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畫中來:《寂寞拍賣師》的藝術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 演的,是中國古代「畫中仙」故事的典型想像。畫中美人,反映的既是理想中的愛情,也反映人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什麼是畫中仙呢?大家應該都聽過這樣的故事:
某書生得一畫卷,見畫中有一美人,日夜思慕,最終美人從畫中活了過來,或者書生走入畫中,展開一段奇遇。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的話,書生們對畫中美人的心情,大概就是宅宅們對二次元的執迷吧:
在這種情況下,二次元已經不是三次元的替代物/反映/模擬,而是一種比三次元更美好的存在。
或許可以稱為是:藝術。
「畫中仙」的重點在於:主角心中的那個畫中人活了過來,她們美好超凡,只屬於自己。精神領域的事物可以成真,或者真人遁入其中;想像與真實之間的次元壁可以被打破。有趣的是,畫中仙的筆法在這部電影中似乎不只是理想伴侶的幻想投射,而是顯影了一個藝術愛好者的心路歷程。這很合理,藝術本質上多少就是「以精神達到肉體的愉悅」。藝術即意淫。
故事的開端要從比利開始。你說我的作品缺乏「內在的神秘性」?好,那我就給你「神秘」:
克萊兒之所以能成功釣到佛吉爾,無外乎就是她的「神秘」。神秘是什麼?就像佛吉爾說的,讓他感興趣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它的矛盾之處。克萊兒就是比利為佛吉爾客製設計的完美矛盾體。大家應該也可以發現,當克萊兒能夠出門了以後,給人的感覺忽然變得非常平庸、呆板,即使身著優雅套裝與精緻妝容,卻遠遠不及她在密室中、暴雨中或被偷窺時,那麼神秘獨特,那麼脆弱,那麼感情豐沛而具有吸引力。
那麼接近藝術品。
情境是比利精心設計的藝術品的一部份,即使佛吉爾沒有被仙人跳,他終究也會發現佳人不再,只有靜止的畫作才有他理想的永恆美感吧。就像楊過在絕情谷底找到的,必須是不老的小龍女;藝術的美好在於它的永恆瞬間,它永遠的白衣飄飄。對佛吉爾來說,有什麼比偷窺時的匆匆一瞥更美的呢:
當然,他偷窺的位置也很有意思:
佛吉爾陷入情網,而這整個過程,我認為就是他一生求問藝術的隱喻:
你在門外看到了一座荒涼的城堡,你不知道裡面有些什麼東西。
而它也不是歡迎所有人進去的。
當你進去了,你能夠對著那幅畫說話,她也只願與你說話,就像「畫中仙」一樣:
但是,你想看到畫後面更多的東西。於是你偷窺:
但你還是看不夠,總覺得這幅畫好像還有什麼可以訴說,故事還未完。
你走了一輩子的階梯,只想爬上高塔,想看看那一端是什麼樣子:
終於有朝一日,看到了你精神的至高點,你一生追求的那不可知的東西,「美」的理型。
「我必須看到你」這是他畢生對美的呼喚,終於得到回應:
Geoffrey Rush把碰觸真跡時那種貪婪演得真好!
把這兩段情節截圖交叉放置,我們更能理解克萊兒在佛吉爾眼中扮演的角色:佛吉爾只有在碰觸藝術品時會脫下手套。
我相信藝術多少包含了「以精神達到肉體的愉悅」的本質,也就是紅樓夢之「意淫」。所以,佛吉爾是個藝術收藏家+老男人的角色設定,我覺得精采至極,如此這段樓梯場景才有可能彰顯出這樣的對比:拖著衰敗的肉體,走到精神的最高峰。
克萊兒不只是一個女人,她是他對美的最終極想像,是他心中「美」的理型,是他作為葛奴乙,從百幅女像所抽煉而成的最終那一瓶香水。在此,仕女像甚至可以看作是克萊兒的贗品,她們只是克萊兒的預習與模仿。畫中的女人走出來了,「畫中仙」的故事至此成型。
另提個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有趣的是,佛吉爾在片中雖然收藏的是女性肖像畫,但他的辦公室卻是象徵著陽剛,跟他的密室完全相反。
看這部片,我們不可能忽略男性視角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畢竟歷史上對於「美」的定義的第一個成文答案,很有可能就是希庇底斯的「美是什麼?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藝術的權威機構,鑑賞家的地位,都是男性的;導演沒有忘記西方傳統美學中性別的主客體關係。
「畫中仙」也是文學文本中的傳統男性想像,佛吉爾跟書生們一樣,被邀請進入畫中的世界: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佛吉爾進入克萊兒的房間後,第一句就問「你怎麼能在這裡虛度你最好的年華?」
但當那些他畢生心血的收藏全被盜走,留下四面空牆時,克萊兒的房間,跟他的房間,又有什麼差別呢?
