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世界音樂融合#3:巴西不是只有Bossa | Choro的逆襲以及當代巴西爵士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世界音樂融合#3:巴西不是只有Bossa | Choro的逆襲以及當代巴西爵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足以俯瞰中央公園夜景的巨型櫥窗之前,爵士林肯中心的Appel Room舞台上坐著四位音樂家,卻完全不是爵士樂常見的編制。一把七弦古典吉他身兼華麗的低音線條與纖細的和聲,巴西鈴鼓清脆的點綴於上,好似有些微觀的拖曳拍點卻在巨觀上精密異常。手風琴炫目的交錯在旋律與和聲之間,與旋律樂器亦步亦趨。這個旋律樂器,恐怕也是唯一曾在早期爵士樂出現的豎笛,是由以色列裔音樂家Anat Cohen執掌,在快速密集卻又節奏繁複的旋律中來去自如:讓人實在難以劃分何為即興何為主題。他們演奏的是極需精準樂器操控力的巴西樂種—咻樂(Choro)。在這個音樂類型的百年歷史中,他們搭上了約莫30多年一次的復興熱潮。這一回,更多受過嚴格爵士訓練的好手投身這股熱潮,貌似帶來了些許不同的變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242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紐約發生蛇摸爵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林華勁的沙龍
119會員
64內容數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華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巴音樂與爵士樂的融合由來已久,在上個世紀40年代即已在紐約生根茁壯。相對的,古巴本土卻由於卡斯楚的統治反而與古巴爵士樂的發展絕緣。然而,經過這許多年以美國為主的發展,現在該是古巴本土的音樂家發聲的時刻了...
印度音樂,充滿奇異音階聲響與縝密的節奏結構,一切有如數學般充滿秩序之美。當代紐約爵士樂壇的印度爵士融合潮流中,幾位印度裔美國人尤為顯眼。這一切都得歸因於60年代美國移民政策的改變...
古巴音樂與爵士樂的融合由來已久,在上個世紀40年代即已在紐約生根茁壯。相對的,古巴本土卻由於卡斯楚的統治反而與古巴爵士樂的發展絕緣。然而,經過這許多年以美國為主的發展,現在該是古巴本土的音樂家發聲的時刻了...
印度音樂,充滿奇異音階聲響與縝密的節奏結構,一切有如數學般充滿秩序之美。當代紐約爵士樂壇的印度爵士融合潮流中,幾位印度裔美國人尤為顯眼。這一切都得歸因於60年代美國移民政策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