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半五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研究所畢業兩年,在職場上仍然是個小菜鳥,也還在人生這場混沌中載浮載沉。

二十五歲的年紀,對於工作上的前輩們來說,是還太過可愛的職場新生兒。人生沒有職業壓力,就算臨時起意辭職環遊世界半年,回家後還是能找到有意思的工作;簡潔的職涯履歷也明說了無限的可能性,衝勁和新鮮的肝,隨意換個產業跑道也不成問題。

但二十五歲的年紀,在婚戀市場上已不能說是佔有優勢。二十七歲伸手就碰得到、三十歲就在下個路口,時間無情的向前奔跑,隨之增長的只有對成家的焦慮。

這是個矛盾的交叉口,能大言不慚的跟職場前輩說自己還年輕還可以任性,但一旦說到自己現在沒有男朋友,就好像輸給了甚麼。

更可怕的是社會風氣的潛規則。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

女孩子的青春有限,那不只是長輩的危言聳聽、不只是對女性物化的無情批判,那是女性生理結構上不可否認的時間限制,過了三十五就是高齡產婦、過了四十就是高危產婦。所以女孩子們急著做決定,決定自己是要孤身一人愜意的過日子、還是早早找到另一伴陷入家庭的吵鬧漩渦。

三十歲之前要結婚,結婚前要先跟另一伴好好相處五年,二十三歲畢業後就要開始工作,工作要先做滿五年才算是個漂亮的履歷,結婚後是否要生孩子?生完孩子是否要繼續工作?時間在前進、在無情的推擠、在世代焦慮下壓縮成唯一的解答。

好像全世界都在害怕時間,說著人生的重要決定必須在這裡全部訂下。就算八十年的人生過不到三分之一,但只要錯過了這十年,人生就不構成意義。


***

人們說著要好好管理心理健康,名面上是要學會體諒看不見的傷痛,但實際上是我們都在增加給彼此的壓力,所以我們理解別人、為自己療傷。

二十五歲也是個不上不下的年紀,有的人開始考慮結婚、有的人已經抱著孩子、有的人在職場裡閃耀、有的人在學校裡漫步前行。總覺得二十五歲是一個關口、是走向未來路上最重要的那個關口。但關口中沒有人看守,時間繼續固定的流動,不論多不願意,時間到了還是得前走,在懵懵懂懂中就莫名其妙過了關口。

最恐怖的是關口後世界不會變、人不會瞬間成長,但社會看待自己的眼光卻完全不一樣,在職場上還沒站穩腳跟叫做對未來沒有規劃、在戀情上還沒走向禮堂代表市場前景不佳,社會對人嚴苛,而人對人自己更嚴苛。

奇怪的是,人們總說二十五歲開始要好好為未來負責,但事實是,二十五歲是人們正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的年紀。完成了所有學業而畢業、開始正職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肩上對於社會的負擔還未加重,前方的路還未完全明瞭、但這也代表還有機會換一條路走,未來還有六十年的人生,到底將對自己的賭注押在這個年紀,是不是合理的決定?


***

剩不到一星期就要迎來二十六歲,人生默默地前進,也在默默地成長。沒有了嬰兒時期那樣放聲大哭的任性、褪去了孩童時期那段不明事理的倔強、放下了青年時期那般隨風飄蕩的無畏,學會了眼淚要往肚裡吞,脾氣和情緒也是,深怕打擾身邊人的清淨。

我們在社會中成長,找到屬於自己的框架和限制,也期待著哪天,自己會驀然冒出勇氣去改變這個社會。

或許其實二十五不是太重要的數字,只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焦慮正巧展現在這裡,三十歲會有下一場焦慮、三十五歲及四十歲也有,現在只是開始的第一步。不管在別人眼中自己算不算是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人生都不會停止,而就算自己停下腳步休息,時間也會在背後推著,直到我們願意邁開腳步、乘風起飛。

