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為單人設計的麥克風|Podcast錄音器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般而言,錄音需要的設備有以下這幾樣
  • 麥克風
  • 錄音介面
  • 電腦/手機
  • 監聽耳機
如果下面這些字太多不想看完,也可以直接跳到第二段,你屬於哪一類型的使用者呢?
麥克風:麥克風依照收音的方式分為電容式跟動圈式。電容式麥克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麥克風,因為收音靈敏,如果用來錄Podcast的話,常常會把許多環境中的噪音也一起錄進去,甚至可能會錄到呼吸聲、吞口水的聲音等等,比較適合用來直播、拍影片、錄樂器聲等等。
而動圈式的麥克風,因為收音範圍較窄,對於聲音較不靈敏,反而可以過濾掉許多不想被錄進的聲音,例如電扇聲、冷氣聲等等,因此本文只針對Podcast需求,介紹動圈式的麥克風。
傳統動圈式的麥克風設計需要接上錄音介面才能使用,不過近期也有廠商把動圈式的麥克風設計成usb接口,可以直接接上電腦使用,缺點就是電腦一次只能錄一支麥克風的聲音,而傳統的XLR麥克風,則是看錄音介面輸入的數量來決定錄製的數量。
錄音介面:作為電腦與麥克風之間的橋樑的,就是錄音介面,錄音介面大致分為可插記憶卡內錄的、跟需要接電腦才能錄音兩種,當然其中還有許多功能在此就暫不討論。

你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使用者呢?

訪問類型的Podcast

租用交通便利的錄音室,可能會為你省下不少來賓的車馬費。
目前Podcast錄音室的價格大約在300-500/hr,而且一般會附上專業的錄音器材可供使用,隔音設備良好,比起租用像小樹屋這樣的小型空間來得更加划算(曾經租用小樹屋錄音過,結果被隔壁吵鬧不停的小朋友毀了),而且專業的錄音室會讓受訪者有備受尊重的感覺。
你可以在進錄音室前,就找時間先做預訪問或對稿,這樣就能為你省下一些錄音室的費用。

單人的Podcast

雙人/多人的Podcast

單人Podcaster,偶爾需要訪問別人

可以參考單人的Podcast錄音方式,如果需要訪問時再租借錄音室即可。

如果你是 A 類型

如果你是A類型的族群,那麼我覺得有兩隻麥克風蠻適合你的:
  • 鐵三角ATR2100X 售價約$2680
  • Shure MV7 售價約$7990
這兩隻麥克風只要接電腦就能使用,不需要另接錄音介面,其中ATR2100X價格甚至不到3000元,很神奇的有廠商想到可以把專業XLR接口跟電腦用的usb接口做在同一隻麥克風上,不僅可以直接接上電腦,未來如果有擴充的需求,也可以改接錄音介面跟其他麥克風一起使用。
左圖可以看到ATR2100X底部有XLR接口、usb type-c接口跟監聽耳機孔,還有一顆音量調節鈕
ATR2100X配件非常豐富,有兩條usb線以及比較少見會隨附的XLR線,還有簡易型的麥克風架

ATR2100X 純人聲試聽(建議戴耳機試聽)

Shure MV7

Shure MV7 背面有XLR接口、usb接口跟監聽耳機孔,音量調節則是做在正面

Shure MV7的配件是兩條usb接線,沒有附XLR線、也沒有麥克風架

Shure MV7 純人聲試聽(建議戴耳機試聽)

