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第四章 不盈
付費限定

第四章 不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章節回顧

大道中,守靜時,如天地始創之仁心;有所為時,萬物皆因仁心存在且茁壯,每一刻都要把握當下,檢視自己有無道心,來向天地、萬物學習,反省修正自己。守好道心,使心不被智所用、不被欲所使,即不會以自我私欲和意識來對待萬物。因而,人們要放下想法和欲望,虛心從根本開始,時時檢視道心,把握當下,一步一步在做中向天地、萬物學習,反省則能精進。這就是效法天地運行之道。前三章說明了如何走入道中,成為道的一部份。


本章概要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知道什麼、會什麼、想得到什麼、想做什麼…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習性、個性等。 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


第四章的首句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沖。就如同是說我們在道裡,是要像水直接從頭上傾瀉而下。 形容著受者正面迎接、全然空白的接受道的降臨,如當頭棒喝般,有著瞬間震驚的感受。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7會員
51內容數
台灣傳統文化有珍貴豐富的內涵,特別是人性質樸良善的一面,其背後藏著深厚的思想底蘊。為了研究傳統民俗精神,促使我踏入了經典學習。學習之路沒有終點,而它帶著我認識自己、明白生命的價值,知道怎麼重新走出生命中有意義的每一步,讓身心充實健康快樂。在此,記錄與分享這一路”心”生活的反思與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體悟心生活的所在 的其他內容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這似乎告訴我們「走在人生大道上,要走去哪?要怎麼走?」的答案。 讓自己所作所為,依循大道、自然運行之法來行,才能真正走上大道,走向成就圓滿。也可以說,想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條路上要學習道,融入道中,每個當下讓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道的一份子,隨著時間生命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終將在大道上有所成就。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這似乎告訴我們「走在人生大道上,要走去哪?要怎麼走?」的答案。 讓自己所作所為,依循大道、自然運行之法來行,才能真正走上大道,走向成就圓滿。也可以說,想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條路上要學習道,融入道中,每個當下讓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道的一份子,隨著時間生命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終將在大道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