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2-10路寒袖

1-2-10路寒袖
一、經 歷
1.渴求文學的貧困童年
  路寒袖從小家境清寒,課餘之暇,總得送報、賣油條,甚至時常搜尋鎮內大小工地和水溝,為了撿拾一點廢鐵來換錢。每逢花生採收的時節,午後放學回家,總要提著草袋和小鏟,赤足走到三公里外的大安溪去撿拾花生。他尾隨在農家身後,撿拾他們沒有採收到的花生,農家從不阻止,更將他視為一起勞動的同伴,允許他喝他們的茶水,休息吃點心也會盛一碗給他,甚至傍晚收工時,謙和的農婦若見他所拾花生未滿半袋,會抓幾把花生塞進他的草袋。拾來的花生,是路寒袖家裡幾個月的早餐主菜。
  在這樣貧困的童年,他自言憑藉稚嫩的勞力,若能積攢(ㄗㄢˇ)一點錢,就會偷偷到街上的小書店買本課外讀物,讓日子偶然迸發出璀璨的光彩。高中考上臺中一中後,他離開大甲鎮,寄居臺中市,每個月家裡東拼西湊給他的微薄食宿費,成了他有生以來首次有權支配的「鉅款」。於是,他挪用這筆錢來買文學書籍,在每一部優質的作品裡,他說:「我彷彿又踩著蟬聲,回到大安溪畔的花生田,在藹善的農婦笑聲中,那麼從容坦蕩的採收足以餵哺我長久飢餓的心靈的養料。」
2.狂放熱情的青年時期
  高二上學期,路寒袖首次接觸現代文學,下學期由自然組轉入社會組,與學長、同學等人共組文學社團「繆思社」,並開始創作散文與小說。高三下學期,路寒袖開始創作新詩,並在《民聲日報》發表作品,他甚至放棄大專聯考,希望能早日踏入社會體驗人生,蒐集寫作的題材。
  民國六十五年高中畢業後,路寒袖展開了漂泊的生活。隔年三月,經由朋友引見,到臺中 東海花園與前輩作家楊逵會晤,他自告奮勇要幫忙澆花除草,只要能在東海花園住下來,楊逵一口就答應了,在同住的四個月裡,一老一少共同分享、思考生命與文學的本質。離開東海花園後,路寒袖繼續流浪,直到民國六十七年才重回校園。考上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後,他秉持著對文學的熱情,在校期間活躍於文學社團,除了擔任校刊的總編輯,更於大四時與一群愛好新詩的大學生共同創辦了「漢廣詩社」,發行《漢廣詩》雙月刊,由他擔任發行人兼社長。路寒袖的學長,同時也是作家的阿盛(本名楊敏盛)回憶此時期的路寒袖,認為他「此乃性情中人」。
3.沉穩溫潤的中年生涯
  民國七十六年,路寒袖辭去教師工作,轉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擔任撰述委員,他陸續出版詩集、散文集、臺語詩歌專輯,慢慢累積起在文壇上的知名度。民國八十三年,他以描寫潘麗麗婚姻愛情故事的歌詞〈畫眉〉榮獲第六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隔年再以〈思念的歌〉獲頒第七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
  正在文壇與音樂界發光的路寒袖,於民國八十五年辭去臺北的工作,應邀回臺中接掌甫改組的《臺灣日報》藝文中心,並擔任《臺灣日報》副刊主編,進入人生事業的另一個階段。至民國九十四年卸任為止,路寒袖於副刊先後推行「非臺北觀點」、「臺灣日日詩」、「城市導覽」、「記憶臺中」等專欄,為《臺灣日報》建立令人刮目相看的風格,尤其是每日刊登現代詩的「臺灣日日詩」,更是難得一見的新詩專欄。
