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因疫情瘋狂囤積衛生紙,其實既理性又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一年多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下,生活各層面都發生許多以前很難想像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不分世界各國,幾乎都發生過「囤積衛生紙」(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的事件。
從事後觀之,這根本屬於「不必要」的行為,甚至還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花錢、浪費空間、群聚感染等)。然而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這類行為不但理性,甚至有益心理健康!
七月底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發表的最新研究,刊載於「實驗心理學雜誌」(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Impact factor:2.832),是第一篇針對幾種「不確定性」(uncertainty)對人類行為模式所造成影響之研究。
所謂的「不確定性」,其實在每個人每天的生活中都持續發生。小自無傷大雅的事件(如平常搭的公車脫班造成遲到、報告準備方向錯誤被上司責罵),大至攸關生死的意外(綠燈過斑馬線卻被車撞、每年做高階健檢卻罹癌),其實都充滿了不確定。
當然,面對不同程度、種類的不確定性,帶來的行為改變必定不同。一年多來的疫情,之所以造成許多人「誇張」的行為反應,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太高、影響層面太廣。
  • 從疫情初始,各種可怕嚴重、稀奇古怪的症狀,都讓人看了心驚膽跳,彷彿「人類就要毀滅了」。
  • 即使已經過了一年多,各種研究結果紛紛出爐,卻似乎又帶來更多不確定,比如「變種病毒」相關議題。
  • 雖然已有多種疫苗上市,但究竟效果、安全性如何,都只能透過全體人類的「肉身實驗」來證實。畢竟,最早開始正式施打的疫苗,至今也還未滿一年。
  • 最後,則是對生活的實際影響。不單只是「健康」,還包含了經濟、政治、工作型態、國家安全等複雜而互相糾葛的層面。在在另人不知所措、甚至無助。
此外,面臨不確定性時,每個人的反應固然不盡相同,但是研究也發現,就算邏輯上、理智上知道「改變」不見得有好處,甚至可能「維持原本行為模式」反而比較好,人還是傾向「做出改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0會員
965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幾乎人手一台(甚至兩、三台)的手機,常常被現代人用來打發時間、消煩解悶。除了上網、看影片、使用社交軟體以外,數量驚人的免費手機遊戲(以下簡稱「手遊」),也是許多人的選擇。畢竟,既不用不用花錢、又能無止盡的嘗試各類型遊戲(每隔幾天就換玩一個也沒問題),吸引力當然十分驚人。
人的心情很難不受外在事件影響,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持續一段時間的某事件、或者某段人際關係,影響我們「目前」心情較大的,到底是「近期」的經驗?或者是「較久以前」的經驗?這就很有趣了。 6月底這篇論文發表於《eLife》,一本有關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科學期刊。
持續一年多的疫情肆虐期間,許多人被迫在家隔離、居家上班,造成世界各地的分手、離婚率都不斷攀升。原因不難理解:互動時間增加,但「喊停」、「離開現場」等心理學常見(處理人際衝突)技巧無法執行,若沒有適時調整、增加不同以往的互動策略,當然很難「撐」下去。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都出現「拒絕配合防疫政策」的民眾,包括不配合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違規聚會等。究竟這些人是醫學常識不足?單純不願意配合?或者有其他原因?6月中這篇研究嘗試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詮釋。
很少人沒有熬夜的經驗,不管原因是加班工作、臨考前抱佛腳、趕報告趕作業、熬夜打電動唱KTV、夜遊等。若是熬夜隔天無法補眠,喝咖啡來提神是很常見的處理方式。這麼做究竟有沒有效?看起來似乎是個沒什麼大不了的議題,卻持續有最新研究發表。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
幾乎人手一台(甚至兩、三台)的手機,常常被現代人用來打發時間、消煩解悶。除了上網、看影片、使用社交軟體以外,數量驚人的免費手機遊戲(以下簡稱「手遊」),也是許多人的選擇。畢竟,既不用不用花錢、又能無止盡的嘗試各類型遊戲(每隔幾天就換玩一個也沒問題),吸引力當然十分驚人。
人的心情很難不受外在事件影響,這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常識。然而如果進一步分析:持續一段時間的某事件、或者某段人際關係,影響我們「目前」心情較大的,到底是「近期」的經驗?或者是「較久以前」的經驗?這就很有趣了。 6月底這篇論文發表於《eLife》,一本有關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的科學期刊。
持續一年多的疫情肆虐期間,許多人被迫在家隔離、居家上班,造成世界各地的分手、離婚率都不斷攀升。原因不難理解:互動時間增加,但「喊停」、「離開現場」等心理學常見(處理人際衝突)技巧無法執行,若沒有適時調整、增加不同以往的互動策略,當然很難「撐」下去。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都出現「拒絕配合防疫政策」的民眾,包括不配合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違規聚會等。究竟這些人是醫學常識不足?單純不願意配合?或者有其他原因?6月中這篇研究嘗試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詮釋。
很少人沒有熬夜的經驗,不管原因是加班工作、臨考前抱佛腳、趕報告趕作業、熬夜打電動唱KTV、夜遊等。若是熬夜隔天無法補眠,喝咖啡來提神是很常見的處理方式。這麼做究竟有沒有效?看起來似乎是個沒什麼大不了的議題,卻持續有最新研究發表。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Thumbnail
