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因疫情瘋狂囤積衛生紙,其實既理性又健康

更新於 2021/08/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從事後觀之,這根本屬於「不必要」的行為,甚至還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花錢、浪費空間、群聚感染等)。然而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這類行為不但理性,甚至有益心理健康!
七月底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發表的最新研究,刊載於「實驗心理學雜誌」(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Impact factor:2.832),是第一篇針對幾種「不確定性」(uncertainty)對人類行為模式所造成影響之研究。
所謂的「不確定性」,其實在每個人每天的生活中都持續發生。小自無傷大雅的事件(如平常搭的公車脫班造成遲到、報告準備方向錯誤被上司責罵),大至攸關生死的意外(綠燈過斑馬線卻被車撞、每年做高階健檢卻罹癌),其實都充滿了不確定。
當然,面對不同程度、種類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行為改變必定不同。一年多來的疫情,之所以造成許多人「誇張」的行為反應,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太高、影響層面太廣。
  • 從疫情初始,各種可怕嚴重、稀奇古怪的症狀,都讓人看了心驚膽跳,彷彿「人類就要毀滅了」。
  • 即使已經過了一年多,各種研究結果紛紛出爐,卻似乎又帶來更多不確定,比如「變種病毒」相關議題。
  • 雖然已有多種疫苗上市,但究竟效果、安全性如何,都只能透過全體人類的「肉身實驗」來證實。畢竟,最早開始正式施打的疫苗,至今也還未滿一年。
  • 最後,則是對生活的實際影響。不單只是「健康」,還包含了經濟、政治、工作型態、國家安全等複雜而互相糾葛的層面。在在另人不知所措、甚至無助。
此外,面臨不確定性時,每個人的反應固然不盡相同,但是研究也發現,就算邏輯上、理智上知道「改變」不見得有好處,甚至可能「維持原本行為模式」反而比較好,人還是傾向「做出改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59會員
955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幾乎人手一台(甚至兩、三台)的手機,常常被現代人用來打發時間、消煩解悶。除了上網、看影片、使用社交軟體以外,數量驚人的免費手機遊戲(以下簡稱「手遊」),也是許多人的選擇。畢竟,既不用不用花錢、又能無止盡的嘗試各類型遊戲(每隔幾天就換玩一個也沒問題),吸引力當然十分驚人。
人的心情很難不受外在事件影響,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持續一段時間的某事件、或者某段人際關係,影響我們「目前」心情較大的,到底是「近期」的經驗?或者是「較久以前」的經驗?這就很有趣了。 6月底這篇論文發表於《eLife》,一本有關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科學期刊。
持續一年多的疫情肆虐期間,許多人被迫在家隔離、居家上班,造成世界各地的分手、離婚率都不斷攀升。原因不難理解:互動時間增加,但「喊停」、「離開現場」等心理學常見(處理人際衝突)技巧無法執行,若沒有適時調整、增加不同以往的互動策略,當然很難「撐」下去。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都出現「拒絕配合防疫政策」的民眾,包括不配合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違規聚會等。究竟這些人是醫學常識不足?單純不願意配合?或者有其他原因?6月中這篇研究嘗試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詮釋。
很少人沒有熬夜的經驗,不管原因是加班工作、臨考前抱佛腳、趕報告趕作業、熬夜打電動唱KTV、夜遊等。若是熬夜隔天無法補眠,喝咖啡來提神是很常見的處理方式。這麼做究竟有沒有效?看起來似乎是個沒什麼大不了的議題,卻持續有最新研究發表。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
幾乎人手一台(甚至兩、三台)的手機,常常被現代人用來打發時間、消煩解悶。除了上網、看影片、使用社交軟體以外,數量驚人的免費手機遊戲(以下簡稱「手遊」),也是許多人的選擇。畢竟,既不用不用花錢、又能無止盡的嘗試各類型遊戲(每隔幾天就換玩一個也沒問題),吸引力當然十分驚人。
人的心情很難不受外在事件影響,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持續一段時間的某事件、或者某段人際關係,影響我們「目前」心情較大的,到底是「近期」的經驗?或者是「較久以前」的經驗?這就很有趣了。 6月底這篇論文發表於《eLife》,一本有關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科學期刊。
