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心流】| №1.2247…|疫情在家如何區隔讀書/工作&生活

封面本人
封面本人
上一篇文章(連結)丹尼埋了伏筆打算要解決行程表外的突發狀況,但沒想到真正出現的突發狀況是疫情爆發等級的嚴重。於是丹尼想借題發揮:探討如何在家也能打造原本的心流體驗。
丹尼目前認為有兩大方向可以嘗試:如何盡量保持原有的生活節奏 & 如何在家解決社交壓力

模仿三級警戒前的生活

在全台三級警戒前,大家的生活步調是以往的日常,日出工作/讀書、繁忙一個下午、吃個痛快的晚餐後回家休息。當然丹尼的國考準備生活大致上符合以上規律:白天去自習室讀書、晚上回家找樂趣做。但是在三級警戒後,出門行為只限於最低限度維持生活,工作/讀書場景也被迫轉移回家中,於是睡覺、工作/讀書、陪伴家人的執行場所都匯流成同條大河:家。
問題一:我都住在家裡,工作低效率又拖很長,要怎麼區分現在是讀書還是休息?

劃分時間|該停|就停

原本的在外生活從時間、空間來切入都可以有效地區隔讀書跟休息,白天工作(讀書)晚上休息、辦公室工作(自習室讀書)回家休息。但在空間選項只限於家裡的此刻,我們只能從時間維度來下手了。(當然如果家裡坪數夠大,一樣可以用書房/客廳、臥室來做空間區隔,但如果跟我一樣是在外求學的書僮,家裡的設施只限沙發、床、書桌的話,從時間下手會比較直接)
假設原本的辦公室生活行程是:早9打卡晚5下班,中午放飯1小時。我們便應該把整套先塞進家裡當作模板,後續執行時再隨時修正。然而接下來通常會遇到以下問題:
我的工作/讀書效率非常低下,5點前做不完所有事,於是慣性幫自己加班。
這時候不妨考慮看看延長到6點是否能解決問題,畢竟原本的工作生活還有通勤+購買晚餐的時間,在家工作/讀書可以把通勤時間併入工作計算。然而早9晚6仍無法負荷原本的工作/讀書量時,請直接放下休息吧。
如果我們選擇慣性加班工作/讀書的話,工作/讀書量變大便會直接考慮加班而不是提升效率,假使今天加班到7點還可以撐著,但如果每天都悶在家裡還在加班,今日的加班會變相壓縮了休息,成為明日的負擔。
或著我們可以重新思考把在公司的工作量100%搬回家中是否合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外工作/讀書會比在家有效率,因此考量到在家的效率折損後重新安排計畫進度是非常合理的。

家裡的注意力黑洞

那究竟效率折損的原因有哪些?我認為最困難的點是在於家裡誘惑的提示數量遠大於工作/讀書環境,
原子習慣:人們選擇某樣產品,往往不是因為那樣產品是什麼,而是因為產品在哪裡。如果走進廚房就看見一盤餅乾,我會抓起幾片開始吃,就算我先前根本沒有吃餅乾的念頭,而且也不覺得餓。
在外工作/讀書的環境最大的分心至多是個位數的公仔、舒壓玩具、和樂的同事或眼前的筆電畫面。這些跟家裡的分心強度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家裡的公仔收藏量絕對遠大於辦公室的桌面,客廳的PS5、Switch也絕對比舒壓小玩具刺激、零食櫃的武力支援也遠大於公司的庫存。我們暴露在諸多娛樂放鬆元素的家中,看到、聞到、聽到都會讓我們去擁抱分心但真的很好玩的小玩意兒。因此丹尼在這裡想介紹對自己管用的解決辦法,僅供參考但希望能給些靈感:

方法1:最大化減少”干擾進入視聽覺的情況”

像是在家全程戴上耳塞這招頗管用,不論是外面施工、鄰居吵架的聲響經過大幅衰減才會傳遞到耳膜,自然被噪音干擾的機率就下降了許多。或者,我也會嘗試視覺化目前的努力跟狀態。

方法2:工作計時,量化並放大自己的努力狀態

每次開始長時間讀書時我會按下計時,量化努力的同時可以讓”分心”轉變成扣分的行為並堅定拒絕身邊的誘惑。於此同時,我會在牆上掛張雙面紙,A面寫下””讀書中、B面寫下”休息中”來視覺化現在的生活狀態(就像咖啡店的休息/營業招牌),我只要抬頭喵一眼就可以很確定現在應該抱持的心態。
A面(左) & B面(右)
泡完早晨的第一杯咖啡,我坐回書桌開始工作/讀書,將休息中翻成工作中/讀書中以視覺化現在的精神狀態。晚上6點一到、目標都完成後,把讀書中轉到休息中,心中的石頭也隨之卸下了。
問題二:我忙碌了一天,但我晚上哪都不能去,要怎麼解悶、找樂子啊?

