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命運的契機(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壇經講記》說:「你的生命已經那麼久了,你要想清楚,你到底在追尋什麼?這樣無上的真理難得,當然真理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並未察覺。」
當大社團將《六祖壇經》設為定課後,我挑自己最能靜心的時段,每日讀一遍,讀到第三遍時感動莫名,也潸然淚下,為何此教法能觸動心弦?感覺自己像隻迷途的羔羊,忽然找到失散的羊群般喜極而泣,後來也仿效機緣品的智常法師,常常反問:「何者是自己的本心本性?」尤其近期看到幾位親友往生,過段時日後眷屬也回歸正常生活,頓時了解,一旦生命消逝,與親友的關係就有了變化。所有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的來去因緣,緣起緣滅真的是自緣自變,都是自己妄心所現。
世間所有事物都很無常,有生有滅,如花開花落。美好的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有生有死。所以說人生無常,無有一法真實。我們要接受無常、習慣無常,更需了解自性是常而非無常,所以自性無生滅。
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傳佛心印,(付囑品第十):「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佛法是不二之法,雖然身心世界虛妄不實,真心卻從未離開,只是不染萬境罷了,曾經有剎那間靈光乍現,好像有一點點體會,可是劣根性重,很快又被塵勞妄想覆蓋,無功而返。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若過去世有修行過,本世時機成熟時,亦會想繼續再修,但若未遇善知識提點或沒有遇到正法道場;則易被外邪入侵,而出現走火入魔、越修越偏的現象。要修行,除了本身要努力之外,亦要有明師指導,並且莫處處攀緣,修清淨心,從基礎開始,⼀步⼀腳印地修起。」
精舍提倡在家修行,不必到處跑宮廟、道場。可加入精舍的修行社團,若有問題,蔡阿伯善知識會指點迷津,督導師姐從旁提點,組長、副組長用心盡責,還有同修善友師兄姐各自用功,每一個層面都有機會進行深度學習,從而反省自己的盲點。
我的盲點之一是躁進,修行無法一蹴可成,誠如《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修清淨心從基礎開始,一步一腳印地修起」,自己讀經一時的體悟只是小悟,因為煩惱根深而無法常保持續,更需時時反省、警惕自己。蔡阿伯最近提醒及轉貼的分享文指出用功的方法:
一、想佛憶佛,用新蓋舊
這一世為三毒所染,累劫腦識的染污勢力強大,直到接觸精舍後才有機會了解因果、消業修行,蔡阿伯說:「這痕跡是留在腦識的深層裡,更難剔除,除非發大願心,往死裡唸經持咒,想佛憶佛,用新蓋舊,用正法取代外道,方能漸漸消蝕。」目前無法做到大量唸誦,只能從想佛、憶佛做起,督促自己在生活中以經為師、提起觀照,先從經文上選一則開示學習。
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坐禪品第五〉:「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所以和同修約定好互相提醒,在生活中做人處事,時時觀照自性,從不「道」人是非長短做起,功夫純熟了,自然就能遠離善惡兩邊,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做到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心口一如,和諸佛同一類了。
二、悔過、精進、重新出發
上週送件迴向的業障沒有成功,要補懺悔,很慚愧沒有體會出蔡阿伯的用心,檢討自己、學習一段時間後,似乎也出現新的盲點,很容易執著在經文數上,反而流於形式上的懺悔,忽略了真心、誠心的重要,感恩阿伯及業主菩薩的及時提醒,讓我有機會自我檢討改正。
災難日益頻繁,無常不時來到,而人生短暫、歲月如梭。隨著年紀增長,來日確實無多,假如還不下定決心努力修行,只停留在悠悠泛泛的學習,那麼生命有一天走到盡頭,下一世來時又將如何?還有機會接觸正法嗎?隔陰之迷後,是否又將一切歸零、從頭開始?蔡阿伯說:「正法難遇,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時的我痛定思痛,重新出發,為人生最重要的事,佛法教義――戒、定、慧,在生活中努力修行。
(分享完畢)
常言道:「改命不如改運;改運不如改性(個性)。積習不改,命運難改。」佛法無邊誓願行,聲聲唸佛回歸自性本真。分享者真誠地面對自己的人性盲點,實屬不易,就如蔡阿伯說:「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人人都須在生活中修行,時時自省、時時觀照自己,如觀自在菩薩觀察諸法實相本空後,對一切外境、外緣隨緣自在,不思善、不思惡,將佛法的教義――戒、定、慧,落實在生活中。
佛教中,戒、定、慧合稱三學,即三項訓練。佛陀教導我們培育這三學。修「戒」是完善道德品行;修「定」是致力於內心平靜;修「慧」是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須循序漸進。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內心平靜,內心平靜了,再進一步提升智慧。
