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
含有「戶外」共 29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吃吃黃豆粉
2025/07/09
音樂無所不在!2025五款「藍牙喇叭」推薦,一篇搞懂防水、重低音與攜帶性怎麼選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夥伴。它能渲染派對的狂歡、陪伴獨處的靜思、也能在我們揮灑汗水時,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然而,我們個人的音樂宇宙,曾幾何時被侷限在小小的耳機裡。但「藍牙喇叭」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道藩籬,將我們的專屬配樂,從耳邊解放到整個空間。
#
方格新手
#
開箱
#
產品
喜歡
留言
吃吃黃豆粉
2025/07/08
夏日戶外工作救星!2025五款「空調服/風扇衣」推薦,一篇搞懂降溫原理與選購指南
當我們在冷氣房裡享受著文明的庇護時,有那麼一群人,正頂著台灣夏日的毒辣烈日,在各自的崗位上揮灑著汗水。無論是建築工地的師傅、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物流騎士、田間耕作的農人,還是烈日下垂釣的釣客,高溫,是他們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然而,科技的進步,為這份辛勞帶來了一絲清涼的曙光。
#
開箱
#
方格新手
#
產品
喜歡
留言
廣告雜誌
2025/07/08
TenMax pDOOH 趨勢焦點|Programmatic DOOH 快速竄起,成為 O2O 行銷關鍵媒介!
pDOOH 不只在變聰明,也變得更有用、更永續!Careem 用即時看板推薦美食、The Drum 與 VIOOH 聯合發布的白皮書點出轉換才是關鍵、Perion 則打造低碳排 DOOH 新標竿。TenMax 精選 DOOH 三大趨勢,帶你看全球戶外廣告怎麼升級。
#
戶外
#
看板
#
行銷
1
留言
平凡之路
2025/07/04
台灣夏天的生存神器|LaPO 製冷高速可折疊隨身風扇
➤➤選對生活用品,只差一個平台——現在就加入 MixxStore◀◀ 在台灣的夏天,熱不是一種氣候,而是一種生活狀態。走出冷氣房的瞬間,彷彿被整座城市的熱氣包圍,汗水不請自來,連呼吸都變得黏膩。而我前陣子去金門旅遊時,這種感受被放大到極致——陽光像是從天而降的火焰,空氣濃稠得像湯,走在古戰場遺跡間
#
夏天
#
冷氣
#
通勤族
喜歡
留言
《賞物誌》的編輯主義
2025/07/04
我想去逛 |《Design in a Real World》
夏季敢去意大利托斯卡尼看展嗎? 在歐陸暴熱的時節裡,設計展(尤其是戶外的)最大的挑戰不外是氣候! 但落戶在義大利最美區域内的瑪麗別墅 (Villa Marie) 的《Design in a Real World》會不會已找到了解方?
#
展覽
#
設計
#
別墅
1
留言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2025/07/02
樂團學習之路~場地篇
文章探討管樂團在不同場地演出之差異,從專業音樂廳到戶外司令臺,比較音響效果、觀眾體驗、演出形式與技術需求等面向,並分享偏鄉巡迴演出的經驗與挑戰。
#
管樂
#
管樂團
#
音樂會
25
6
津涔
2025/07/02
3
最後一張還蠻自在的感受
3
Kazama
發文者
2025/07/03
2
津涔 原本的最後一張廣角照片恰巧不是適合音樂演出的場地,是某縣原住民文化館,演奏聲音鬆散發散,是在沒有場地選擇或文化局演藝廳撞期的狀況下所採取不得已的選擇啊~ PS.後面再補了一張蘭嶼椰油國小夕陽西下演出的照片
2
波琳達的沙龍
2025/07/02
10大防蚊攻略!登山、露營、野餐、戶外出遊都適用
身為一個熱愛旅遊的人,平常假日最喜歡往外跑,不論是出門踏青、爬山、露營,或是只是飯後去公園散步走走,我都一定會隨身攜帶一瓶防蚊液。尤其最近下雨頻繁,雨後的小黑蚊、蚊子、蒼蠅、甚至白蟻都開始出沒。尤其小黑蚊最讓我受不了,叮完不只癢到不行,我甚至常常癢到抓破皮,而且通常一次就是好幾個包......相
#
防蚊液
#
蚊子
#
防蚊
2
留言
雪羊隨筆,共享視界
2025/07/01
霧雨中的Machame Gate
吉力馬札羅山一共有七條主要路線,這是最多人選擇的一道門,通往總長約62公里的「威士忌路線」。 叫做「威士忌」,是因為路程與唯一有山屋的「可口可樂」路線相比,顯得辛辣嗆口。 但也因為這多出來的爬升試煉,提供了挑戰者更好的高度適應機會,反而提升了登頂成功率,猶如辛辣後的無窮醇香。
#
山
#
戶外
#
登山
5
留言
語繽閣
2025/07/01
拯救靈魂之窗的刻意練習 - 非數不可 1到600
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落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原則 基於上述原則,使用眼睛看電腦、手機或過度集中用眼,應該要讓眼睛休息10分鐘。簡單說,上班時用眼狀況,幾乎是除了用餐時間的一小時外,一天八小都在盯著電腦螢幕,上班時間也不會有摸魚時間,休息時更只想放鬆划手機、看影片、
#
眼睛
#
分享
#
電腦
6
留言
Jonylulu的沙龍
2025/06/30
2025/6/30個股分享(4438)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人應有自己的衡量與判斷,而非聽信他人的分享便盲從投資
#
投資
#
個股分析
#
客戶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