把那些畫都拿走之後,這地方也只是四面牆壁而已。佛吉爾的心從來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也不在與他人的互動之中,他一直只在自己的房間裡,與克萊兒毫無不同。
當他第一次去對面的咖啡店時,他在門外,隔著窗戶看這世界,即使店門是開的,他也沒有進去。第二三次進去,他也都心繫克萊兒,只望著宅邸,兩次都只說了「Tea,please」,與店裡的人毫無交集。
老先生看起來是在對年輕人說話,其實是在嘲笑主角「Look closer」真相就在你身邊啊~
也難怪比利要把克萊兒設計為廣場恐懼症,這與佛吉爾實在是太像了。佛吉爾形容克萊兒的樣貌時,說的正是「我可以從她眼中讀到自己的恐懼」。
人們喜愛藝術品,無非是從裡面看見了自己的情感。
於是,終於我們走到了那最後一道意義的牆壁面前:
終於找到了那些輝煌美麗底下的那顆核心。它簡單、弱小,就只是那樣而已。
它只是你心底的地窖。它只是你自己在回望你自己。
當他抱著克萊兒說出「我不會拋棄你」後,孤兒佛吉爾終於真的脫下了他的手套,願意主動觸碰別人了。如果故事就這樣結束在第一層,那該有多好?藝術在此只是具有療癒性質的一場客製化心理治療,放下心胸相信他人自我和解blahblahblah。
然而,最後佛吉爾發現一切都是個大騙局。「贗品都有它真實的一面」,或許克萊兒是真的對佛吉爾有愛,我也很想如此相信。但我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段影評,卻無情得很打動我:
「比利留下來的那幅畫,跟幾次重複的『每個贗品背後都有真實』,構成音樂上所謂的雙主題賦格節奏。當機器人說出『每個贗品背後都有真實』,這幅畫同步在說『每個真品背後都有虛構』」(陳韻琳)
這部電影看完,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讀到這段這段影評,我才明白怪的由來。因為它帶著無比精密的設計感,卻失衡地一再強調同一句話。這樣的解讀對我來說更符合電影閱讀上的平衡感。我們何嘗不是只看見自己想看見的答案?或許這些小細節都是假的,比利當然知道佛吉爾的贗品論。這份愛是真品或者贗品,佛吉爾已經無法分清。真實與虛假、現實與藝術之間,界線也已經瓦解。
說到界線瓦解,這部電影我很喜歡這一幕,佛吉爾在滿室仕女畫中,然後鏡頭轉到現代的美女廣告,一時之間,藝術品中的女性與廣告中的女性,看似並無差別。
然後你再仔細一想,其實兩者好像還真的沒啥差別。
佛吉爾此時的神情,或許可以解釋為:
我的仕女像原來與這些廣告女像是一樣的,那什麼才是藝術品,什麼才是真品呢?
正如班雅明所說的:「一塊底片可以洗出許多相片,問何者為真品太過可笑。但一旦真實性的標準不再適用於藝術的生產,整個藝術的功能也就天翻地覆。」佛吉爾作為一個權威的拍賣師,一個大收藏家,「真實/虛假」之間的界線是他世界觀的基石。但這界線在現代發生了變化。在電影中,我特別喜歡這一幕,當佛吉爾走過院子要進入克萊兒的宅邸時,導演完全可以只拍房子,但他就偏偏加了這個工業化世界的背景上去,隱隱訴說著佛吉爾黃昏般的尷尬,在一個神秘消逝的世界中找尋那獨一的靈光:
帶著這樣的背景濾鏡,我們看到在界線消融之下,佛吉爾走入了他自己的最後一扇門:「日日夜夜」
他坐入了那個為他保留已久的座位,彷彿走進了畫中,成為了這部電影的畫中人。
與片頭用餐的他相較,他現在終於也具有內在的神秘性了。
2018.05.10
avatar-img
5會員
2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一則現代寓言故事叫做"鍾情的臉龐",講述一名拒絕愛情的女子的愛情,她的愛慕者眾多,但因為她的拒絕皆求而不得。第一位愛慕者是運動員,遇見她後成為了人偶師。第二位愛慕者是藝術家,遇見她後成為了整體形象設計師。而最後與她相伴的那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笨拙。 而這篇寓言故事實際上翻寫自知名的日本古老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幸運女神,是我高中時後迷上的一部漫畫,由於劇情描述反映在我的現實當中,因此看完漫畫前幾集時候心情澎湃不已,夢想我上大學時候也能像主角一樣,漫畫中女主角貝爾丹蒂的形象讓我印象深刻,幾乎是每個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 她的確是女神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開始關注幸運女神的相關訊息,陸陸續續收集了不少周邊。
Thumbnail
