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要來談談,個人從自身經驗與前輩身上所總結的:
「成為優秀編劇最重要的三個能力」
一、不貼任何人標籤的「同理心」
人腦為了更容易處理訊息,所以習慣將事物簡化、歸類,因此人們習慣會把所有事情分「對錯」、「善惡」、「好壞」。
雖然這樣的機制有利於生存,但也使得我們容易認為所有事情都有對錯、容易將所有事物以二分法處理,並以此將人貼上標籤。
像是「殺人者就該死」、「OO黨的人都是被洗腦的」、「他是支持OO的,所以他說的都是對的」「患有精神病的就該關起來」……諸如此類的想法,或是認為某個人一定就是怎麼樣的。
這些想法嚴格來說也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並不是要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只是這可能會讓你無法刻劃出生動的角色,以及出色的故事。
如果你認為「隨機殺人犯就是該死,而且要連父母一起罰,一定是父母沒教好」、「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就是自己家人沒有同樣遭遇才這樣、沒有同理心」。
那你將無法寫出如同「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的故事。
任何事情,只要你將他定義完對與錯、將他貼上標籤,而不去試著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做?」那你的角色與故事就會變得扁平。
舉例來說,這樣寫出來的故事就會是:因為魔王殺人、所以他是錯的,勇者是正義的一方,要懲罰壞人,故事就應該是勇者殺死魔王。
如此你將無法寫出具有魅力的反派,甚至是寫出不同於以往的魔王角色。
你可以試著回想,自己看過的作品中,有沒有一個角色明明做了你平日無法原諒的事,但你還是很喜歡他?
或是他明明站在主角的對立面,做了很多壞事,你卻十分同情他?(像是蝙蝠俠的小丑)
一個人的人格與行為之所以形成,跟他從小到大的經歷與經驗有關。
當你碰到一件對於你來說可以輕易區分對錯的事情時,不妨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為什麼對方會這麼做?
雖然不容易,但這麼做,有可能會帶給你一個不同於他人的特別故事,或是令你創造出讓人喜愛的反派角色。
二、接收所有訊息的「觀察力」
你是否常常聽到,小說家或是編劇說:平日會習慣在捷運上觀察其他人,試著從他的穿著、舉止去想像他是個怎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故事?
這就是「觀察力」,除了陌生人之外,平常也可以觀察身邊的人,不管是遇到事情的反應、習慣的小動作、常用的助詞還是說話的語氣……等等,都能幫助你建構角色。
當然,除了觀察「人」之外,對於故事的觀察也是不可少的。
平日,我會看一些PTT、DCARD的熱門文章,不論是真實故事、還是創作文,但凡是熱門,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
延伸上一個能力來說,如果認為這個故事是「創作文」,貼上不可能的標籤,並直接關閉該文章,就會失去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另外,平常也可以「觀察」好的故事,也就是成功的影集、電影、小說,試著拆解、分析他為什麼成功,哪裡有值得效仿的地方。
三、願意嘗試任何事物的「學習力」
編劇在創作故事的過程中,費時的除了撰寫與修改故事本身之外,花最多時間的便是「田野調查」。
若你想寫一個現代的推理故事,那你可能會需要了解一些醫學鑑識的知識,以及科技在犯罪、防治犯罪上面的應用。
若你想寫一個精采的職人故事,那你就會需要清楚那個職業的眉眉角角,以及該職業平日的時程安排。
若你想寫跟文化有關的故事,那你也務必要了解跟此文化有關的事物。
除了本身想寫的故事以外,還有案主想寫的故事,在寫故事的過程中,多少都會面臨到一些你不感興趣,卻又不得不了解的事物。
因此,面對任何事物都有願意嘗試、願意學習的心,也是很重要的。
而且,有時候你認為無用的知識,可能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幫上你。
舉例來說,像是賈伯斯,一開始因為興趣去學習書法,結果這卻在他設計蘋果電腦時,起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我覺得這個能力除了能夠讓你成為優秀的編劇之外,也能在生活的各面向幫上你的忙。
以上便是我認為成為優秀編劇最重要的三個能力,歡迎留言留下你對此文的想法,若對你有幫助,可以按顆愛心、分享此篇貼文!
若有任何關於故事的需求,或是想與我交流,歡迎寄信到我的信箱:cgf35@hotmail.com
另外也歡迎支持我與朋友們寫的科幻小說:《薛丁格的社會》
裡面除了小說外,還有獲得文化部輔助的故事開發流程。
購買書籍若用SHOPBACK購買還可擁有2.4%~3.5%的現金回饋唷!
若沒有帳號,歡迎使用我的推薦連結註冊:
https://app.shopback.com/v2V6clA3Bgb
註冊完可以領100元回饋金!
註冊完並安裝插件之後,除了電子書,只要有回饋的網站都會跳出可現金回饋的按鈕。包含APPLE、NIKE、東森購物、PChome 24h購物……等各大商城都有現金回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