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最具企圖心的氣候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50碳中和與重返巴黎協定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一連串氣候政策與人事布局受到全球矚目。拜登的氣候政策與經濟政策環環相扣,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致力於提供就業機會,並要求夥伴國家同步減碳。
  在2021年1月20日就職當天,拜登立即簽署了行政命令,宣示美國於一個月後正式重返巴黎協定,意即美國再度回到了致力於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C的路徑上。
  然而,拜登宣誓的氣候計畫並不僅止於此,他也承諾將在4年任期內投資2兆美元於再生能源科技,目標是在2035年前,美國要達到境內電力完全零碳排,並且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這個規模廣泛、經費龐大的「拜登氣候計畫」,自競選期間即被稱為「史上最具企圖心的環境計畫」。
民意撐起堅強後盾,讓拜登大膽作夢
  「你去看了去年Pew Research(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就會知道拜登為什麼想這樣做,」嫻熟美國政治的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指出,從2016到2020年,對於是否相信氣候變遷由人類行為造成?民主黨人大多相信,共和黨人則大多不信,所以川普針對他的共和黨支持者,做出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但是對於中間選民,拜登主打氣候變遷對他們來說是有感的,中間選民還是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造成。
  「美國民意有一個大的轉變,最關鍵的是科技的發展,包括一般庶民都可以感覺到新能源科技是可行的,現在特斯拉都滿街跑了,」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指出,畢竟人是現實的,以前的科技讓民眾覺得花錢、不切實際,直到電動車這些關鍵科技突破之後,也帶動觀念的轉向,讓美國民眾覺得新能源不再是不務實的空談,「這也是為什麼我看到拜登的環保政策會受到歡迎。」
環保與經濟該是角力還是合作?
  從一份蓋洛普民調更可明顯發現,美國民眾對環保議題的支持,在2014年後即呈現「環保應優先於經濟發展」的趨勢,該趨勢甚至持續擴大,認為環保應優先於經濟發展的民眾在2019年達到65%。承上,翁履中指出,這個時機和電動車的技術突破直接相關,因為這是讓美國民眾真正有感的事情,因而不再認為持續消耗傳統能源的方式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推動氣候政策時,是和他的經濟政策環環相扣,並非只有高度道德訴求的環境保護。他在初選時喊出「重建更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的口號,正是他環境政策的核心概念,劍指2050年碳中和的乾淨能源投資等,都在強調轉型乾淨能源的過程中,要能夠同步提供就業機會,強調光是從燃油車過渡到電動車,就可以為美國的汽車業創造100萬個工作機會。在這一系列的行政命令全文中,光是「工作(Job)」一詞就提到了15次。拜登稱當天是白宮的「氣候日(Climate Day)」、也是白宮的「工作日(Job Day)」。
15年0碳排≠高雄發大財?
  然而,15年內就要達到發電零碳排可行嗎?當然,拜登並非要美國人民為了環保多花錢,在電動車的技術之外,也已經有許多研究支撐他的2035目標,屆時再生能源可達到既環保又可以負擔的地步,前景看好。其中即包括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政策學院於2020年初公布的2035 Report,該報告使用最新的成本資料與符合產業標準的模型工具,指出太陽能、風能和電池科技成本的大幅下降,將加速15年內全美發電零碳排的可行性,也預測在2035年前達到90%電網零碳排的可能性,且能讓整體的電價減少10%,比起毫無作為的情境,更能夠減少13億噸的碳排放。
  這個開發乾淨能源的風向也加速了民營企業的轉型,看好低碳能源才是未來的趨勢,許多跨國石油公司紛紛進行轉型的策略,連有150年歷史的BP公眾有限公司(前稱英國石油公司)都宣布,不僅將停止在新領域開採石油與天然氣,而且將逐步擴大對離岸風電、太陽能和電池科技的投資,甚至在收購了英國最大的電動車充電供應商、投資中國的充電供應商之後,也考慮在全美國的BP加油站設置充電設施。BP的替代能源事業部執行長珊雅爾(Dev Sanyal)直言:「公司策略的轉移,在於以世界想要的方式提供所需的能源。」對於靠石油起家的百年公司做出結構上如此巨大的調整,翁履中表示,連大企業都看到了未來的趨勢,紛紛擴大綠能的投資,這也給了拜登氣候政策一個很好的契機。