透過讀經或大量唸經,以佛水洗禮,洗去腦識中累生累劫累積的污染淤泥,才能漸漸回歸自性本真。我們都知道「厚德載物」。《周易》中,厚德有許多意思:(1)有大德(2)有深厚的恩德(3)施以厚澤(4)深深地感激(5)心胸寬廣,不以個人得失為主,重公輕私,謂之厚德。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在行住坐臥常行功德呢?《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疑問品第三〉:「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六祖惠能身邊多德高望重的人士。六祖提醒他們,心性品德須仰賴自己內省和修煉,內心自性也須靠自己提升,淨化自己的內心,即佛法的自淨其心,才能獲得內心的快樂。一如佛法談自在,無煩惱、執著,才得以自在。
世人因不瞭解因果和修行的重要,內心煩惱常如海水波浪般永無止盡,今日得《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得以「興隆三寶,普利羣生者。」分享者也因難得聞此佛法而潸然淚下,見其自性而反省己過。
學佛是人生的最大享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希望有緣的您,也能讀誦《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早日回歸自性本真。人身難得,切勿入寶山空手而歸。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身體要健康,是需要大福報的!人活著,連呼吸都需要福報,若福報耗盡、油盡燈枯,一口氣上不來就會一命嗚呼!因此,要珍惜寶貴的生命,保養身體,守護自己的健康。被病痛折磨的人生是痛苦黯淡的,有健康的身體,人生才會是幸福光明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執著這世間所有人事物的紛擾,誦經只是唸到表面,沒有誦到心坎裡。」   「人生到每個地方,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就看用何種角度看事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唸誦《金剛經》時,突然對經典裡面的一段話有所感觸:「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引用完畢)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陣子在「習慣」每天唸100部《金剛經》的計畫,我來分享自己從一開始要唸不唸、得過且過的心態,到現在唸經已成為一種習慣的改變吧!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表弟一如往常地騎機車上班,就在快到停車場準備換工作車時,被一位年輕人騎車撞上,瞬間飛出去腦部著地,當下傷重不省人事。對方卻說完全沒有看到表弟,還好有加裝行車記錄器,讓警方能夠順利地釐清事故責任。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身體要健康,是需要大福報的!人活著,連呼吸都需要福報,若福報耗盡、油盡燈枯,一口氣上不來就會一命嗚呼!因此,要珍惜寶貴的生命,保養身體,守護自己的健康。被病痛折磨的人生是痛苦黯淡的,有健康的身體,人生才會是幸福光明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執著這世間所有人事物的紛擾,誦經只是唸到表面,沒有誦到心坎裡。」   「人生到每個地方,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就看用何種角度看事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在唸誦《金剛經》時,突然對經典裡面的一段話有所感觸:「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引用完畢)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陣子在「習慣」每天唸100部《金剛經》的計畫,我來分享自己從一開始要唸不唸、得過且過的心態,到現在唸經已成為一種習慣的改變吧!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表弟一如往常地騎機車上班,就在快到停車場準備換工作車時,被一位年輕人騎車撞上,瞬間飛出去腦部著地,當下傷重不省人事。對方卻說完全沒有看到表弟,還好有加裝行車記錄器,讓警方能夠順利地釐清事故責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把固有的成見放下_禪七開示節錄9v2_方丈開仁長老 一、現代眾生的根性,較難專注於學習 二、把握好因緣,將固有的成見放下 其實,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在聽聞佛法,雖然可能學到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方式,也都認為自己是在實修,但是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身見、我見在修,實際上是很難有成就的。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把固有的成見放下_禪七開示節錄9v2_方丈開仁長老 一、現代眾生的根性,較難專注於學習 二、把握好因緣,將固有的成見放下 其實,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在聽聞佛法,雖然可能學到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方式,也都認為自己是在實修,但是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身見、我見在修,實際上是很難有成就的。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