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好處是隨興而至,漫步在台北市齊東街日式宿舍建築群,用腳走路、用眼觀察、用心體會、用耳聆聽。這條心儀已久的散步路線,老房舍搭老樹,憶往事配故事,光是廣場的防空洞,大王椰子與老榕樹的氣根共生,還有整修後的屋瓦,室內透光明亮的格局,過往的人文風味、歷史典故,值得慢慢細細地品味。
▲ 老房子經過整理重新佈置後的內裝,是不是很想坐在這裡享受閱讀之樂
許多年以前就曾聽聞朋友提到「齊東詩舍」,但始終未有適合親近的機會。這回兼程造訪,才知道幾年前「齊東詩舍」已轉型為「臺灣文學基地」,致力於文學與文化的創新實驗。每季設定駐村寫作主題,駐村作家依據計畫完成創作。
日式宿舍群
齊東街與濟南路之間的街區,包含附近台北書畫院、臺北琴道舘與李國鼎先生故居,還有一街之隔坐落於臨沂街巷弄裡日式老房子,屬於私人產權需要事先預約參觀的「文房・文化閱讀空間」。這樣充滿閒情逸致的散步路線,若有導覽員隨行解說,就能串在一起慢慢徐行,在綠蔭下走進時光。
走進占地總面積達350坪有七棟屋舍組成的「臺灣文學基地」,悅讀館、繆思苑、創作坊、齊東舍、展覽廳及文學厝,還有進駐商業空間的抹茶喫茶店,每一棟屋舍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遊客來訪需要留意的是:館方為了保護建築物地板,入內參觀都需要脫鞋才能進入,一棟棟穿脫穿脫還挺麻煩的。
都市傳說文學展
進入展覽廳欣賞當期的活動
流言解剖:臺灣都市傳說文學展(2/22~9/03),探討超自然力量的下的傳說故事,有的存於鄉野之間的民俗習慣,有的發生在校園、軍營與老宅,更多經由轉載於文學傳世,後來改拍成影視節目作品,甚至發展成動漫遊戲,讓「傳說」更加繪聲繪影、加油添醋煞有其事。
展覽陳設的資訊含量很豐富,除了展示鬼故事系列書籍(90年代)、物品媒介(碟仙)、道具(陰間電話)、節目畫面(鬼話連篇)和 PC 遊戲(女鬼橋),現場遊客透過實際操作,感受內容、聲音和影像,甚至有仿密室逃脫的安排,快速瀏覽台灣過去到現在的都市傳說,相信此刻,內心多少會湧現過往聽聞的種種鬼故事。還好是白天參觀,不然後面傳來的腳步聲,真的會自己嚇死自己。
文學厝
座落於作家駐村空間繆思苑(不對外開放)旁的文學厝,如同一般日式房舍的外觀,拖鞋進入後,整體空間的舒適感令人欣喜,內部寬敞多開木門的格局,輔以落地窗的室內擺飾陳設,營造出的氛圍彷彿一場文學小旅行。
閱覽架上的主題書籍不知多久會重新置換,但選書方向意外貼近我的興趣。隨意坐在角落環顧周遭,想像舉辦座談沙龍的盛況,這個畫面讓人心之嚮往。平日到訪時沒有什麼人,任選一本書靜靜瀏覽翻閱,融入時空流動裡的文字世界,或許波瀾不興的平鋪直敘,可能高潮迭起的緊湊情節,也是頁頁驚喜的筆鋒所致。
文學基地廣場
2020年轉型開幕的臺灣文學基地,整合並擴增濟南路與齊東街日式建築,打掉圍牆讓草地廣場增添韻味。三三兩兩的學子和情侶走過,映著斜陽和微風吹拂的畫面很賞心。展覽廳外有一整排老樹,定眼細看才發現榕樹的氣根,竟然將大王椰子的身軀緊密纏繞,莫非象徵文學沒有國界,如同堅忍的生命力。
▲ 老房舍就會有老樹,展現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奇觀
開放空間的廣場上有三座早期遺留下來的防空洞,拱形外觀表面植有草皮,看不出是否歷經戰爭的斑駁血淚,在這處基地似乎點綴台灣文學走過的歲月年代,一如作者李喬《山女:蕃仔林故事集》、陳千武《獵女犯》、柏楊《異域》作品裡的觀點主張,時代背景下的產物,殘酷的戰爭下的人心,需要長時間被安撫與關照。
未竟之憾
臨時起意的單身散策,最可惜的就是無緣專人導覽的行程,不過這趟懷舊巡禮之後,意猶未竟,作為日據時代政經中心的台北市,仍有許多這類型的老房舍聚集於市區各處,每走一趟就愛上一回,雋永回憶的點點滴滴,很美。願意親近老房子的我,或許與年紀老去也有關連吧。
以上兩處因換檔佈展無緣進入,不過這處日式宿舍群各自有隸屬不同的上級單位,李國鼎先生故居和正在大興土木的海軍將官官舍也是各有其主,但無礙於遊客走讀散步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