沒有人能預測下一次的經濟衰退、全球性疫情、戰爭或恐怖攻擊何時會發生。正因為這些事件無法預料,它們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建議透過存股和購買保險等方式應對無法預見的風險,同時持有現金作為防範措施。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會預設或預測立場,因為他們可能: 曾有類似的經驗或觀察到相似的情況,因此他們可能會假設…….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有关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内容,我们要警惕那些可能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通常是微妙而根深蒂固的,有可能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生活。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谈谈吧! 鸵鸟效应 这指的是忽视负面信息或反馈的倾向,类似于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可能表现为一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這篇是2018年的記敘文,今天跳出來,印象深刻,所以轉po這邊紀念。 六年了,可是台灣人每年都會發生這種XX之亂,我常想:咱們缺的是物資?還是心靈? .........................................................................
Thumbnail
僥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心態,而心存僥倖,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呢? 僥倖,有關係?沒關係? 僥倖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狀態,在某種狀態下樂觀地認為自己不會經歷到“負面事件“,常見的例子就是,明明知道有可能一半的機率會下雨,但是還是選擇不帶傘,最後遇上下雨才後悔莫及;明明知道不能賴床,但還是多躺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
Thumbnail
   許多日常生活必需用到的衛生紙、毛巾.......。這些物品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絕不是短時間就能夠辨別。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我們經常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導致許多人常常陷入過度擔憂的狀態。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放下那些無法控制或無法影響的短期擔憂,並專注於長期的目標和計劃,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更充實和有意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令人驚訝的是,一句關於天氣的短評很容易就令人忽略,卻能揭示人們對未來的生存恐懼。榮格分析師湯瑪士.辛格寫道:「滅絕焦慮正在氾濫,儘管它經常以群體或文化焦慮的替代形式被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表現出對滅絕的恐懼」。
Thumbnail
沒有人能預測下一次的經濟衰退、全球性疫情、戰爭或恐怖攻擊何時會發生。正因為這些事件無法預料,它們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建議透過存股和購買保險等方式應對無法預見的風險,同時持有現金作為防範措施。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會預設或預測立場,因為他們可能: 曾有類似的經驗或觀察到相似的情況,因此他們可能會假設…….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一下有关人类行为和决策的内容,我们要警惕那些可能影响我们选择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通常是微妙而根深蒂固的,有可能在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生活。话不多说,让我们来谈谈吧! 鸵鸟效应 这指的是忽视负面信息或反馈的倾向,类似于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这可能表现为一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這篇是2018年的記敘文,今天跳出來,印象深刻,所以轉po這邊紀念。 六年了,可是台灣人每年都會發生這種XX之亂,我常想:咱們缺的是物資?還是心靈? .........................................................................
Thumbnail
僥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心態,而心存僥倖,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呢? 僥倖,有關係?沒關係? 僥倖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狀態,在某種狀態下樂觀地認為自己不會經歷到“負面事件“,常見的例子就是,明明知道有可能一半的機率會下雨,但是還是選擇不帶傘,最後遇上下雨才後悔莫及;明明知道不能賴床,但還是多躺
生活上舉凡一切大小事都會有計劃及執行的時候,不論是家庭或是職場,甚至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在計劃的過程中,會分析各種發生的可能性,進而去規劃出最佳的結果,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若出現不是先前分析過的結果,就可再次分析執行中發生的與規劃不同結果,而分析後,如果不會偏離原先的最佳結果,那就選擇靜觀其變吧。 根據
Thumbnail
   許多日常生活必需用到的衛生紙、毛巾.......。這些物品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絕不是短時間就能夠辨別。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我們經常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導致許多人常常陷入過度擔憂的狀態。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放下那些無法控制或無法影響的短期擔憂,並專注於長期的目標和計劃,我們的生活必然會更充實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