  進入中年的路寒袖似乎變得沉穩溫潤,在平實的耕耘中,持續交出許多亮麗的成績單,也得到許多文學獎的肯定。民國九十年,更出任國家文化總會副祕書長暨中部辦公室主任,推動藝文活動不遺餘力。路寒袖由渴求文學的貧困童年,歷經叛逆狂熱的青年歲月,走入中年,似是開花結果的收成期了。
二、趣聞軼事
1.文學是充滿彈性的鞋子
  路寒袖在童年夏季的許多時光,必須到正在採收的花生田撿拾花生,貼補家用。有時花生田之間,相隔近千公尺的河床,夏天是溪流的枯水期,寬闊的河床布滿纍纍的溪石,每顆石頭都被太陽蒸騰得燒燙,年幼的他赤腳踩踏,往往被燙得連跑帶跳。當時,他心中最渴望的東西就是一雙鞋,無奈家計困難,一直到小學四年級,祖母才給他買了一雙大好幾號的「中國強」布鞋。他第一次穿鞋的感受非常深刻,腳被包在暖軟的鞋裡,舒服極了,腳底的橡膠則富有彈性,彷彿一躍就會跳上屋頂。童年穿鞋的強烈感受,讓他日後提到文學的意義時,有如此的比喻:「文學就像充滿彈性的鞋子,將我的心靈暖暖地、軟軟地包覆著,只要稍一用力,就可以飛上世界的頂端。」
2.與楊逵同住的日子
  路寒袖在高中畢業的隔年,因緣際會的與臺灣老作家楊逵同住了四個月,自言當時年少輕狂,有種不為世俗所容的跋扈,來到楊逵居住的東海花園思考人生與文學的出路。他們的共處,通常是在初夏的清晨,他澆完花,在水池邊洗淨雙腳,穿上木屐,回到前院,楊逵剛好插完一盆花,這時他們會泡一壺茶,然後開始談起臺灣的歷史和楊逵的生命事件。談話的內容和楊逵的思想深深影響了路寒袖的文學觀,也使其年少的苦悶心靈得以暫泊於充實祥和的文學之中。後來,不知是巧合還是這段日子的發酵,楊逵的孫女楊菁還成了路寒袖的夫人。
3.大字報的鞭策
  路寒袖在東海花園時寫了兩首詩,其中〈孤挺花〉是他詩集裡最早的作品。詩中以楊逵為書寫對象,將他比喻為孤挺花,有著那「張大嘴巴,唱出血來」(宣揚理念,不計死生)的風骨,另一首〈漂之現象〉則寫那段流浪歲月的心境。路寒袖把這兩首詩以毛筆謄寫在宣紙上,貼在住處的牆壁,一方面時時以楊逵為效法的典範,一方面反省過往年少輕狂的日子。上大學之後,他仍時常在宿舍的牆壁貼「大字報」,那種感覺有點自我發表的意味,還可以逼迫自己每天檢視那些作品,一段時日之後,自然就會發現它們的缺點,不滿意的就撕下來換另外一首,這對詩藝的進步產生了無形的鞭策力量。
4.筆名由來
  路寒袖在大學時期,多次投稿至報社都遭到退件。他自認作品不比知名詩人差,只是當時的風氣崇尚門戶及名家,所以心中頗有懷才不遇之感,於是便擷取杜甫〈佳人〉一詩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裡的「寒袖」為筆名,藉以抒發無奈心境(根據路寒袖的解讀,杜甫這首詩是在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受)。
5.重拾對臺語歌謠的熱情
  路寒袖從小看布袋戲、歌仔戲,聽臺語歌謠、臺語廣播長大,這種生活經驗成為他後來從事臺文創作的重要養分來源之一。但是臺灣曾經有過扭曲的國語教育體系(當時校方多提倡「說國語運動」,若是說臺語會被罰錢或是體罰),曾讓他在國中階段鄙視臺語歌曲,只聽國語或英文歌。直到高中,有一次在一家自助餐廳吃飯,聽到一首臺語歌〈流浪到臺北〉,歌詞反映出在異地求學的心情,剎那間,他重新激盪起以前對臺灣歌謠的情感。於是,路寒袖又回過頭來聽臺語歌謠。
6.以臺語思考寫作
