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議題|因應氣候變遷,G7 年底前斷絕燃煤發電金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七大工業國集團(G7)本月 21 日同意,將在年底前的氣候領袖會議上,宣布停止對燃煤計畫提供資金,並逐步淘汰其他化石燃料的金援,並對其他國家施壓,尋求全球合作對抗氣候變遷。
停止金援燃煤被視為相當重要的一步,有助於推動全球控制升溫幅度於 1.5 度 C 之內;科學家認為,這可以避免全球陷入氣候變遷破壞力最大的地步。

G7、歐盟共同聲明 2021 年前終止燃煤發電金援,預計能向支持燃煤國家施壓

G7 國家包含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他們與歐盟再上週五共同發表聲明,表示國際對燃煤的投資必須停止,並說明,G7 與歐盟國家將會採取明確措施,包括透過政府開發援助、融資出口、投資以及金融與貿易推廣支援,在 2021 年底前終止政府對國際燃煤發電的直接金援
英國是今年 G7 的主辦國,也是目前全球減碳目標訂定最高的國家。在國際氣候峰會上,英國承諾將會在 2035 年前降低碳排 78%;日前英國首相強森收到的學者報告中也提到,呼籲 G7 國家應在 2030 年前每年投資 1 兆美元,以應對氣候變遷。在煤炭方面,英國希望使整個 G7 國家都放棄煤炭資源,因為它具有相當大的碳足跡,英國本身的燃煤發電已占總體的不到 2%,也計畫在 2024 年關閉所有燃煤發電廠
同是 G7 國家的法國則是計畫在 2022 年前完全淘汰燃煤發電;義大利與德國則是分別預計在 2025 年與 2038 年逐步淘汰。
事實上相較於歐盟與英國,G7 國家中的美國與日本在氣候行動與燃煤投資的態度是較保守的。在日前的國際氣候峰會上,美國宣布提高 2030 年的減碳目標至 50% 至 52%,然而據《鉅亨網》報導,燃煤發電占美國總供電量 19%,考量到政治因素,美國在燃煤議題上始終沒有作出明確承諾;日本則宣布於 2030 年減排提升至 46%,尚未加入「50% 俱樂部」,而且日本的燃煤發電占比更高,占總供電量 32%,不但是 G7 國家中占比最高的國家,其國內可建置再生能源電廠的地點也較 G7 其他國家少,要停止燃煤發電相當具挑戰。
因此外界認為,包含美、日的 G7 國家願意共同表示加入停止煤炭計畫的行列,將會使仍支持燃煤的國家(如中國)越來越孤立,也會面臨更多的壓力要求停止投資燃煤。以中國為例,中國的總用電中有高達 60% 的用電是由燃煤提供,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將近 1/3,在碳排排名中位全球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

COP26 主席以「終止燃煤」作為首要目標,籲中國提出短期政策實現長期目標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主席 Alok Sharma 之前曾表示,將會把終止國際燃煤金援當作「個人的首要目標」,以幫助世界停止仰賴化石燃料。為此,他將於今年 11 月召開聯合國峰會,目標是「讓煤碳走入歷史」。
除了召開 COP26 聯合國峰會,Alok Sharma 也呼籲中國訂定出可以實現長期目標的近期政策,也呼籲整個中國體制必須有效做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出的減排政策目標。

