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歷史上的今天─2月21日(世界母語日、伊朗國慶日)

    今天焦點─美國與兩個中國~毛澤東時期
    1972年 從政以來即以堅決反共,絕不妥協著稱的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森(Richard M.Nixon,1913~1994),以撼動全球的政治身段,前往死對頭共產黨中國展開為期1周破冰之旅的歷史性訪問,是有史以來第1位踏上中國領土的美國總統。
    美國於6年後與共產黨中國建立全面正式外交關係,進而使全球冷戰時期的全球戰略局勢產生重大改變,尼克森歷史性的中國之行,被形容是「改變世界的1周」。
    英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尼克森,抵達共產黨中國首都北京當天下午,立即會見老態龍鍾的共產黨中國第1代領導人毛澤東,並與同樣飽受病魔威脅的中共總理周恩來,就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進行4小時的會談。中美雙方於28日在上海發表影響深遠的中美聯合公報,雙方同意結束共產黨中國建國23年來的全面生對抗,化敵為友,走上關係正常化。
    中美聯合公報基本上由中共主導,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提出異議,並同意從台灣撤出全部武裝部隊和軍事設施,同時擴大兩國的文化與科學各方面的聯繫與交流。
    中共則承諾不介入使美國陷入泥淖的越南戰爭。尼克森在備忘錄中寫下,「台灣─越南買賣完成,中國希望美國對台灣有所行動,美國則要中國對北越有所行動。」
    尼克森以買賣交易開啟中美關係新頁,對早於1784年,也就是中國末代王朝大清帝國盛世乾隆49年,美國與英國簽訂獨立戰爭停戰協議,剛獨立建國的即迫不及待的由「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搭載31噸鉛、30噸西洋蔘(花旗蔘)、21噸棉花、1.7噸胡椒和2,600件獸皮,從紐約曼哈頓首航中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此後200多年,美國各個不同領域三教九流各式人等川流不息來到中國,各式各樣的買賣交易絡繹於途,美國第1位軍人出身的總統格蘭特(Ulysses S. Grant,1822~1885),第26任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T.R. Roosevelt,Jr,1858~1919),卸任後都到中國做生意還發了大財,更別說第32任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882~1945)和繼任的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1884~1972),以中國的命運做交易,徹底改變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
    尼克森因「水門事件」醜聞,1974年8月8日宣佈辭職,是美國歷史上第1位辭職的在位總統,副總統福特(Gerald R.Ford,1913~2006)依憲法宣誓繼任為美國第38任總統,是美國歷史上第1位未經選舉而掌握大位的總統,隔年即前往共產黨中國訪問5天並舉行高峰會談,雙方承認1972年共同聲明進行雙方關係正常化之約定的效力。
    福特1977年出馬角逐總統大位,敗在名不見經傳,來自喬治亞州的「花生農夫」卡特(Jimmy Carter,1924~)手中,中美兩國建交談判持續進行。卡特1978年12月15日在華盛頓宣佈,中美兩國經過6年談判已突破實現全面關係正常化的最後障礙,兩國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美國同時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斷交。
    美國決定放棄台灣,「棄台論」再度成為顯學時,曾經留學共產黨蘇聯的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有意引進與共產黨中國鬧翻的共黨蘇聯勢力與美國抗衡,甚至規劃提供澎湖做為共產黨蘇聯海軍的海外基地之一,共產黨蘇聯則投桃報李,打算召集反對中共毛澤東政權的國家支持台灣獨立,但蔣經國在最後一刻退縮放棄。
    中美關係站在全新的浪頭上,視野與景觀自然是煥然一新,唯一沒有也不會改變的是,買賣交易依然絡繹於途,這就是所謂的外交,人生亦復如是。(延伸閱讀1:美國與兩個中國~毛澤東時期);(延伸閱讀2:共產黨中國崛起撼動世界~共產黨中國與美國的戰爭與準戰爭)
    ◆右派尼克森(右)與左派毛澤東會晤的歷史性鏡頭(圖/取材自網路)
    ◆右派尼克森(右)與左派毛澤東會晤的歷史性鏡頭(圖/取材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