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將以前寫小說時收集的古代資料丟了

記得之前在新店家有丟過一次,那次很多是抄下來的小紙片,一件事(很小的)寫一張,同類的夾在一起(或用橡皮圈圈成一疊),還有複印的資料。
前幾天整理台北家的書櫃,發現還有,拿出來看一下,通通丟掉,只留了一份「歷代XX對照表」。各種資料都有,影印的、手抄寫的,還有自己畫的地圖,寫的年代對照表,不知道當時怎麼那麼有力氣做這些事?寫出那些東西來?當時認為這些很重要,要「永遠」保存,現在看來,不會再用到了,要用的話,也要重新再查資料,當回收紙丟吧!這段經歷就是歷史了,留在我的記憶中,記得也好,不記得也罷。日子是往前走的,留了太多過去的東西,只是覺得背負沈重而已(腦袋太累了)。
之前寫了幾本小說,都是古代背景的,等到要寫現代的時,已經不想寫了,就讓大綱和已經寫了幾萬字的稿子躺在電腦裏。
一開始只是寫故事,寫好玩的,後來覺得要將時代背景和地理位置查清楚,才能繼續寫下去,於是看了很多書,決定了那個故事是處在什麼時代,哪些地方,當然都是中國那片土地上的。書出版後,陸續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寫台灣背景的?」不好意思,我對台灣的史地一點都不熟,等於說不認識,是這幾年才開始慢慢看一點的。這不是我自己造成的(不認識台灣的歷史、地理),我不必為此歉疚,只能現在想辦法補一點。
書中不只歷史事件查過資料(有些是當時發生的史實,有的是我虛構的),裏面所有的事情和東西、植物、器物等都查過資料。到圖書館找資料時,分幾種方式處理:將書借回來,在館裏影印需要的那幾頁,或坐下來抄可能會用到的部份。少數幾本買的書,就在裏面劃線或夾紙條。
借回家讀的書,除了概念的之外,可以用到的資料還是用抄的、影印自己保留。然後想辧法以自然的方式用進去。
第一本小說的第一版給幾個朋友看過後,都說用詞太現代。第2年,我重修了一遍,讀了差不多時代的書(現在留存的古代書很少有比較白話的,我記得參考最多的是<世說新語>),抄下書中的字詞,再代換進去。
出版社的社長說,古代背景的小說比較難寫,我因為第一個故事是古代背景,就這樣沿路寫下來。我的輔系是歷史, 自認為喜歡歷史,頭幾年也一直被問,為什麼要寫古代背景的小說?我的回答是:
1.因為第一本是古代背景,就繼續寫下去。
2.現代社會很紛擾,躲到古代裏,比較安靜。
3.第二本開始寫的是古代女同志小說,古代的女同志怎麼生活沒人知道,我寫了算,哈!
寫著寫著,心裏慢慢清楚,我寫的古代背景的小說,不只是講當時發生的故事而已,是將古代時發生的,在現代還有意義的一些事情寫出來。最近和朋友談到這個,原來,我們「現在」的生活,所有的一切一切,都不是憑空突然生出來的,都是從古代傳下來的。喔!為什麼2千多年前的孔子,對於現代人還是很重要?東晉末年的故事(至今看得到的,梁祝故事最早的文字記載),至今還流傳不已—我明白了這些,所以人們的觀念、想法很難改變啊!需要經過很久的時間—這是我寫古代背景小說最近的感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