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利空不跌的恐慌才是進場機會

市場的意外事件會給許多人理由藉口,原本對於風險的輕忽、對於前景的過度樂觀,有了代罪羔羊,本來可以如何如何,一切都是因為疫情爆發,怪罪環境變化,投資失利是運氣較差,不只是一般投資人,連企業經營者、媒體名嘴、投信、金融機構、政府官員都可能以意外事件的理由來脫罪,這是市場所展現的人性心理,跳脫這樣的人性,客觀處理風險才是投資該做的事。
如果疫情沒有擴散,股市會不會跌?還是會跌,不是因為疫情才跌,是本來就會跌,4月底~5月初連三黑K破月線,上周連二長黑K破季線,都在疫情尚未擴散之前就跌了,而且上周盤中跌幅超過千點,比疫情爆發之後的下跌更恐怖,不應把跌勢歸因於疫情,而是本來股價就偏高、籌碼凌亂、信心脆弱等這些條件已經存在,疫情只是觸發這些負面因素而引動跌勢,這些負面現象尚未改善之前,情勢不易好轉,不需要太早覺得市場恐慌是進場機會。
另一個勸說不需恐慌的進場理由是,企業獲利很好、基本面很好,的確目前看到企業的第1季獲利、經濟成長率都很好,景氣數據也沒有轉弱,但已經知道的事情,尤其是股價已經反映過,不能成為進場的理由,第3、4季還維持成長才能是繼續投資的理由,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