參議院不足,組夢幻的環保內閣展現決心

2020年12月19日,拜登發表內閣「氣候夢幻隊」提名人選。(攝影/AFP/Alex Edelman)
  儘管在參議院的席次未達「超級多數」(60票,參議院的五分之三),不過,拜登陣營在競選時已預見當選後可能碰到的政治阻力,當時即整理出了10大項毋需國會同意、以總統行政命令即可執行的氣候相關政策,從運輸、建築到能源投資等各大面向,都包括在內。拜登也提出了史上最具環境意識的內閣名單,除了掌管環保與能源的部會之外,幾乎每個重要部會都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內政、運輸和財政部等,部長人選皆為環保理念鮮明或者長期的環保倡議者,拜登的新內閣更因此被媒體譽為氣候的夢幻隊(A-team),民主黨既然在國會未佔有超級多數,仍可徹底發揮行政部門的權限,強化氣候治理。拜登於就職後,更宣布成立納入多位內閣成員的「國家氣候工作小組」,聲明將以整個政府全面啟動的方式回應氣候危機
筆者總結
  拜登的「氣候計畫」要將貿易政策與氣候目標結合,但在經濟部次長陳正祺看來,想要達成並不容易,而國際間要如何對此達成共識,他認為「還有相當漫長的路要走」。
  僅管後續的執行手段仍有待觀察,但光是拜登已提出的氣候政策與人事布局就已讓外界眼睛一亮,拜登宣示的2050碳中和目標,更一舉讓全球已承諾達到淨零碳排的國家達到127國、加總的溫室氣體排放達63%,意義重大。拜登即將於422地球日主持全球領袖氣候峰會,推動國際社會共同致力減碳,未來4年這位「美國隊長」要如何啟動美國與全球的氣候戰役,已備受國際社會矚目。
文/廖得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知道嗎?小小的一隻蜜蜂竟然可以判斷人們有沒有確診喔!蜜蜂是出名的嗅覺高手,身上含有170個氣味感受器。經過和緝毒犬相似的訓練,蜜蜂也可以辨認人們有沒有確診。   然而蜜蜂的能力可不只如此,我們日常中最常見、看似最頻繁的功能——受粉,可是乘載26億人的生命的關鍵!   快進來看全文吧!
歐洲綠色新政中有一個重要的核心思想:"一個人都不遺落" (Leaving No One Behind)。在推動政策的同時,政府也照顧依賴化石燃料或其他非再生能源的居民,提供就業輔導及補助,讓他們可以更順利地通過這段過渡期。這可以更加凝聚民眾的向心力,也讓大家意識到對抗氣變遷不能少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這
因為疫情的關係,想必大家都是要出門配戴口罩、不能出國旅行、很多活動也都被迫取消吧。筆者也和大家一樣,正經歷著各種疫情帶來的困擾。不過,這場疫情不只是為許多事物按下暫停鍵那麼單純而已,它更是一個警示,提醒人們重新思索環境的永續發展。 自從疫情開始延燒後,有不少自然環境開始"復甦" 的跡象。根據BBC的
過去一年來,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使得經濟也面臨重大衰退。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有許多民眾反映人類被迫降低活動量後使得各地的空氣品質有了顯著的改善。然而,環境的永續和經濟只能是反比嗎?維護環境就絕對無法兼顧經濟嗎? 歐盟的綠色政策 其實,就在2018年,歐盟的碳排量比1990年減少了23%,
月經來潮,是由女孩轉變為女人的象徵,也賦予了女性孕育生命的重要能力。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承接經血的用品與過去有了相當大的改變。為了因應繁忙、快速、多變的日常,講求「方便使用」的拋棄式衛生棉以及衛生棉條取代了過去步驟繁雜的生理用品,演變後的衛生棉成了普遍女性在日常中的首選,並廣泛的被世界各地的人們使用
我們之前有寫過不少關於快時尚的文章,也分享了時尚產業成功的循環經濟案例。本文主要用意是希望以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重新梳理一次快時尚產業在方方面面的巨大影響力,不只對環境、也對我們。而該怎麼面對與看待這樣龐大的影響,依舊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與持續關注的。
  你知道嗎?小小的一隻蜜蜂竟然可以判斷人們有沒有確診喔!蜜蜂是出名的嗅覺高手,身上含有170個氣味感受器。經過和緝毒犬相似的訓練,蜜蜂也可以辨認人們有沒有確診。   然而蜜蜂的能力可不只如此,我們日常中最常見、看似最頻繁的功能——受粉,可是乘載26億人的生命的關鍵!   快進來看全文吧!