A 類型的結論

如果你選擇ATR2100X的話,它很便宜而且功能豐富,音質還不錯,聲音相對MV7較清亮,缺點是手持的話容易會有摩擦音(低價動圈麥克風的普遍缺點)。
如果你選擇Shure MV7的話,它外型好看、音質渾厚,不需要後製就有很好的聲音,未來應該不太需要再升級,如果價位可以接受的話,不用猶豫直接下手吧。
網路上也有不少開箱文指出,這兩隻麥克風如果插在手機上(需另外加購線材),也可以錄音,這個功能算是加分吧,如果偶爾有在外地錄音的需求就能用得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21內容數
Wasi瓦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哇沙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情提要:因為第三步太重要啦!所以分成兩篇講完,還沒看第一篇的朋友請記得去收看 Podcast新手第三步:開始錄音前必須解決的三件事(1) 本篇繼續來講開始錄音前必須解決的三件事: 第一、節目形式 第二、更新頻率 第三、時間長度 更新頻率 關於更新頻率,目前主流Podcast的更新頻率,大約分為
上次Anna很高興能夠在開錄前,就先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節目主題,也對內容有了清楚的想法,她很高興的告訴我,因為口袋裡面的故事夠多,她已經規劃好要講哪些故事,並且非常期待可以開始錄音。 開始之前,還不知道Anna的故事的話,可以去讀讀前面的文章 Podcast新手第一步:如何找到節目主題 讓你事半功倍
這一篇文章我們繼續聊《如何做出爆紅Podcast》這本書,作者Eric Nuzum自創了一個在開始你的Podcast之前(如果你已經開始了,檢視自己如何把節目變得更好),必要的檢視清單,分別是 1. 你是誰 2. 你在和誰說話 3. 你有什麼要說的 4. 你希望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關於你是誰,可
如果你是一個剛要起步的Podcaster,我相信絕對常常有這樣的時刻,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其實製作一個Podcast的流程,說穿了,就是企劃、錄製、宣傳、回饋、修正而已。 而根據不同人的能力跟條件,就會在不同的地方卡關 比如說我製作的第一個Podcast節目《星女郎老司機》,由於主持人星女郎擅長企
Podcast是完全依賴聲音作為媒介的媒體,聲音品質就是聽眾決定要不要繼續聽下去的關鍵,所有優秀的Podcast節目,都會對音質有一定的要求。 要錄到好聲音,以現在價格相對親民的錄音器材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只要挑選適合的錄音器材加上適合的空間就能錄到不錯的聲音
看書是一種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我相信如果有閱讀習慣的人都會同意。可是一本書往往也要三、五百塊,如果買了不喜歡、或是買了發現根本重點只有摘要出來那幾句而已,那真的讀完心裡面會OOXX一大堆,所以喜歡讀書的人很需要書評跟介紹,其中最方便又快的介紹方式,那就是主持人/作者直接說給你聽,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這
前情提要:因為第三步太重要啦!所以分成兩篇講完,還沒看第一篇的朋友請記得去收看 Podcast新手第三步:開始錄音前必須解決的三件事(1) 本篇繼續來講開始錄音前必須解決的三件事: 第一、節目形式 第二、更新頻率 第三、時間長度 更新頻率 關於更新頻率,目前主流Podcast的更新頻率,大約分為
上次Anna很高興能夠在開錄前,就先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節目主題,也對內容有了清楚的想法,她很高興的告訴我,因為口袋裡面的故事夠多,她已經規劃好要講哪些故事,並且非常期待可以開始錄音。 開始之前,還不知道Anna的故事的話,可以去讀讀前面的文章 Podcast新手第一步:如何找到節目主題 讓你事半功倍
這一篇文章我們繼續聊《如何做出爆紅Podcast》這本書,作者Eric Nuzum自創了一個在開始你的Podcast之前(如果你已經開始了,檢視自己如何把節目變得更好),必要的檢視清單,分別是 1. 你是誰 2. 你在和誰說話 3. 你有什麼要說的 4. 你希望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關於你是誰,可
如果你是一個剛要起步的Podcaster,我相信絕對常常有這樣的時刻,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其實製作一個Podcast的流程,說穿了,就是企劃、錄製、宣傳、回饋、修正而已。 而根據不同人的能力跟條件,就會在不同的地方卡關 比如說我製作的第一個Podcast節目《星女郎老司機》,由於主持人星女郎擅長企
Podcast是完全依賴聲音作為媒介的媒體,聲音品質就是聽眾決定要不要繼續聽下去的關鍵,所有優秀的Podcast節目,都會對音質有一定的要求。 要錄到好聲音,以現在價格相對親民的錄音器材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只要挑選適合的錄音器材加上適合的空間就能錄到不錯的聲音
看書是一種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我相信如果有閱讀習慣的人都會同意。可是一本書往往也要三、五百塊,如果買了不喜歡、或是買了發現根本重點只有摘要出來那幾句而已,那真的讀完心裡面會OOXX一大堆,所以喜歡讀書的人很需要書評跟介紹,其中最方便又快的介紹方式,那就是主持人/作者直接說給你聽,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因為環境聲學或錄音介面的關係,有一些我提到的主觀缺點有可能會是因為環境聲學或是錄音介面沒調好導致的&除了目前正在使用的麥克風其他都已經轉賣了所以是憑印象打的,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SM7B 我用過的動圈麥克風天花板,聲音舒服好聽適合人聲,不太收環境雜音,也不太有爆音電子音問題,我用過的所有
