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迅速且致命的殺手:心肌炎

    甚麼是心肌炎?

    心肌炎就是心臟肌肉細胞的發炎,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但由於心臟是供應血流及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且由外觀症狀早期診斷極其困難,因此一旦發生,往往造成生命得喪失或不可挽回的後果。

    為什麼會造成心肌炎?

    感染 感染是最常造成心肌炎的原因,而病毒感染又占了大部分,常見的如流感病毒、腺病毒、腸病毒、COVID19病毒、C型肝炎病毒都有可能。
    藥物 酒精、重金屬、古柯鹼或白血球間素等藥物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發炎。
    疫苗 目前COVID19疫苗中的mRNA疫苗(莫德納或輝瑞BNT)較易引起心肌炎,目前施打在12-39歲的心肌炎發生率是1-66/每百萬劑,而接種第二劑的發生率高於第㇐劑,且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青少年族群12-17歲最多),大多數病例發生在接種完第二劑之後1-5天(中位數2天)。但疫苗造成的心肌炎通常症狀輕微,住院後好好觀察症狀及接受治療,大多數都可完全恢復。
    參考資料:疾病管制局:mRNA 疫苗接種後心肌炎/心包膜炎指引 2021 年 9 月 3 日 https://www.cdc.gov.tw/File/Get/MHUHpwBEaXisDEyfgrr_mQ
    免疫疾病 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也會引起心肌炎,可能跟自底面一細胞攻擊心臟肌肉細胞有關,例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查格-施特勞斯綜合徵(Churg–Strauss syndrome)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TA)等等。

    心肌炎的症狀是甚麼?

    最初症狀包括胸痛、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心悸,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性的心肌炎多會合併發燒的症狀,特徵是在使用降溫治療或服用退燒藥之後心跳仍快,因此,若體溫回復正常後若心跳沒有下降或仍超過上限時,就要特別注意心肌炎的發生。
    正常心跳參考值
    方法:安靜休息時可使用聽診器或可趴在胸前數心跳聲10秒,在將數到的次數x6,即是一分鐘心跳。
    而如前所述,如果是疫苗接種後的心肌炎,通常在接種疫苗後 1 至 5 天內出現。雖多數個案需要住院觀察治療,但大多數病程輕微,對治療反應也很良好。

    心肌炎發生了怎麼辦?

    心肌炎是無法在家自我診斷的疾病,一但有上述的症狀出現,建議直接至醫院或急診就診,若已經在家中發生昏迷或無脈搏的情形,請直接叫救護車並對患者執行CPR:
    來源:基隆市消防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名兒科醫師,最喜歡狗與小孩,不喜歡抓狂的狗與小孩。 fb專頁:祁孝鈞醫師,診所fb專頁:小森林兒科診所(新竹市東區)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