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因疫情瘋狂囤積衛生紙,其實既理性又健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從事後觀之,這根本屬於「不必要」的行為,甚至還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花錢、浪費空間、群聚感染等)。然而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這類行為不但理性,甚至有益心理健康!

七月底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發表的最新研究,刊載於「實驗心理學雜誌」(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Impact factor:2.832),是第一篇針對幾種「不確定性」(uncertainty)對人類行為模式所造成影響之研究。

所謂的「不確定性」,其實在每個人每天的生活中都持續發生。小自無傷大雅的事件(如平常搭的公車脫班造成遲到、報告準備方向錯誤被上司責罵),大至攸關生死的意外(綠燈過斑馬線卻被車撞、每年做高階健檢卻罹癌),其實都充滿了不確定。

當然,面對不同程度、種類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行為改變必定不同。一年多來的疫情,之所以造成許多人「誇張」的行為反應,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太高、影響層面太廣。

  • 從疫情初始,各種可怕嚴重、稀奇古怪的症狀,都讓人看了心驚膽跳,彷彿「人類就要毀滅了」。
  • 即使已經過了一年多,各種研究結果紛紛出爐,卻似乎又帶來更多不確定,比如「變種病毒」相關議題。
  • 雖然已有多種疫苗上市,但究竟效果、安全性如何,都只能透過全體人類的「肉身實驗」來證實。畢竟,最早開始正式施打的疫苗,至今也還未滿一年。
  • 最後,則是對生活的實際影響。不單只是「健康」,還包含了經濟、政治、工作型態、國家安全等複雜而互相糾葛的層面。在在另人不知所措、甚至無助。

此外,面臨不確定性時,每個人的反應固然不盡相同,但是研究也發現,就算邏輯上、理智上知道「改變」不見得有好處,甚至可能「維持原本行為模式」反而比較好,人還是傾向「做出改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50會員
1.1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20多年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AI運用、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0428 無需太過。怎麼樣的憂慮才叫「不太過」呢?我覺得就是我們不會因為擔心去做一堆匪夷所思的蠢事。例如吃綠豆吃到鉀中毒以致不治。
Thumbnail
0428 無需太過。怎麼樣的憂慮才叫「不太過」呢?我覺得就是我們不會因為擔心去做一堆匪夷所思的蠢事。例如吃綠豆吃到鉀中毒以致不治。
Thumbnail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Thumbnail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Thumbnail
好了,經過一天歡樂的結衣之亂(?)後,來講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 提醒大家外出記得戴口罩,除了防疫還能美顏呢。 這次台灣的疫情必然讓人重視,但還有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下大家的心理狀況。 本來平安的日常,突然從短短一星期內轉化為三級警戒,大家都無法出遠門、正常工作、見朋友,在家也看著一堆恐慌搶口罩、
Thumbnail
好了,經過一天歡樂的結衣之亂(?)後,來講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 提醒大家外出記得戴口罩,除了防疫還能美顏呢。 這次台灣的疫情必然讓人重視,但還有一項我們要注意的,是疫情下大家的心理狀況。 本來平安的日常,突然從短短一星期內轉化為三級警戒,大家都無法出遠門、正常工作、見朋友,在家也看著一堆恐慌搶口罩、
Thumbnail
為了解惑除魅,我到網絡上查詢,獲得的讓我感到比較有力的證明是——有所謂的“權威人士”提及,沒有口罩,衛生紙也能作為口罩的防護來使用。
Thumbnail
為了解惑除魅,我到網絡上查詢,獲得的讓我感到比較有力的證明是——有所謂的“權威人士”提及,沒有口罩,衛生紙也能作為口罩的防護來使用。
Thumbnail
疫情升溫、持續限水、停電慘況,還有夏日惱人的蚊子。 大部分的人都在經歷差不多的事,但脆弱的時候比較容易受影響,還是要稍微記錄起來,提醒自己要嘛不要接觸太多經過渲染和重複的報導,或是暫時遠離社交網站。
Thumbnail
疫情升溫、持續限水、停電慘況,還有夏日惱人的蚊子。 大部分的人都在經歷差不多的事,但脆弱的時候比較容易受影響,還是要稍微記錄起來,提醒自己要嘛不要接觸太多經過渲染和重複的報導,或是暫時遠離社交網站。
Thumbnail
Helga Christina on Unsplash 你說民眾無知嗎?大概是吧!自以為不懂裝懂嗎?有一部分吧?當我想買「口罩」時,抱持著「如果能買到就買」的心態隨處看看,也沒有特意一間一間去追問,就按照我平常的購物習慣——如果有看到就買吧!——結果我在結帳時看到櫃檯有口罩,幾乎沒有人去拿一包放在
Thumbnail
Helga Christina on Unsplash 你說民眾無知嗎?大概是吧!自以為不懂裝懂嗎?有一部分吧?當我想買「口罩」時,抱持著「如果能買到就買」的心態隨處看看,也沒有特意一間一間去追問,就按照我平常的購物習慣——如果有看到就買吧!——結果我在結帳時看到櫃檯有口罩,幾乎沒有人去拿一包放在
Thumbnail
#44《人性鍊金術》(中):為什麼人類想要逃離不確定?流於講表面話?這些都是人類行為的慣性。今天這篇會延伸上篇所提到的理論基礎,以更應用的方式來看待人類的行為決策。
Thumbnail
#44《人性鍊金術》(中):為什麼人類想要逃離不確定?流於講表面話?這些都是人類行為的慣性。今天這篇會延伸上篇所提到的理論基礎,以更應用的方式來看待人類的行為決策。
Thumbnail
我只知道在這注定是人類文明、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上,我在場上看著、被影響著,像是在暴風雨的海灘邊,看著狂滔的海浪,而心底因為體會到自己的渺小而沉靜,坐下來啜飲一杯茶,不管怎樣且戰且走。 Keep calm and carry on.
Thumbnail
我只知道在這注定是人類文明、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上,我在場上看著、被影響著,像是在暴風雨的海灘邊,看著狂滔的海浪,而心底因為體會到自己的渺小而沉靜,坐下來啜飲一杯茶,不管怎樣且戰且走。 Keep calm and carry o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