家裡有好幾套「發聲」設備。 不說是音響,因為音響這兩個字給了太多的華美動人、高大上的遐想。 書房裡有一台iMac,連結著6TB的Rack HDD,裡面總共有5000多張CD組合而成的音樂庫,除了可以在書房裡獨樂樂之外,客廳擺的音響——此乃貨真價實之音響也,組了一個小的DAC,可以將書房裡那6TB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過兩週要去一家基金會做聲音講座,只要有外出演講、教學,我都會請承辦的夥伴拍一張上課教室的音響設備給我看看,這家用的混音器頂複雜的。 這一堆旋鈕、推桿就令人卻步了,所以主辦方的朋友跟我說同事們都不敢動這台上面的東西。 說起混音器,在進入比較專業的討論前,先給大家看一個影片,大家對混音師的幻想,頂好
Thumbnail
瓦力喜歡家訪,喜歡採集音響發燒友的生命故事和他們不凡的器材搭配史。透過家訪,如同一扇扇音樂之窗,能進入生命的核心。故事中描述了與音響設備相關的趣事和感悟,引導讀者去思考對真實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喜歡音樂的朋友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共鳴和啟發。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享受音樂或專注工作時,一款品質優良的耳機不僅可以提供卓越的聲音體驗,更能為您提供舒適的使用感受。以下是提供三款高中低價位的主動式降噪耳罩式耳機,各有獨特的特色,無論您的預算為何,都能找到最適合您的選擇。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Thumbnail
幕後分享系列以我個人經驗為主,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我未來有更新或其他經驗就會更新本篇內容。 這邊想分享我自己錄製影片選麥克風的經驗,完全真實不藏私,如果你剛好在選麥克風,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藍芽喇叭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響裝置。這裡為大家介紹三款超平價2000元有找的高品質藍芽喇叭,無論是戶外活動、家庭聚會還是辦公室放鬆,都能帶給你出色的音樂體驗。三款分別為,小米戶外藍芽喇叭、Sony SRS-XB13、JAM Hang Around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因為環境聲學或錄音介面的關係,有一些我提到的主觀缺點有可能會是因為環境聲學或是錄音介面沒調好導致的&除了目前正在使用的麥克風其他都已經轉賣了所以是憑印象打的,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SM7B 我用過的動圈麥克風天花板,聲音舒服好聽適合人聲,不太收環境雜音,也不太有爆音電子音問題,我用過的所有
家裡有好幾套「發聲」設備。 不說是音響,因為音響這兩個字給了太多的華美動人、高大上的遐想。 書房裡有一台iMac,連結著6TB的Rack HDD,裡面總共有5000多張CD組合而成的音樂庫,除了可以在書房裡獨樂樂之外,客廳擺的音響——此乃貨真價實之音響也,組了一個小的DAC,可以將書房裡那6TB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過兩週要去一家基金會做聲音講座,只要有外出演講、教學,我都會請承辦的夥伴拍一張上課教室的音響設備給我看看,這家用的混音器頂複雜的。 這一堆旋鈕、推桿就令人卻步了,所以主辦方的朋友跟我說同事們都不敢動這台上面的東西。 說起混音器,在進入比較專業的討論前,先給大家看一個影片,大家對混音師的幻想,頂好
Thumbnail
瓦力喜歡家訪,喜歡採集音響發燒友的生命故事和他們不凡的器材搭配史。透過家訪,如同一扇扇音樂之窗,能進入生命的核心。故事中描述了與音響設備相關的趣事和感悟,引導讀者去思考對真實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喜歡音樂的朋友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共鳴和啟發。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享受音樂或專注工作時,一款品質優良的耳機不僅可以提供卓越的聲音體驗,更能為您提供舒適的使用感受。以下是提供三款高中低價位的主動式降噪耳罩式耳機,各有獨特的特色,無論您的預算為何,都能找到最適合您的選擇。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Thumbnail
幕後分享系列以我個人經驗為主,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我未來有更新或其他經驗就會更新本篇內容。 這邊想分享我自己錄製影片選麥克風的經驗,完全真實不藏私,如果你剛好在選麥克風,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藍芽喇叭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響裝置。這裡為大家介紹三款超平價2000元有找的高品質藍芽喇叭,無論是戶外活動、家庭聚會還是辦公室放鬆,都能帶給你出色的音樂體驗。三款分別為,小米戶外藍芽喇叭、Sony SRS-XB13、JAM Hang A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