重申《巴黎氣候協定》目標、電力設備 2030 年代完全脫碳

回到 G7 國家,除了要斷絕燃煤金援,他們也同意要與「國際夥伴合作以加速零碳排車輛(zero emission vehicles)的發展」、在 2030 年代讓電力設備完全脫碳,並脫離化石燃料的國際融資(但未提供明確時程)。
他們重申了 2015 年的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除了控制升溫幅度在 1.5 度 C 以內,也要在 2020 至 2025 年間,已開發國家的氣候融資要達到每年達 1000 億美元的目標。
面對這些氣候目標,部分環保組織儘管表達肯定,也呼籲 G7 國家必須提供更嚴格的時程計畫。
參考資料
Reuters》In climate push, G7 agrees to stop international funding for coal
中央社》G7因應氣候變遷 年底前斷絕燃煤國際金援
鉅亨網》為地球暖化1.5°C努力 G7計劃停止金援國際燃煤發電
(首圖來源:Photo by Stephen Philpott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彭博報導,台灣現在正面臨雙重壓力。若觀察國際市場,台灣正極力填補全球半導體短缺的問題;然而回到國內,台灣遭受疫情再起與長達一年的乾旱問題,及其衍伸的台灣的農、工業、股市與電力供應問題,凸顯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長期挑戰。 法國外貿銀行 Natixis 經濟學家 Gary Ng 表示,「以中期來看,能源
台灣自 5 月 15 日新冠疫情加重,各地方政府均加強規定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等更嚴謹的防疫措施。然而在大家嚴實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口罩的替換速度增加,使得廢棄口罩回收的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因為原應作為保護人類的口罩,現在成為全球塑膠污染的一大來源之一。 全球去年丟棄有 15 億片口罩流入海!廢棄口
水庫的功能相當多元,除了可以穩定河流水量,也可以儲水作為人們工業用、生活用水,也是水力發電中相當重要的角色;此外,水庫也一直被認為是減碳、綠色能源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旱災頻傳,尤其今年台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各地均出現水庫見底的狀況;就有研究發現,水庫固碳的能力逐漸喪失,反而會釋放出高一倍
過去人們對大氣層的認知,是基本的對流層、平流層、中氣碀….等分層,人們生活在平均高度約 10 公里的對流層中,平流層則是長途航班會飛行的地方、也是臭氧層濃度最高的區域。一般認為,臭氧層變薄與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進而引發後續的氣候災難。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碳排放不只造成溫室效應,也會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對於加密貨幣的愛跟熱情一直都為人所知,每每當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發言,就會造成比特比、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的價值應聲上漲、下跌。幾個月前馬斯克宣布人們可以用比特幣購買特斯拉的車時,比特幣也一飛沖天;然而,現今特斯拉又以「不環保」為由,宣布比特幣不再接受比特幣付款了!
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加劇也加速,2019 年《牛津字典》將「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列為 2019 年的年度代表字,凸顯了全球社會該年所關注的議題或關鍵字。衛報也報導,「氣候緊急狀態 Climate Emergency」已取代了過去大家熟知的「氣候變遷 Climate
彭博報導,台灣現在正面臨雙重壓力。若觀察國際市場,台灣正極力填補全球半導體短缺的問題;然而回到國內,台灣遭受疫情再起與長達一年的乾旱問題,及其衍伸的台灣的農、工業、股市與電力供應問題,凸顯台灣面對氣候變遷的長期挑戰。 法國外貿銀行 Natixis 經濟學家 Gary Ng 表示,「以中期來看,能源
台灣自 5 月 15 日新冠疫情加重,各地方政府均加強規定公共場所戴上口罩等更嚴謹的防疫措施。然而在大家嚴實戴口罩保護自己的同時,口罩的替換速度增加,使得廢棄口罩回收的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因為原應作為保護人類的口罩,現在成為全球塑膠污染的一大來源之一。 全球去年丟棄有 15 億片口罩流入海!廢棄口
水庫的功能相當多元,除了可以穩定河流水量,也可以儲水作為人們工業用、生活用水,也是水力發電中相當重要的角色;此外,水庫也一直被認為是減碳、綠色能源的重要角色。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旱災頻傳,尤其今年台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各地均出現水庫見底的狀況;就有研究發現,水庫固碳的能力逐漸喪失,反而會釋放出高一倍
過去人們對大氣層的認知,是基本的對流層、平流層、中氣碀….等分層,人們生活在平均高度約 10 公里的對流層中,平流層則是長途航班會飛行的地方、也是臭氧層濃度最高的區域。一般認為,臭氧層變薄與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進而引發後續的氣候災難。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碳排放不只造成溫室效應,也會
特斯拉 CEO 伊隆馬斯克對於加密貨幣的愛跟熱情一直都為人所知,每每當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發言,就會造成比特比、狗狗幣等加密貨幣的價值應聲上漲、下跌。幾個月前馬斯克宣布人們可以用比特幣購買特斯拉的車時,比特幣也一飛沖天;然而,現今特斯拉又以「不環保」為由,宣布比特幣不再接受比特幣付款了!
近年來,氣候變遷影響加劇也加速,2019 年《牛津字典》將「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列為 2019 年的年度代表字,凸顯了全球社會該年所關注的議題或關鍵字。衛報也報導,「氣候緊急狀態 Climate Emergency」已取代了過去大家熟知的「氣候變遷 Climat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G7財政部長會後聲明:G7關注中國全面採用的非市場政策和行為,損害成員國工人、產業及經濟韌性。G7將繼續監察相關潛在負面影響,並將考慮採取措施,確保實現符合WTO原則的公平競爭環境。 美國財長呼籲:G7應建立明確的統一戰線以對抗中國產能過剩!法國財長警告:要避免貿易戰!看來,美中貿易戰是不可避免的!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Thumbnail
2021/06/20 此次G7峰會公報在全球治理理念上,出現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觀點。有論者認為,英國保守黨政府協助組織各國幕僚,在G7峰會前準備的備忘錄用了「康沃爾共識」(Cornwall Consensus)為標題,即是企圖重整幾乎是聲名狼籍、對挽救西方主導的自由國際秩序幾無助益的「華盛頓共識」。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由每年的會議可以看出,趨勢是一年比一年快速急迫,方針從消極減少碳排轉移到積極使用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甚至因為氣候災害這座冰山已越來越難避開,也下令全人類要做好撞上冰山的準備(氣候末日因應之道),這些方針會以國家->政府->企業->個人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生活,每一個歷史決策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航道。
Thumbnail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Thumbnail
G7財政部長會後聲明:G7關注中國全面採用的非市場政策和行為,損害成員國工人、產業及經濟韌性。G7將繼續監察相關潛在負面影響,並將考慮採取措施,確保實現符合WTO原則的公平競爭環境。 美國財長呼籲:G7應建立明確的統一戰線以對抗中國產能過剩!法國財長警告:要避免貿易戰!看來,美中貿易戰是不可避免的!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Thumbnail
2021/06/20 此次G7峰會公報在全球治理理念上,出現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觀點。有論者認為,英國保守黨政府協助組織各國幕僚,在G7峰會前準備的備忘錄用了「康沃爾共識」(Cornwall Consensus)為標題,即是企圖重整幾乎是聲名狼籍、對挽救西方主導的自由國際秩序幾無助益的「華盛頓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