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逛台北│感覺很像沒開門的梁實秋故居

圖片取自台北旅遊網,因為我忘記拍照了
圖片取自台北旅遊網,因為我忘記拍照了

應該要熟悉,卻又陌生的人與地
自師大到梁實秋先生的故居,路程不遠。看著網路上的照片,感覺似曾相識,應該是剛入學不久曾經經過吧?當時還和身旁的朋友聊了些來自國中課堂上的印象,不外乎對學生而言極具代表性的名開場:「我愛鳥」,又或者是因為友人愛好西方文學,而偏題到莎士比亞著作的翻譯與討論。
說來慚愧,明明這麼近,但我對這棟房子、這條巷弄是陌生的,對梁實秋先生更是陌生的。只能趁這短暫的路程,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惡補一下對他的認識。這才驚覺小時候讀過的不少書籍皆為他的譯作,進而稍微產生了一點親近感。

小巧可愛的安靜地
拐彎走進雲和街的巷子。日系的建築,古風的外貌,藏身在一般的樓宇之間。它看起來很新,與其說是某位文學大師的「故居」,倒更像一家主打復古風味的咖啡廳或茶館。感覺隨時會有人拎著包包、帶著電腦,走進店裡,點一組120元蛋糕與飲品的套餐,消磨一個下午。
木格子和雨淋板,黑瓦與石頭庭院,格外具有日式風情。毛玻璃與透明玻璃組成的拉門,遠看還真像傳統紙糊拼成的門,走近一瞧,立即原形畢露,顯出它現代化的那面。窗戶和門皆是如此。
網上說:房子本身其實是日治時期台北高等學校英語教授的居所,由師大接手後,改為教職員宿舍,梁實秋先生也才在這裡居住七年。於是這格調也無怪乎此了。相較於中式張揚的大氣,我一直認為日系建築有種小家碧玉感。走訪日本幾回,無論參訪的建築物規模多宏偉,外表多具氣勢,也逃不過那種骨子裡追求靜和的本能。這絕對是我個人的偏頗之見,但小型的和式建築在我眼中更是如此了。
梁實秋故居是靜的,安穩地立在那地,小巧可愛,叫來往的人放慢腳步。
因網上的遊記多寫道「看不出來正在營業」,於是一眼看過去也以為梁實秋故居沒有開放的我,捨棄了躊躇不前,乾脆直接拉開門──真有開,還能感受到空調呢。這般慵懶自閉的模樣,真容易讓人誤會。尤其室內照明不強,從外頭也瞧不出到底有開燈沒?若不是事先查了資料,我大概會在庭院原地轉圈十分鐘,才敢走入試試。
五十元的門票費,不貴,更像是場地清潔費。一個小箱子立在那兒,自由投入,和它的營業時間一樣容易讓人不小心忽略不見。這地方的展示空間、內容、導覽略嫌不足,除了靜態的物件展覽外,並無路線引導或品項說明,只有播放影片,勉強算得上是和梁實秋先生扯上關係,上回我去的新北投梅庭都顯得更有誠意。至少我走了一趟梅庭,在體會個人起居的同時,也更加了解這地的歷史。這時我想:我或許抱持了錯誤的期待前來?因為比起「觀光景點」,「梁實秋故居」更像是一個稱謂,用此名義招攬文人墨客。這裡似乎更像是展覽空間,歡迎文藝的駐紮,等待行人的走訪。
抱歉全程忘記拍照,只能偷環景圖給大家參考了
「惱煞無端天未去,幾度風狂,不道歲雲暮。莫嘆舊屋無覓處,猶存牆角麵包樹。目斷長空迷津度,淚眼倚樓,樓外青無數。往事如煙如柳絮,相思便是春長駐。」梁實秋寫自己對妻子的思念。
結束這趟拜訪前,在庭院的樹前佇立停留了會兒。瞧網路上的分享與導覽資料,我知道這麵包樹大有來頭,只可惜我連麵包樹的樣貌都不大清楚,只能意思意思地站一下,以表紀念。

比起故居,更像人文薈萃的「沙龍」
梁實秋故居啊,與其說是隱於市,不如說是它的時間被強迫倒轉回那時,有些尷尬也有些勉強地和其他房子並生於此。它給予我的違和感,並非出於裝潢或外型──它很好看,古樸又帶有現代感,融合得漂亮且完美──而是它更像一個精美的樣品屋,像博物館展示著人們挖掘到的歷史,卻硬是被掛上「故居」的稱號來面市。安上過往的名號,卻沒有相對應的重量。
原先師大只是為了彰顯此為梁氏故居,才掛上「雅舍」的木牌。每到特殊節日,亦有人來此懷念一代文學大師。但我想:或許之後人們提起這裡,不再單純為了梁實秋先生的名號而來此,這裡每個星期都有不同的展覽、讀書會、活動,像是17、18世紀的沙龍,學生、作者、文學愛好者聚集於此,暢談分享自己所見所聞。
談及《雅舍小品》受人喜愛一事,梁實秋如此闡述緣由:「每篇都很簡短,平均不出兩千字,所寫均是身邊瑣事,既未涉及國事,亦不高談中西文化問題。」《雅舍小品》的文章,本來就是報章專欄的短篇作品,並不具連貫性,多為作者聽聞的真人真事改編。如他所言:「雖多調侃,並非虛擬」。
雅舍,那幢北碚的房子。沒有什麼特別的,甚至只在路邊的山坡上,沒有門牌。簡單,卻因梁實秋在此撰寫專欄文章,而別具意義。如《雅舍小品》那樣,短小精煉,閒談雅事、雜述生活,輕鬆悠遊。
這棟故居其實也不是什麼特殊的建築,但會因人們的聚集,而重新譜寫出意義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