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聊天」也有學問!?

除非離群索居,否則人一定會和他人進行互動。不少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人進行「有意義的深入互動」(deep and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有益心理健康。然而,現實生活中為何人們卻較少這麼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最新研究怎麼說。
本研究來自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三校合作,9月底發表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Impact factor:6.335)。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總計12個研究,超過1800名受測者(絕大多數都是與「陌生人」進行互動),分析他們與人進行「深入」與「表淺」對話前後(deep or shallow topics),事前的「預期」與事後的「實際感受」。
  • 「表淺」話題如:上個月看過最好看的電視節目。今天的天氣如何。
  • 「深入」話題如:描述你上次在別人面前痛哭的狀況。如果有一顆神奇水晶球能回答任何問題,你想要詢問關於什麼問題。
進行對話「前」、「後」則分別進行三項評估:
  • 對話有多尷尬(how awkward they thought)。主要當然是為了評估與陌生人進行「深入」對話時,人們會先入為主感到尷尬。
  • 與談話對象的連結有多強烈(how connected they thought they would feel to their conversation partner)。評估不同談話內容,是否會影響與談話對象的連結感、親近感。
  • 享受對話的程度(how much they would enjoy the conversation)。進行不同對話以後,心理感受好壞的差異。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