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是個很現實平凡的台灣電影,它談了許多關於台灣傳統社會會遭遇的事件。劇中圍繞著台灣特有的人情味與人情壓力,這個「人情」不僅僅是家人、親人的關係,也是世俗對你所做的批判。對內要做到「家和萬事興」,對外要做到「以和為貴」,「和」就是本片最大核心。
但「和」的背後是甚麼?是壓抑、是不甘、是埋怨、還是釋懷呢?《孤味》似乎僅帶給我們較為釋懷的那一面,剩下的部分我們就如同被限制壓抑的一方,只能默默的承受劇中衝突所帶來的不適,卻無法得到出口,就像小時候總是被「大人」說小孩子不要管太多一樣,我們的情緒也被壓抑下來。
面對老公的外遇、小孩的不諒解,辛苦多年的「母親」因為傳統文化的壓抑,選擇妥協不說,默默承受,這點我能夠理解。但是三姊妹的角色在這之間卻彼此相互矛盾,讓人常常摸不著頭緒。
大姊是家中最叛逆的一員,對於自己所追逐的生活與理想會說到做到,是個最「做自己」角色,但每次在發生衝突,甚至已經說出母親的關懷會讓人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總是下一秒就安靜、就妥協,這對於生活之中有「吵架」過的人似乎有點難以理解,在情緒爆發的當下,實在是太過於理智了。
二姊的設定似乎是與「母親」的設定類似,一方面做為安撫所有人的緩和劑,另一方面卻又與「母親」一樣,處處給人關懷的壓力(母親逼自己念醫學院、自己逼女兒去美國)。而雙面討好的情況下,往往都是雙方會厭惡的對象,但劇中卻額外削弱這一點,就算爆發出「女兒」的質問與「姊妹」之間的「冷眼」,但下一秒卻又和樂融融。
老么的設定最為特別,一方面繼承「母親」餐廳的衣缽,另一方面卻又與「父親」、「蔡小姐」有來往,劇中看似笑料的衝突,都是老么親手造成。但我們卻沒有看到她試圖想要緩解雙方之間的關係,只是一昧地認為為何女人不能諒解女人,一種既不成熟且幼稚的想法,只想著別人怎麼都不跟自己說家裡的事情,卻沒有認真地想過「為何」家人不跟你說家裡事呢?
而「蔡小姐」一出場的的設定就似乎是個更加認命、與世無爭的女人,彷彿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我只是一個沒名沒份的受害者,這讓整部電影的基調在最後完完全全只能走向「大和解」一途,沒別的發展可言。並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這樣的觀影過程會讓人有種刻意做出來的「Happy Ending」結局。反觀母親那方的親戚,似乎才是本劇真正貼近現實的一方。大舅與二舅跟母親之間斷絕關係,作為最小的弟弟也是因「二姊」考上醫學院才重新恢復往來。
或許這個恢復往來是一個現實,但或許這也只是一個藉口,藉口透過最小的弟弟連結雙方的關係。就像慶生宴會上的人情對話,既說明了哥哥們知道了自己的生日,也派了小弟做這方面的代表參加,彼此都知道彼此的生活,但礙於臉面而拉不下來,畢竟自己父親的死皆與妹妹有莫大的關係。想要和解,沒這麼容易。
而作為「父親」的形象,是讓我覺得本片最交代不清的角色,但他才是最有必要說清楚的角色,沒有之一。我們對於父親在劇中的呈現似乎只有兩面,一面是愛家拚搏、想要賭一把讓家人翻身(電影後期才會呈現);另一面就是風流成性的超級大渣男(電影前期的印象)。如果真如電影所描述的生意失敗的真相,其實並非是父親做錯事,而是夫妻兩人都想要博一把的情況,照理說他們應該是有著非常堅定的感情(至少在那個時候來說)。但生意失敗就直接變成父親外遇遠走他鄉,留下妻女獨受苦果,這裡的轉變似乎太過於簡單了。甚至與「父親」在中秋時對「家」的眷戀的形象,太過於格格不入。
不是說人在遭遇大變時,性格會極端的反轉,但是以當時的環境來說,如果是父親遭遇生意失敗,漸漸一厥不振,酗酒或是找女人等形象淡出還比較有說服力。但是父親就算是後來風流的形象也是非常的「乾淨」,一點也看不出來是遭遇甚麼挫折感,即使與「母親」談判也是顯露出個性堅定的一面,就算我對不起你我也要做我要做的事。這看起來會是一個因為失敗而灰心喪志的人嗎?父親所形塑出來的堅定意志與他所做的事情在前後時間產生極大的矛盾,但電影卻完全沒有解釋這一點,直接從好爸爸轉化成大渣男,這點對於觀影的我事產生極大的不適感。
當然,故事的原型是來自於導演外婆的真實故事,但是不是就是因為當年的導演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二姊的女兒一樣,對所有事情都一知半解,只看到大人對外最美好的一面,就算是衝突,在小孩的面前也是努力的「以和為貴」。《孤味》在敘事與故事架構雖未完整,但是片中的確可以感受到那專屬台灣人濃濃的「人情味」。那種見面三分情,特有的情感流露,從頭到尾都讓人感受到溫暖。如果只是這一點的營造,的確是為電影加了不少分,可惜角色的設定僅僅佔了這一面,其他部分的衝突與激化並未讓角色更加的立體,反而模糊矛盾了原本角色的味道,著實有點可惜。
ps. 三姊的塑造幾乎可以算是沒有,既沒有增加角色之間的互動,也沒有帶出更多的訊息,這個角色不出現也完全不會影響觀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