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創作圖文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的讀者屬性
方格精選

辛苦創作圖文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的讀者屬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前一篇提到想要將自己的創作有效擴散出去,就必須找到以下三樣的交集點:

  • 你想說的內容
  • 目標對象是誰、好奇的內容是什麼
  • 他們習慣用什麼方式吸收資訊



對象是誰

雖說每個年齡層會待的管道不太一樣,像近年來FB被說是老人才待的地方(我才不老啊可惡!)、IG則是年輕一些,但其實兩大社群在20-49歲間的使用者人數都還是相當多,如果心力時間都充足,兩邊都吃會最理想,如果時間不允許,就想想對自己內容有興趣的讀者落在什麼年齡層,我們就待在哪邊人最多的地方進行創作。

參考資料:


所以大致定好主題方向後,需要思考的是:

  • 看的人是誰?(年齡、性別、生活水平、痛點、夢想...等等)
  • 他為什麼想看?
  • 你提供的內容解決了他那些問題?
  • 他什麼時候會需要你的內容?
  • 他平常有多少時間看?看得下長篇大論嗎?


raw-image


用行銷的話來說,就是「目標顧客輪廓」,但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地訂出來呢?我們可以試想一個情境:賣輪胎的老闆經營粉專,貼文只專注於輪胎的產地、品質,或者純粹只說服務請找他,沒有使用情境一定相對無感,對客人來說,也許更需要被提醒去山上露營可能會遇到什麼路況、怎樣的輪胎才能符合跑山區的需求等等...


所以為何要了解TA?

因為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嘛,有句話說:「不怕不努力,最怕努力錯方向。」上過孫治華老師的策略思維寫作就會知道,要以讀者為出發點構思產出,才能打中讀者的心、進而成為你的粉絲。

以我自己為例,初期我的圖就像是簡報一樣,有些地方需要搭配講解才能完全看懂,剛開始想著:「有文章啊,用文章來解釋就好了吧?」,一度還因為畫圖耗時而縮減圖的張數,想著用長文補足。

結果後來陸續有臉友害羞承認自己沒再看文章的(凹嗚),我才開始思考讀者形象,猜想來看我作品的以時間零碎、喜愛看書吸收新知的高知識族群居多,考量有人不愛看長文,於是加強圖的表達完整度,讓人能看完圖就能了解梗概,而長文就留給有興趣更進一步了解的讀者觀看就好。

因此盡可能在腦海中勾勒出目標讀者的形象,越鮮明越知道自己需要調整的細節,獲得讀者的青睞。

這也可以成為一個飛輪:

raw-image



他們習慣用什麼方式吸收資訊


雖然讀者的興趣通常很多元,但還是有慣性偏好的領域,以我的認知,大學到剛出社會的階段,相較於商業領域、可能比較喜歡男女感情與職涯規畫的主題,三十歲以上則可能偏向於工作人際升遷、技能補強、親子類的話題,除了主題差異外,喜歡看的圖文類型也不太一樣,有的人喜歡看金句暖文、有的人則喜歡看乾貨文,有些喜歡漫畫風格、有的則喜歡文青風,必須花費精神觀察讀者反應與文章成效,才能調整出最適當的方式。

之前在系列文章裡針對如何決定圖文形式的部分,曾分享過可用兩種出發點決定圖文形式,不過還有第三種方式:「從讀者屬性出發」:

raw-image

針對讀者我簡單分為四象限

raw-image

如果已經有目標顧客輪廓,這樣一分會比較清楚要餵怎樣的圖文形式給他們,比如追求速效者我會提供知識圖卡、尋求療癒者則是金句圖卡之類,像我自己是探究真理與挖掘內心之間飄移的類型(大概八比二吧),看圖文大多時候都有其解決問題的目的性,所以我個人就比較愛看長篇懶人包。


先決定主題還是決定目標顧客?


講了這麼多,究竟要先決定主題還是決定目標顧客?我認為是看創作的初衷,假若只是有趣好玩的嘗試,那一定先選擇主題,但如果現在就有變現的打算,請務必找到想做的主題以及目標顧客的交集點,不想做的主題又得做久的話實在很沒意思,也記得選的目標顧客要有能買單的財力。

比如我觀察到多數人喜歡勵志暖文、感情、旅遊類的文章創作,也測試過只要親子題材加上圖文、擴散效果都很不錯,但那就不是我想分享的主要內容,比起暖文,我還是偏好理性思考、商業類的書籍,或是可以帶給大家一些省思的想法。


總結重點:

  1. 設定目標顧客輪廓可以幫助創作出符合讀者喜好的圖文
  2. 三種決定圖文形式的出發點:使用情境、主題、讀者
  3. 先決定主題、還是先決定客群?可以的話直接找交集點

如果有想嘗試進行圖文創作、但還是不確定感很高,或是還有更多想了解的內容,我和Vista鄭緯筌老師一起合開了線上10堂的《圖文創作訓練營-讓你吸睛又吸金》,預計從八月中開始,歡迎一起踏入圖文創作的領域!

raw-image

除去幫公司做圖文素材的在職者之外,個人創作者對於自己喜歡的內容總是能比較長久,所以在思考內容主題時,可以一併想想自己能否在這主題長久堅持下去,假設你問要多久,我會說起碼要能以年起跳,創作這條路是孤獨且不立即見效的,需要時間逐步累積、優化,才能在廣大的網路之中探頭而出。

雖然以製作時間來說,漫畫知識萃取恐怕是最久的了,不過有壞也有好,正因為要花的時間較多,這種呈現方式就比較不會有人跟你搶(誤),辨識度也就相對提高,簡言之,就是拉寬了你個人品牌的護城河。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avatar-img
陳沛孺的沙龍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沛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知識圖文創作有其目的性,失智症衛教針對失智症病患家屬、離婚訴訟懶人包針對想離婚的怨偶,同樣的,我們的知識圖文創作也有適合的對象,今天來聊聊我們究竟是想創作給誰看?內容又該注意哪些部份吧
想要嘗試知識圖文創作,卻不清楚有哪些形式、適用場景,甚至不知該如何選擇,這篇整理了七種形式與四個選擇步驟,帶你一步步了解圖文創作的殿堂。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知識圖文創作有其目的性,失智症衛教針對失智症病患家屬、離婚訴訟懶人包針對想離婚的怨偶,同樣的,我們的知識圖文創作也有適合的對象,今天來聊聊我們究竟是想創作給誰看?內容又該注意哪些部份吧
想要嘗試知識圖文創作,卻不清楚有哪些形式、適用場景,甚至不知該如何選擇,這篇整理了七種形式與四個選擇步驟,帶你一步步了解圖文創作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