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支持三接,留給綠色氫氣發電所需要的發展時間-2050淨零碳排

雖然目前我們還看不清楚綠色氫氣發電究竟是燃料電池(Fuel Cell)勝出,還是氣體發電機(Gas Turbine)勝出,或者是二者並存。但是,展望2050年,綠色氫氣發電已經變成淨零碳排的必要選項,當歐洲因為負電價的現實,現在正積極研發綠色氫氣發電的相關技術,台灣是否有機會在大潭電廠蓋一個綠色氫氣發電示範計畫呢?西門子SGT-A35發電機,可以燃燒100%綠色氫氣,combined cycle裝置容量約37.7~42.6MWe,小規模示範可以替台灣帶來許多豐富的經驗。等哪一天我們有更多的經驗,大潭電廠也許可以考慮安裝SGT6-9000HL發電機,進入一個更大的規模試驗。小規模示範時,我們可以從國外船運綠色氫氣到台灣使用,順便理解各國綠色氫氣供應鏈的狀況,增加我們的實務經驗。我個人還是希望台灣還是能夠自產足夠的綠電,過剩的綠電則用來生產綠色氫氣,應用在許多行業裡。假如,智慧電網的投資可以做到位,擁有足夠的容量、數量與100%自動化,電力網路達到強韌的N-2設計,我們的電網可以承載100GW太陽光電、25GW固定基座離岸風電、25GW離岸風-波浪發電30GW的AGS地熱發電,這接近180GW的綠電,應該夠台灣用到2050年,且同時生產綠電與綠氫兩種產品。支持三接方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讓大潭燃氣發電廠取代台中燃煤發電廠,爭取足夠的時間讓台中燃煤發電廠改建為更環保的燃氣發電廠,新的燃氣發電廠使用H2 co-firing設計,保留更進一步降低碳排放的空間。可能的間接好處就是在大潭設立綠色氫氣發電示範計畫,培養台灣綠色氫氣發電的經驗,包括船舶運輸、熟悉了解日/韓/澳/菲/越綠色氫氣的供應鏈、氫氣儲存技術、H2 Co-firing電廠實務操作經驗......等等。儘管,台灣自產的綠色氫氣首先會給半導體使用,可能最後才給電力使用但我依然認為現在應該跟隨歐洲的腳步,建立示範計畫,以免我們落後太多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Maxwell 陳世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