社交壓力、襲來

在三級警戒發布之前,我們都知道一件事實:人是群體的動物,會有社交的需求以及渴望。現在我們依舊知道這事實,卻無法像以往在工作後的夜晚出外社交、享用大餐、與人群接觸了。
我想用底下的兩個故事來解釋社交壓力的產生以及我們該如何在家與之伴行:
  1. 是否曾經有過以下的經驗:花了5小時在手機上的社群媒體(Instagram、Facebook)跟好友傳貼圖、表情符號,卻沒跟任何朋友實體見面、寒暄,最後抱頭大睡帶進夢鄉的不是滿足是孤獨。
  2. 是否也有過與前面截然不同的體驗:一早跟多年的好友出遠門、登山露營,一趟來回就花了整個週末,山上的訊號不良阻斷了與線上好友的聯繫,卻縮短了在場好友們的距離。到家的晚上已有48小時沒打開社群媒體,抱著滿足的心入睡了時也忘記對錯過的資訊感到焦慮了。
結合上述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粗淺的社交壓力公式:

社交壓力=(資訊搜集)-(社交行為)

深度數位大掃除:人體先天的設計就是在閒置時間啟動預設網絡。換句話說,大腦在認知任務停頓時,會自動執行社交思維,就是那種自然的切換讓我們對社交世界產生興趣。
我們先天就是渴望社交的動物,在古代只靠部落群居關係打好社交基礎,今日的我們大多靠手上5.5吋螢幕建立關係。如果在現實社交跟網路世界並行穿梭時,社交壓力不會是大問題。
但太執著於社群媒體的所有訊息以至於壓縮現實的社交頻率,社交的渴望只能有限地被滿足,社交壓力卻不成比例地放大數十倍。甚至在幾近斷絕實體社交的現在,加倍地關心社交圈資訊只會加倍放大內心的壓力。
然而這不是結束,根據以上公式,我們可以用小學的加減法推論出最大化減低社交壓力的方法:降低社交圈的資訊搜集&增加高效率的社交行為次數。

減少外部社群軟體

在防疫的現在,你我的個人首頁都是在分享自己在家的休閒,有趣的程度跟防疫前的戶外踏親相比實在有限。關注每天確診數量的新聞也不會沈澱自己的心靈、只會更加擾動不安的思緒。所以意思是我們該完全堵絕任何新聞,在家當起隱士過隱居生活?答案是否定的。
個人覺得折衷的做法是把觀看頻率的時間單位,從日拉長成周,這樣社群媒體的內容也比較豐沛、新聞的整體局勢也會更全面、校正的確診人數也會回流進統計數據中,報導的價值度也會比較高。例如疫苗XX牌子的進口日程、施打日期在日間新聞都是傳聞居多,但如果是看後續的追蹤報導(如報導者疫苗接種追蹤文章)則能夠在最短時間就全盤了解。

安排獨處的樂趣

當然,如果索性想完全放棄社交,嘗試沈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專心陪伴家人共度難關的話,也可以像上一篇(連結)提到的,靠事先規劃以方便執行晚上的樂趣,只是今天的樂趣會更加專注在家裡能做到的限度,不論是與家人一起拼拼圖、學素描等等。
如果想再進階一點、嘗試緩和社交資訊搜集的強迫症,可以嘗試一個人去培養興趣。以我為例:在健身房全面關閉的現在,原先的空擋替換成練電吉他的行程,其餘天數則可以分配給電玩、書寫文章或看書都可以,一方面可以體驗心流的喜悅、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忙碌而忘卻渴望社交的寂寞感。

改用電話/視訊聯絡

當然以上的方法只說明如何減輕社交壓力,卻沒有說明如何正面解決。在過去我們靠晚餐聚會、酒吧、派對來實踐社交,我們此時能模仿的最大極限充其量只有社交對象跟餐點,也就是視訊聚餐。底下我將提供這週實驗的結果給各位參考效仿。
左上為連結並轉貼給朋友,方便他們預約你的行程
首先用”預約時間app:Calendly”滿足我的時間安排需求,先提供自己的連結給想視訊的對象。
右邊為可以選擇的時段
未來預定的行程(當然本人也有婉拒的權利)
約會對象可以從以上畫面選自己有空的日期時間,預約成立後會顯示在自己的約會行程內。
假設預訂好是今天的晚上6點,剛好是我的夜間休息的開始,為了能休息時馬上開始視訊並搭配晚餐,我會在中午時就先使用Uber Eats的”安排時間”功能,指定在晚上6點至6點30分將餐點送達家裡門口(目前測試下來都是6點01分便抵達)。如此一來便可以在下班的當下收到晚餐、與朋友分享自己的菜色、寒暄並享受這次的視訊聚餐。

苦中作樂不快樂

在全民防疫的現在,能用待在家表示盡責是我們的福氣,真正辛苦的是在外第一線抗戰的醫療人員跟相關人員,這是我們必須記得的。然而待在家悶久了也會生出心病,如何在長期抗戰的同時解決社交壓力並嘗試享受現在的生活是居家防疫的一大課題。
跟自由的出門生活相比,在家防疫完全是苦中作樂,但與其在家渾渾噩噩、面無喜悅,苦中作樂或許是更好的辦法。已經看到這的你如果喜歡,不妨按下喜歡(讚)給創作者億一點支持、鼓勵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