持續一年多的疫情肆虐期間,許多人被迫在家隔離、居家上班,造成世界各地的分手、離婚率都不斷攀升。原因不難理解:互動時間增加,但「喊停」、「離開現場」等心理學常見(處理人際衝突)技巧無法執行,若沒有適時調整、增加不同以往的互動策略,當然很難「撐」下去。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都出現「拒絕配合防疫政策」的民眾,包括不配合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違規聚會等。究竟這些人是醫學常識不足?單純不願意配合?或者有其他原因?6月中這篇研究嘗試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詮釋。
很少人沒有熬夜的經驗,不管原因是加班工作、臨考前抱佛腳、趕報告趕作業、熬夜打電動唱KTV、夜遊等。若是熬夜隔天無法補眠,喝咖啡來提神是很常見的處理方式。這麼做究竟有沒有效?看起來似乎是個沒什麼大不了的議題,卻持續有最新研究發表。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轉眼間,2021年已過了大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爆發 進入第三級警戒的我們 各大娛樂場館及流動夜市關閉 小吃攤販和營業餐廳 皆開啟外帶禁止內用措施 都在避免群聚引發疫情擴散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來臨 我們該如何因應? 無法外出工作 或因疫情面臨暫時停工、停業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現在就請你靜下心來
Thumbnail
自從疫情再度爆發以後,餐廳一律禁止內用,我們不得不盡量在家用餐,或是買早餐回家吃。但如此一來,儀式感蕩然無存,生活中好像了一些鼓舞我們前進的動力。 「對了!我們為什麼不開車去買早餐,然後開到附近人少的地方吃呢?」
維他命C的食物講完了,來講其他兩大類食物吧 (其實本來想一口氣把維他命D和鋅都寫在一起,不過突然發現廢話內容太多,所以還是分兩部份這樣大家看起來比較不累)
新冠肺炎在台灣大流行,看到新聞裡面大家努力地跑到各大賣場搶購物資,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的今天,我也是其中一員!白米、泡麵、罐頭、礦泉水、和衛生紙,跟不要錢一樣往購物車裡面搬,很多從來不吃的東西,例如罐頭午餐肉,也成為防疫物資出現在我家。 一年過去了,當初大費周章,排了兩個小時隊搶來的食物,到底值不值得?
Thumbnail
疫情大規模爆發 在疫情大規模爆發,全球在封國,各地出現了大量購買而囤積起來的商品的民眾。甚至商品的有效期已經過了,你買了,你也沒來得及用上它們,聽說有的人囤貨,都囤到了能直接開店了的地步? 其實,這種狂買囤貨的行為是不是一種「病」?在這囤貨行為背後,到底是什麼心理效應在作祟呢?我簡單只有整理5種心
Thumbnail
「倘若我們選擇凝望,那就是一種承諾,一種小王子與玫瑰的羈絆。」 聽到朋友說,好久沒有那種奮力的感覺了,把一部分的重心放到另一個人身上,一種時時刻刻的思念,懸掛在心中的重量,彆扭但甜蜜的重量。
Thumbnail
<p>現在印度內部有一股力量,試圖以「吃牛肉」這種概括性的字詞,強化印度教徒的「危機感」,增加其團結性,甚至激化極端派的印度教徒,對其他族群發動言語及私刑暴力。這樣的衝突事件,正在印度社會中持續延燒。</p>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轉眼間,2021年已過了大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爆發 進入第三級警戒的我們 各大娛樂場館及流動夜市關閉 小吃攤販和營業餐廳 皆開啟外帶禁止內用措施 都在避免群聚引發疫情擴散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來臨 我們該如何因應? 無法外出工作 或因疫情面臨暫時停工、停業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現在就請你靜下心來
Thumbnail
自從疫情再度爆發以後,餐廳一律禁止內用,我們不得不盡量在家用餐,或是買早餐回家吃。但如此一來,儀式感蕩然無存,生活中好像了一些鼓舞我們前進的動力。 「對了!我們為什麼不開車去買早餐,然後開到附近人少的地方吃呢?」
維他命C的食物講完了,來講其他兩大類食物吧 (其實本來想一口氣把維他命D和鋅都寫在一起,不過突然發現廢話內容太多,所以還是分兩部份這樣大家看起來比較不累)
新冠肺炎在台灣大流行,看到新聞裡面大家努力地跑到各大賣場搶購物資,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的今天,我也是其中一員!白米、泡麵、罐頭、礦泉水、和衛生紙,跟不要錢一樣往購物車裡面搬,很多從來不吃的東西,例如罐頭午餐肉,也成為防疫物資出現在我家。 一年過去了,當初大費周章,排了兩個小時隊搶來的食物,到底值不值得?
Thumbnail
疫情大規模爆發 在疫情大規模爆發,全球在封國,各地出現了大量購買而囤積起來的商品的民眾。甚至商品的有效期已經過了,你買了,你也沒來得及用上它們,聽說有的人囤貨,都囤到了能直接開店了的地步? 其實,這種狂買囤貨的行為是不是一種「病」?在這囤貨行為背後,到底是什麼心理效應在作祟呢?我簡單只有整理5種心
Thumbnail
「倘若我們選擇凝望,那就是一種承諾,一種小王子與玫瑰的羈絆。」 聽到朋友說,好久沒有那種奮力的感覺了,把一部分的重心放到另一個人身上,一種時時刻刻的思念,懸掛在心中的重量,彆扭但甜蜜的重量。
Thumbnail
<p>現在印度內部有一股力量,試圖以「吃牛肉」這種概括性的字詞,強化印度教徒的「危機感」,增加其團結性,甚至激化極端派的印度教徒,對其他族群發動言語及私刑暴力。這樣的衝突事件,正在印度社會中持續延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