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生只能買12件非生活必需品,你會怎麼買?
股票債券、名車豪宅抑或虛擬藝術?
聽到我買了網域,朋友通常會問「你的產品是什麼?」。
沒有。
沒有產品。
「蛤?」
對於一些斜槓青年來說,其實不一定要買網址。
比如你今天是網球愛好者,你可能穿件
Nike網球衣、Adidas網球褲和Babolat網球鞋就去打網球了,你不會想自己做好一套網球裝才去打網球,管他什麼自建品牌,老子就只想打網球。
同樣的,當你還在摸索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時,也許你一年才寫一篇文章,先掛名在免費服務下不失為一個可行替代方案。當你因為正職忙得焦頭爛額,勉強擠出一點時間寫文章,真的要發佈時你只想要多些人按讚,發在哪裡好像變得不那麼重要(?)。
重點是,要讓人找的到你。
如果你自帶粉絲流量,喊水能結冰,那你就已經是品牌了。
至於像我一樣的新手創業家,買個網址,是最高效有用建立品牌的方法。
買了網址和掛名免費服務(github page)之間最明顯的差別在於專業形象和投入程度。
當你今天看到Carryou.dev這個專屬網址和Carryou.github.io掛名在Github下的網站,前者的可信賴程度絕對會上升一個等級。
有了自己的網域,別人也會更認真地看待你的創業而不是認為你是小打小鬧來玩的。
先有專業形象,內容持續產出,人們自然會開始注意到你。
該怎麼讓人找到我? 想讓別人找到你,不外乎是SEO和成為領域權威。 以機器為本的SEO是以關鍵字優化加上台幣砸出來的。小本創業家如我沒那麼多資源,所以會偏好以人為本的SEO。 以人為本不是指聯盟行銷,而是建立連結,以文章和影片分享你的價值信念,認同你的人,自然就會
上你的船。 成為領域權威也是讓人找到你的方法。並不是說要多厲害,而是要分享你對於特定領域的獨特見解,用娛樂或教學的圖文影片讓大家知道有你這一號人物存在。
當我在建立
Carryou和
TennisDB時,我同時開了網站、Instagram和YouTube頻道。 網站作為Blog和產品的大本營,YouTube放創業或
慢動作網球發球影片,Instagram我則是還沒找出明確的
定位。
因為IG和YT已經是逐漸飽和的紅海,推廣機制普普基本上要靠長期經營打入不同觀眾群,所以我最近也開始將文章發佈至方格子和Matters馬特市,測試不同平台的觸擊率。
至於為什麼不用Facebook,因為我覺得FB雜訊噪音愈來愈多,花在經營粉專的心力有一大部分要用在避免被廢文吸走注意力,故決定暫不使用臉書。
當你還在尋找前一百個顧客時,買個網址再以多方連動的策略經營品牌會是一個可行的計畫。
哪裡買? 剛買網址的時候,在Google搜尋carryou和tennisdb完全找不到我的網站。
經過幾個禮拜迭代,在網頁中加入meta tag、title和description等讓爬蟲更容易抓到的標籤,狂刷google search console(每更新一次網站就要求google重新建立索引),漸漸的可以在搜尋果第一頁看到我的網站。持續產出內容後,目前兩個網站都已經是第一個搜尋結果。(點我試試👉
Go)
因為我買網址的時候是在加州,所以有google domain可以買,$12一年。當然也有其他經銷商比如GoDaddy, Namecheap等等。不過我不喜歡浮動價格的促銷方式,第一年看似超便宜,可是如果要長期經營,第二年之後價格暴漲,長遠來看反而不如買固定費率的google domain。
你的名字
當初買網址時也是因為想名字想破頭,尤其常見名字.com結尾的網址大多都已經被霸佔,左思右想和價格考量後索性買了.dev和.org的結尾。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根據這幾個月的心得,網域名稱和結尾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你不會因為名字取得好就變成下一個獨角獸。初始階段讓人們關注你的方式通常都是精闢的觀點和切重要害的產品demo。
真的要給建議的話,我會說取一個好發音的名字比較重要,不需要已經出現在字典上的字。試著創造一個發音很好聽的名字,一個當你在介紹產品構想給別人時舌頭不會打結的名字。網域結尾挑你能負擔的就行,身為創業家,你有更重要的事要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