夢見我跟老公在家裡,有強盜闖入搶劫。 我拜託強盜不要把東西全部拿走。他看上我們牆上的畫,要我們選一幅給他。 其中有一幅畫,是一個挽髻女人的背影,那是畫家特別幫我畫的。想不到老公竟然跟強盜說「就這一幅吧!」 老公認為這幅畫不值錢,而且誰知道那個背影是誰,他就叫強盜把它帶走。 那個強盜就一直在端
Thumbnail
僅管失落、倒掛,死亡氣息如影隨形,現實、夢境與幻想的分野不再清晰可辨,被開掘出土問世的墓穴壁畫隨即氧化消失,究竟有形與無形事物的存在價值,哪個比較珍貴?導演藉阿圖的選擇說了一則辯證物質與精神世界孰輕孰重的愛情神話寓言,影片最後那條現實與夢境相互通連拉扯的姻緣紅線,為本片寫下極為浪漫動人的救贖結語。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Thumbnail
有的人說這是一部爆了雷就不用看了的電影…但是相隔了十幾年再重看一次,發現它就跟文學或藝術作品一樣,簡直可以看它個好幾回,因為一部被精心打造的作品,很難一次就可以參透全部奧秘,不同年齡與歷練的人將各自品嘗出不同的味道,也許這也是這部作品的傑出之處吧?   年輕時期走馬看花,這仍然是讓人十足感到震撼
Thumbnail
在一個喧囂的市鎮中心,繁花似錦的紫丁香和回響的鵝卵石道之間,有一間獨特的小藝術店,人們稱之為「珍的畫布夢想」。店內的牆壁覆蓋著絲絨般的深紅色,掛著生動的畫作,彷彿在低語它們自己的故事。店裡的中心是一幅女性的肖像畫,她的微笑柔和,眼中充滿了尚未講述的故事。
Thumbnail
艾莉亞穿越到畫中的世界,追尋願望並重新定義生命,最終回到現實成為一位傑出的藝術家。這是一個充滿奇幻、冒險和啟發的故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一則現代寓言故事叫做"鍾情的臉龐",講述一名拒絕愛情的女子的愛情,她的愛慕者眾多,但因為她的拒絕皆求而不得。第一位愛慕者是運動員,遇見她後成為了人偶師。第二位愛慕者是藝術家,遇見她後成為了整體形象設計師。而最後與她相伴的那一位,極其普通平凡,甚至十分笨拙。 而這篇寓言故事實際上翻寫自知名的日本古老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幸運女神,是我高中時後迷上的一部漫畫,由於劇情描述反映在我的現實當中,因此看完漫畫前幾集時候心情澎湃不已,夢想我上大學時候也能像主角一樣,漫畫中女主角貝爾丹蒂的形象讓我印象深刻,幾乎是每個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 她的確是女神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開始關注幸運女神的相關訊息,陸陸續續收集了不少周邊。
Thumbnail
夢見我跟老公在家裡,有強盜闖入搶劫。 我拜託強盜不要把東西全部拿走。他看上我們牆上的畫,要我們選一幅給他。 其中有一幅畫,是一個挽髻女人的背影,那是畫家特別幫我畫的。想不到老公竟然跟強盜說「就這一幅吧!」 老公認為這幅畫不值錢,而且誰知道那個背影是誰,他就叫強盜把它帶走。 那個強盜就一直在端
Thumbnail
僅管失落、倒掛,死亡氣息如影隨形,現實、夢境與幻想的分野不再清晰可辨,被開掘出土問世的墓穴壁畫隨即氧化消失,究竟有形與無形事物的存在價值,哪個比較珍貴?導演藉阿圖的選擇說了一則辯證物質與精神世界孰輕孰重的愛情神話寓言,影片最後那條現實與夢境相互通連拉扯的姻緣紅線,為本片寫下極為浪漫動人的救贖結語。
Thumbnail
電影《盜墓奇美拉》藉由盜墓的故事,探討了底層社會問題與藝術的諷刺。女神像的現身成為劇情的高潮,呼應了莫札特詠嘆調《噢!神哪!我願說明》,形成強烈諷刺。本片探討了阿圖尋覓心中「女神」的意圖,倒吊人象徵的自我犧牲,反映對價值的追求。透過自由的嚮往,表現了主角對生命的渴望。片中充滿各式意象,值得深入解讀。
Thumbnail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Thumbnail
有的人說這是一部爆了雷就不用看了的電影…但是相隔了十幾年再重看一次,發現它就跟文學或藝術作品一樣,簡直可以看它個好幾回,因為一部被精心打造的作品,很難一次就可以參透全部奧秘,不同年齡與歷練的人將各自品嘗出不同的味道,也許這也是這部作品的傑出之處吧?   年輕時期走馬看花,這仍然是讓人十足感到震撼
Thumbnail
在一個喧囂的市鎮中心,繁花似錦的紫丁香和回響的鵝卵石道之間,有一間獨特的小藝術店,人們稱之為「珍的畫布夢想」。店內的牆壁覆蓋著絲絨般的深紅色,掛著生動的畫作,彷彿在低語它們自己的故事。店裡的中心是一幅女性的肖像畫,她的微笑柔和,眼中充滿了尚未講述的故事。
Thumbnail
艾莉亞穿越到畫中的世界,追尋願望並重新定義生命,最終回到現實成為一位傑出的藝術家。這是一個充滿奇幻、冒險和啟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