  以臺語寫作,一般會經歷幾個階段:先是以國語思考,以國語寫作,再翻譯成臺文;接著是以國語思考,下筆時轉成臺文;最後才是以臺語思考,以臺文書寫。前兩個階段,路寒袖都曾經歷過,而且跨越的速度很快,不出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全用臺語思考了。
7.金曲獎飲恨
  路寒袖除了在文學創作與編輯領域中取得優秀的成績,他也是當代臺語流行歌曲的專家,更出版過許多著名的音樂專輯。他參與的第一張臺語作品專輯是潘麗麗的《春雨》,由水晶唱片製作發行,獲得很好的評價,後來水晶唱片受邀製作電影《戲夢人生》的原聲帶,就請他來作詞。雖然路寒袖當時剛踏入流行音樂市場,才稍稍了解流行音樂的運作,根本沒聽過什麼金曲獎,然而,《戲夢人生》中他所寫的四首歌竟全部入圍了第五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當年同一個獎項入圍了五首歌,四首是他寫的,締造了空前絕後的紀錄,另一首則是吳念真導演所寫的〈戲棚腳〉。在五分之四這樣高的得獎機率中,路寒袖卻落敗了,造成不小的遺憾。不過,路寒袖終究還是征服了金曲獎,他分別以〈畫眉〉、〈思念的歌〉,接連拿下第六、七屆的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民國一○七年,路寒袖再以〈李天祿的四個女人.第二幕〉一曲,與賴美貞一同入圍並榮獲第二十九屆傳藝金曲獎作詞類最佳創作獎。
三、文學特色
1.散 文
  路寒袖散文作品的文字風格從早期的雕琢繁複,漸漸轉成明朗深沉,但始終擁有敏感和真摯的特色。以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為例,書中所關懷的是他對人生社會的注視與理解,來自於他本身和生活的緊密關係。所以,他的散文不是主觀式的抒情、獨白,也沒有纖細取巧的技巧賣弄,而是老實又多情的寫出生活裡的淚、汗與笑顏。《憂鬱三千公尺》翻動了塵世間的角落,也檢視了人生萬象,更呈現作家本身憂鬱、敏感的靈魂,適切的表達出路寒袖對人間關愛的誠意、心中樸實的想望,文字感人而不濫情,動人而不煽情,善於自省而又拿捏準確。
2.詩
  路寒袖對詩的看法一向堅持高雅清澈的理念及維繫細緻優美的旋律,因此真實、深邃且毫無妥協的寫出經過歷練的人生,就成為他詩作的主要風格。對於詩的語言,他做到精準而不晦澀,易懂卻又意象豐富。從第一本詩集《早,寒》到《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可以發現他所書寫的主題從最初浪漫、苦澀的心靈,進入生命思維的探索,再轉向家族親情的自抒,文字皆深情溫婉,刻畫出一位充滿浪漫理想的詩人身影。
3.臺語詩歌
  路寒袖的臺語詩歌作品曾被評論家譽為:「重拾臺灣歌謠尊嚴的里程碑」、「點燃臺灣新文藝復興運動的火花」、「臺語文學的深度指標」、「既承續戰前臺語文學的優良傳統,復開出當今臺灣雅歌的新希望」等,可見他在臺語詩歌上所做的承續與革新。綜合來看,「優雅」是他的臺語詩歌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因為他認為臺語歌謠不必繞著酒、淚、恨、兄弟、酒女等打轉,也不必吶喊、呻吟,在他的筆下,臺灣詩歌也可以典雅、溫婉,可以生氣盎然、充滿希望。所以他用字典雅,並運用現代詩的技巧,使詩歌題材多樣,文字仍能保留道地的臺語風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