歐洲綠色新政中有一個重要的核心思想:"一個人都不遺落" (Leaving No One Behind)。在推動政策的同時,政府也照顧依賴化石燃料或其他非再生能源的居民,提供就業輔導及補助,讓他們可以更順利地通過這段過渡期。這可以更加凝聚民眾的向心力,也讓大家意識到對抗氣變遷不能少任何一個人的力量。這
因為疫情的關係,想必大家都是要出門配戴口罩、不能出國旅行、很多活動也都被迫取消吧。筆者也和大家一樣,正經歷著各種疫情帶來的困擾。不過,這場疫情不只是為許多事物按下暫停鍵那麼單純而已,它更是一個警示,提醒人們重新思索環境的永續發展。 自從疫情開始延燒後,有不少自然環境開始"復甦" 的跡象。根據BBC的
過去一年來,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之下,使得經濟也面臨重大衰退。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有許多民眾反映人類被迫降低活動量後使得各地的空氣品質有了顯著的改善。然而,環境的永續和經濟只能是反比嗎?維護環境就絕對無法兼顧經濟嗎? 歐盟的綠色政策 其實,就在2018年,歐盟的碳排量比1990年減少了23%,
月經來潮,是由女孩轉變為女人的象徵,也賦予了女性孕育生命的重要能力。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承接經血的用品與過去有了相當大的改變。為了因應繁忙、快速、多變的日常,講求「方便使用」的拋棄式衛生棉以及衛生棉條取代了過去步驟繁雜的生理用品,演變後的衛生棉成了普遍女性在日常中的首選,並廣泛的被世界各地的人們使用
我們之前有寫過不少關於快時尚的文章,也分享了時尚產業成功的循環經濟案例。本文主要用意是希望以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重新梳理一次快時尚產業在方方面面的巨大影響力,不只對環境、也對我們。而該怎麼面對與看待這樣龐大的影響,依舊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與持續關注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其能源與氣候政策將對美國及全球的能源轉型產生不確定性。他的政策主張包括重點發展化石燃料,質疑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以及可能取消拜登政府的潔淨能源法案。這樣的立場可能使美國在國際氣候協議中更加孤立,尤其是在即將舉行的COP29會議上,可能會對全球氣候行動的進程施加壓力。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Thumbnail
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恐激起新一輪貿易戰! 據美國多家媒體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最早將在今晚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四倍關稅,將現在25%的稅率提高至100%。據悉可能同時制裁中國出口的電池、太陽能設備、鋼鐵與鋁。之所以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巨,和中國電動車在國
Thumbnail
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以 100% 的關稅,將對中美電動車市場和雙方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帶來挑戰,影響美國消費者、中美電動車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EPA新規對混合動力逆襲:對EV電動車行業和傳統車企前景的影響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其能源與氣候政策將對美國及全球的能源轉型產生不確定性。他的政策主張包括重點發展化石燃料,質疑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以及可能取消拜登政府的潔淨能源法案。這樣的立場可能使美國在國際氣候協議中更加孤立,尤其是在即將舉行的COP29會議上,可能會對全球氣候行動的進程施加壓力。
Thumbnail
過去12個月,海平面均溫圖已超出1.5°C的警示門檻。示意圖。infinityharmony7 by pixabay 今年夏天特別燠熱難耐,美國NASA與歐洲哥白尼氣候變遷觀測組織(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報導,過去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再
Thumbnail
拜登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恐激起新一輪貿易戰! 據美國多家媒體證實,美國總統拜登最早將在今晚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四倍關稅,將現在25%的稅率提高至100%。據悉可能同時制裁中國出口的電池、太陽能設備、鋼鐵與鋁。之所以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巨,和中國電動車在國
Thumbnail
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課以 100% 的關稅,將對中美電動車市場和雙方經貿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該政策將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帶來挑戰,影響美國消費者、中美電動車產業合作和技術交流。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EPA新規對混合動力逆襲:對EV電動車行業和傳統車企前景的影響
Thumbnail
文/頤德國際 ESG Com資深顧問鍾筱敏 圖/COP28 UAE 官方   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第一次的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同時也是首次將推動擺脫化石燃料納入協議文本的會議。無論COP28的決議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巴黎協定規定的指標是為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度以內」,在先進國家中,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這被視為碳中和的起源。 儘管先進國家都致力於在2050年前實現CO2零排放,但許多參與國還制定了中期目標。 - 美國:在2030年前,以2005年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