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之路

含有「編劇之路」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每天寫作,是在訓練想像力肌肉」 編劇作家必須養成每天寫作的習慣,給自己一個時間範圍、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坐下來寫作,養成紀律。而這項紀律,需要遵照專業的方法進行,才不會形成沒有目的性的「湊字數」寫作。
Thumbnail
本篇要來談談,個人從自身經驗與前輩身上所總結的: 「成為優秀編劇最重要的三個能力」 一、不貼任何人標籤的「同理心」 人腦為了更容易處理訊息,所以習慣將事物簡化、歸類,因此人們習慣會把所有事情分「對錯」、「善惡」、「好壞」。 雖然這樣的機制有利於生存,但也使得我們容易認為所有事情都有對錯。
Thumbnail
當你收集資料時,想的不是這條資料該放在哪,而是,可以怎樣利用這條資料。這樣去分類,才能物盡其用。
Thumbnail
寫得太好了!想看下一集Notion實戰案例
想法、興趣、理想、目標都是無窮無盡的,若我們把所有收集回來的資訊平鋪開來,將會多得讓我們無從著手,所以,第二腦袋的第二個功能:Oraganise整理,就是當中的關鍵。 Tiago Forte(「創建第二大腦」課程的創辦人)於是提出了一套整理資訊的方法:PARA Method.
Thumbnail
我們既然不會和汽車比速度,和超重機比力量,我們也不應和電腦比聰明、比快捷;要把電腦以至 AI 當成工具,處理我們不想處理的事,藉此空出我們腦袋的「處理能力」,去做我們人類最擅長,AI暫時仍未能取代的事情——創作。 為了好好培養上述的能力,我們需要一個「第二腦袋」。
Thumbnail
為了在此和你們分享我作為全職寫作人的「知識系統」和「創作系統」,特別重新檢視了一向暗自引以為傲的「第二個腦袋」——電腦硬碟内上千個文檔,以及内藏6000多條筆記的Evernote。 然而,我發現,絕大部份的筆記,都像埋進墳墓裡般,從此不見天日⋯⋯
Thumbnail
有個編劇前輩,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八十年代末入行,參予過多不勝數的經典電影。履歷上那些響噹噹的片名,令他在行內享負盛名,無論產量和稿費,都是我望塵莫及的。 和他比較熟稔的行內人都知道,雖然做了超過三十年編劇,其實,最近二十多年,他都沒有完整的寫過一個劇本,那他是如何生存的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嗣軒
棒,期待新文
大合照2017.05.04 按照前幾周的慣例,是學員的成果分享,同時也是基礎編劇班的最後一堂課了,兩個月以來,周四的晚上,我們齊聚一堂,一起真實的編織夢想。 原以為一切都結束了,沒想到還有進階課程想來又驚又喜,也對,這條築夢的路多麼漫長,爾後就算在此結業,我依舊追逐著。
Thumbnail
編劇課進行到現在告一段落,老師用四重奏的這句經典台詞勉勵我們:『時間緊迫還能不慌不亂,滿足顧客需求的,是一流,想著要盡心竭力表現自己的,是二流。三流的嘛輕鬆愉快得過且過就好,心懷大志的三流變是四流』我在心中激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