共同生活的經歷,偏向於生活雜感散文。書中提及了一些女同書寫較少被探討的議題,例如身體觀念以及爭取共同養育子女的路途。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在交友市場中,我以為只有長期的關係和短期的關係。今天解鎖一個新的關係叫:「蹭飯。」 因為男生和女生出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出錢,於是有些女生,就利用了這一點,去不斷的與男生約會。甚至在吃飯前我會和對象確認:「你是希望長期相處的,還是短期的?」,而對象蠻不猶豫的說:「長期的。」 但出去玩,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獨活」一詞,是出自於我在看的一部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4」。 「食事」,在日語裡表示用餐之意,其實我個人很喜歡享用美食。
Thumbnail
「獨活」一詞,是因為我最近剛好在看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4」。 「食事」,在日語裡表示用餐之意,其實我個人很喜歡享用美食。
Thumbnail
全民造星製造了一場男團女團熱,女團的誕生,一浪接一浪,你可以成為一個波板糖(我現在也自認是一個波板糖了),你可以成為EOS的粉絲,你可以成為STRAYZ的粉絲等等,甚至你可以好像如我一般,各家茶禮通吃皆可。但如果說到要放棄領粉的身分,很抱歉,恕我未能做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性媒體平台「女人迷」於2024年發表的「台灣女性趨勢大調查報告」中指出,女性在職場中最期待的友善制度分別為「彈性工作模式」、「升遷與加薪的公平機會」、「在職進修的機會」以及「社會與家庭的照顧支持系統」。正巧,高雄岡山本洲產業園區裡有一間食品公司全數回應了這些心聲。
說到北投你會想到什麼?大家都回答溫泉,但我不是,我對北投的認識完全不是從溫泉開始的,而且跟溫泉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連結一直是朋友,而這些朋友又跟北投社區大學有關,所以說到北投我也會想到的是社大。 但真正的核心,是一間麵包店,多年前我在北投社大當農夫市集志工的時候認識了這個麵包店店長,她不是農友
Thumbnail
《泥地漬虹》描述了一對女同在鄉村務農以及共同生活的經歷,偏向於生活雜感散文。書中提及了一些女同書寫較少被探討的議題,例如身體觀念以及爭取共同養育子女的路途。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在交友市場中,我以為只有長期的關係和短期的關係。今天解鎖一個新的關係叫:「蹭飯。」 因為男生和女生出去,大部份都是男生出錢,於是有些女生,就利用了這一點,去不斷的與男生約會。甚至在吃飯前我會和對象確認:「你是希望長期相處的,還是短期的?」,而對象蠻不猶豫的說:「長期的。」 但出去玩,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獨活」一詞,是出自於我在看的一部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4」。 「食事」,在日語裡表示用餐之意,其實我個人很喜歡享用美食。
Thumbnail
「獨活」一詞,是因為我最近剛好在看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4」。 「食事」,在日語裡表示用餐之意,其實我個人很喜歡享用美食。
Thumbnail
全民造星製造了一場男團女團熱,女團的誕生,一浪接一浪,你可以成為一個波板糖(我現在也自認是一個波板糖了),你可以成為EOS的粉絲,你可以成為STRAYZ的粉絲等等,甚至你可以好像如我一般,各家茶禮通吃皆可。但如果說到要放棄領粉的身分,很抱歉,恕我未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