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71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摘自|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1971之後的50年,2021到來,時間隔秋50年的星期日月,竟一模一樣,有誰還留住50年前,跟時間有關的人事物,留不住的過去,曾經抱撼的歉疚,在今年能否重來?
      我們都是看著父母背影成長才學會如何做父母。在懵懂青春期的成長,父母的言行常常不知不覺的影響著我們,我們做父母之後才發覺在子女的心中原來我們也是從前父母的縮影,把自己無力達成的心愿,無形轉移寄託給下一代,這種影響就像血的印記一輩子到老跟著我至死的那一刻。
      父母心裡總是期待下一代會更好,50~60時代父母的教育水平大都初中教育,70~80時代父母的教育水平則有高中教育,90時代則有大學教育水平,這是大時代體制強迫輪轉推進結果,一代總要比一代強,而身在這股洪流下青年的自覺又何嘗有想到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麼?!50年後的我們,雖然教育水準提昇,人情世故和道德義理卻相對地式微。
      5是數字空間一半,50代表生命時間的一半,前半生50年已隨風而逝,學到多少,體會到多少,擁有到多少,這個答案存在每個人心底。或許答案不是重點,追尋答案的過程才是精彩回憶。從一個大家庭變成另一個小家庭,是對自己肩膀的承擔和責任,是對未來的承諾和誓言,應諾的事定要做到,似乎是我們時代獨特的進行式。
      50歲的夜晚,讀著姚謙《一首歌》:「一雙腳走啊想遠遠的路,一步都有一領悟,一雙眼遇過多少人與書,學習著知道幸福。」幸福從來不是唾手可得,是需要透過學習和領悟,對錯之間,善惡之間,得失之間,愛恨之間。唐.李頎《送魏萬之京》:「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活著就別白白空度時間,淺嚐歲月蹉跎的磨難都是旖旎青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