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參加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講座

第二次參加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前就喜歡參加一些與目前工作不相關的講座,尤其是近三年更是嚴重,也許再找職涯的出口吧。昨天參加青年職涯發展中心講座─“崴爺,就業隨時準備好:30歲以後,為自己的人生開外掛”,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青年職涯所開的講座課程,第一次參加是去年九月的“【名人玩學堂】吳怡霈-如何定義並行銷自己”。


說真的「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的宗旨:為使青年提早了解未來就業市場型態與所需職能,提供職涯探索、諮詢等多元面向服務,期許能陪伴青年在職涯探索過程給予支持與鼓勵,透過舒適空間及服務交流,建立互信與歸屬感,促進其職涯發展之潛能,確立培養個人規劃職涯發展之意識,同時培養未來競爭力,增加自我價值,並充分自信步入職場為目標(取至中心簡介)。第一次是現場講座,放眼望去都是年輕人參加,當然也有少數像我這樣的大嬸大叔參加,也不知道是沖著名人去還是真的想聽取別人的經驗談。


raw-image


以我來說,第一次去是沖著名人而去,但真的收獲不少,了解人家是怎麼去了解自已、做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在演藝圈活躍,當然我吸取的不是這一部份,而是領會到如何用自己的經驗去幫助職涯上的新人步入職場。第二次也就是昨天,因為疫情關係使用線上講座,對於想創業的我來說,增加了不少的信心,也更能說服自己不要沒開始就已經自己放棄,聽了二個小時,小小的記了一些重點,其中鼓舞我的一小段話《人多地方不想去,人少地方不敢去,那你就留在原地吧


我的小筆記原稿,隨手記

我的小筆記原稿,隨手記

說得沒錯,很多人做的生意覺得沒機會了,很少人做的生意覺得一定不賺錢,那你還要往哪裡走??就像現在的我,身邊的人覺得很多人已經做的店,你還要試?還沒有開發的店,會跟你說失敗率很高,那不就是要你在原地就好,但我已經踏了一半了,我想給自己機會,堅持下去,失敗了也比在原地的你們強。

avatar-img
Jan 女子的沙龍
6會員
20內容數
育有二寶的兩光脫線媽媽,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觀察孩子,喜歡用聊天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分享從懷孕到孩子出生過程中,發生意想不到的趣事與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n 女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不是醫療界的朋友認為我們上班時,交談或書寫都是使用英文,英文能力一定很好。殊不知,打從國中畢業後,我再沒有投入心力在學習生活應用英文。上班中所說的寫的都是醫學英文,真正遇到了外國人也是聽不懂他們所表達的需求,讓我感覺這種感受很差,自認為是工作成長上的一個阻礙。
來自IG一封陌生訊息,一位臨床工作數年的護理師,意外看到我所寫的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之內容,詢問轉任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一職,應俱備什麼條件及工作內容為何?及如何得到面試邀約,燃起我寫下相關細節來給予預轉任者準備方向。
小時候,爸媽喜歡以分數來定義我們的學習狀態,考不好就是送補習班再加強。長大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用這種做法來定義我的孩子。幸運的是,兩寶的爹也是這樣的觀念,我們育兒的作風很一致,但如何面對真是一門學問。
很多不是醫療界的朋友認為我們上班時,交談或書寫都是使用英文,英文能力一定很好。殊不知,打從國中畢業後,我再沒有投入心力在學習生活應用英文。上班中所說的寫的都是醫學英文,真正遇到了外國人也是聽不懂他們所表達的需求,讓我感覺這種感受很差,自認為是工作成長上的一個阻礙。
來自IG一封陌生訊息,一位臨床工作數年的護理師,意外看到我所寫的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之內容,詢問轉任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一職,應俱備什麼條件及工作內容為何?及如何得到面試邀約,燃起我寫下相關細節來給予預轉任者準備方向。
小時候,爸媽喜歡以分數來定義我們的學習狀態,考不好就是送補習班再加強。長大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用這種做法來定義我的孩子。幸運的是,兩寶的爹也是這樣的觀念,我們育兒的作風很一致,但如何面對真是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