avatar-img
6會員
34內容數
小書癡的閱讀紀錄,書摘、書店、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nna、三葉五月 的其他內容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2023年總共讀了59本書,比2022年的63本比較起來稍微少了一點,但那是因為2022年中間做了推理小說的挑戰才看得特別多(詳情請閱讀我的文章:跟著日劇讀推理小說:《前男友的遺書》),所以整體結果還算令人滿意。
天空是藍色的,天空永遠都是藍色的。 在表城的人們都知道,天空的藍是永遠不會因為天氣而改變的,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天空,而是天穹下的彩繪。 在表城之上,籠罩著另外一個城市,上城。
忠泰美術館的《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展覽,大意是以現代藝術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們對於「未來」的想像、並從人工智慧及賽博格作為切入點。
原本只是想符合自己身為書癡的好奇心及蒐藏癖,但認真想過之後發現,書籍真的可以說是最合適的旅行紀念品,沒有之一。
說是不是滋味,或許我只是不明白如何表達這種感覺。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2023年總共讀了59本書,比2022年的63本比較起來稍微少了一點,但那是因為2022年中間做了推理小說的挑戰才看得特別多(詳情請閱讀我的文章:跟著日劇讀推理小說:《前男友的遺書》),所以整體結果還算令人滿意。
天空是藍色的,天空永遠都是藍色的。 在表城的人們都知道,天空的藍是永遠不會因為天氣而改變的,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天空,而是天穹下的彩繪。 在表城之上,籠罩著另外一個城市,上城。
忠泰美術館的《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展覽,大意是以現代藝術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們對於「未來」的想像、並從人工智慧及賽博格作為切入點。
原本只是想符合自己身為書癡的好奇心及蒐藏癖,但認真想過之後發現,書籍真的可以說是最合適的旅行紀念品,沒有之一。
說是不是滋味,或許我只是不明白如何表達這種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推薦一本針對女性心理成長的書籍,描述東方女性在集體文化下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透過真實故事與具同理心的引導,該書提供女性自我對話與平衡生活的實用策略。透過這本書與好用電子閱讀器的結合,讓女性們更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觀照自己,持續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我想告訴自己我回來了 重新規劃自己的下半場,是我在這段沉澱期中找到的力量來源。我知道,未來依然可能充滿未知和挑戰,但我不再害怕。寫作將成為我往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無論是紀錄自己的成長、還是與他人分享我的故事,我都希望能透過文字傳達真實的人生面貌。
Thumbnail
《財富流沙盤推演心得》,作者鋒玲探討了生命的無常,反思了在追求財富過程中被忽視的生命質量和珍貴的關係。作者透過模擬60-80歲的人生,重新定義了財富的意義,提出應集中於時間、健康、關係等非物質的價值。此經驗不僅激發了她的自我反思,也讓她決定重新規劃人生下半場。值得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人思考與借鑒。
Thumbnail
想脫單的朋友們,你知道嗎?你之所以還沒有找到約會對象,是大腦的感情盲點造成的。本書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出發,提出『刻意戀愛』的方法,讓你認清自己的思維盲點,啟動大腦的戀愛模式,協助你快速脫單成功。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推薦一本針對女性心理成長的書籍,描述東方女性在集體文化下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透過真實故事與具同理心的引導,該書提供女性自我對話與平衡生活的實用策略。透過這本書與好用電子閱讀器的結合,讓女性們更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觀照自己,持續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我想告訴自己我回來了 重新規劃自己的下半場,是我在這段沉澱期中找到的力量來源。我知道,未來依然可能充滿未知和挑戰,但我不再害怕。寫作將成為我往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無論是紀錄自己的成長、還是與他人分享我的故事,我都希望能透過文字傳達真實的人生面貌。
Thumbnail
《財富流沙盤推演心得》,作者鋒玲探討了生命的無常,反思了在追求財富過程中被忽視的生命質量和珍貴的關係。作者透過模擬60-80歲的人生,重新定義了財富的意義,提出應集中於時間、健康、關係等非物質的價值。此經驗不僅激發了她的自我反思,也讓她決定重新規劃人生下半場。值得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人思考與借鑒。
Thumbnail
想脫單的朋友們,你知道嗎?你之所以還沒有找到約會對象,是大腦的感情盲點造成的。本書從行為科學的角度出發,提出『刻意戀愛』的方法,讓你認清自己的思維盲點,啟動大腦的戀愛模式,協助你快速脫單成功。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曾經有人告訴我,人生到了40歲左右就定型,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 照著這個世界、國家運作之下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一一打怪破關每個人都被教育成我要好好讀書才有好出路,但從沒有人教導我們可以有興趣或技能,並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 美術、音樂、舞蹈、攝影被定義成無法湖口的未來,然後多少人眼裡有光的人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