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王家的兩個面貌

大甲王家的兩個面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灣堡圖:大甲地區

臺灣堡圖:大甲地區

我服了清國官方與親清國文人的史料記錄法

19世紀大甲總理王昆崗負責統領社會事務,其家族從父祖輩開始就是望族。他當政時期投資興建大安圳,他的兒子興建大甲文昌祠,是受人倚重的社會名流
在戴潮春戰爭期間,大甲城巨奸王九螺與王和尚等人加入戴陣營,與反戴陣營和帝國軍作戰

以上兩個敘述乍看下講的是不同人,但最有意思的是⋯⋯

王昆崗 = 王九螺

昆崗是他的官名,這個身分的他,是清國官方必須依賴的人,尤其是當時霧峰林家在台中地區不斷擴張勢力,因此望族王家必須存在

九螺則是他的俗名,這個身分的他是最兇惡的匪徒,苛歛民財打家劫舍,百姓都很痛苦,簡直就是魔王

我一直以為把一個人的姓名抹去已經是極端手法,原來還有這種一人分飾兩角的寫法,為了政治服務目的,分別用不同的名字來區分並加油添醋,了不起

之前談土豪時,提到現在的地方勢力是過去封建領主的遺緒,但畢竟時空背景不同,這兩者並不是完全對等,更別說現在的惡霸不會是過去意義上的土豪

Formosa 的街庄都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聚落發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會根據實際需求自主推派總理。居民單純的庄園,總理常由大地主輪流擔任。居民多元的貿易街市,則多半有複數總理,代表不同群體的利益,並訂定自治條約

有些地區會形成超聚落的巨量戰鬥防衛體,並產生一個聯庄總理。平時興修水利開墾,戰時動員庄民戰鬥。總理的行動代表家族利益,更是全體庄民的利益,因為他的權力來自居民,是互相依賴的型態。沒有群眾基礎又想當老大,只會被當成傻子

現代鄉里惡霸則沒有上述共同體意識,是單方面對弱者的欺凌,其中是有差異的

王昆崗=王九螺這種例子我相信不只一個,所有在清國官方文獻記載的「匪類」,尤其是名字特別俗的那種,十之八九都有另一個體面的正式姓名與社會身分,但為了政治正確,紀錄者必須把每個有機體切割並貼標籤,區分好人與壞人

王九螺在戴潮春戰爭後活得好好的,依然擔任大甲街總理,如果他真是魚肉鄉民的惡霸,其他共治的總理早就會弄掉他,大甲街民也不會給他權力,光是他持續穩坐總理位置這個事實,就能打臉清國史料對他的「匪類」形容,如果單拿這個標籤與現代惡霸類比,就有點單純化過去那種封建形式的社會狀態

avatar-img
戰國福摩薩的沙龍
88會員
14內容數
從海國興起到戰國對峙 從動盪年代再到邦國共榮 有如福摩薩史詩的台灣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戰國福摩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地方勢力,或者說是地方派系,時常被看做端不上台面的社會黑暗面,但它是歷史遺留問題
先前講到1836年瑯嶠土生仔與斯卡羅之間的戰爭,這個故事其實可以牽扯到一個來自枋寮平原的家族興衰史,這個家族的命運自始至終都與大屏東緊緊相連
國民黨將台灣拉入中國內戰經濟,四萬換一塊是經濟崩壞的具體呈現。經濟與政治危機對商業的負面影響是全面性的,姜阿新的企業自然也受到這股風暴的波及。但細看姜阿新事業的下坡,還有其他原因 第一個是戰後錫蘭紅茶擴大市佔,台灣茶失去競爭力 第二個就是姜阿新的代工思維和路徑依賴 #北埔姜家 台灣家族的墾殖多是自發
如果把瑯嶠歷史尺度拉大來看,這裡的衝突來自於東西方人群向南遷徙,且最終「相會」的結果
斯卡羅核心區到瑯嶠海港約20公里,步行約4-5個小時,到九棚口岸距離也差不多,與東西台灣進行貿易都不是難事。核心區附近也有港口,在這即佳的位置,能透過貿易從四面八方取得鹽、鐵、火藥、槍枝、珠寶與銀圓。斯卡羅諸社與大洋的關係比想像中密切
「王國」有兩種語境意義 第一種是描述由國王統治的實體,國王領土自然稱為王國,例如英格蘭王國和法蘭西王國 第二種是描述在一定範圍中,擁有一定自主權力的實體,例如「家裡就是我自己的小王國」 公視劇《斯卡羅》的故事主體斯卡羅,是位於瑯嶠的聯盟酋邦,在維基或許多文獻中,常通稱為斯卡羅王國。有人認為這種稱呼不
台灣地方勢力,或者說是地方派系,時常被看做端不上台面的社會黑暗面,但它是歷史遺留問題
先前講到1836年瑯嶠土生仔與斯卡羅之間的戰爭,這個故事其實可以牽扯到一個來自枋寮平原的家族興衰史,這個家族的命運自始至終都與大屏東緊緊相連
國民黨將台灣拉入中國內戰經濟,四萬換一塊是經濟崩壞的具體呈現。經濟與政治危機對商業的負面影響是全面性的,姜阿新的企業自然也受到這股風暴的波及。但細看姜阿新事業的下坡,還有其他原因 第一個是戰後錫蘭紅茶擴大市佔,台灣茶失去競爭力 第二個就是姜阿新的代工思維和路徑依賴 #北埔姜家 台灣家族的墾殖多是自發
如果把瑯嶠歷史尺度拉大來看,這裡的衝突來自於東西方人群向南遷徙,且最終「相會」的結果
斯卡羅核心區到瑯嶠海港約20公里,步行約4-5個小時,到九棚口岸距離也差不多,與東西台灣進行貿易都不是難事。核心區附近也有港口,在這即佳的位置,能透過貿易從四面八方取得鹽、鐵、火藥、槍枝、珠寶與銀圓。斯卡羅諸社與大洋的關係比想像中密切
「王國」有兩種語境意義 第一種是描述由國王統治的實體,國王領土自然稱為王國,例如英格蘭王國和法蘭西王國 第二種是描述在一定範圍中,擁有一定自主權力的實體,例如「家裡就是我自己的小王國」 公視劇《斯卡羅》的故事主體斯卡羅,是位於瑯嶠的聯盟酋邦,在維基或許多文獻中,常通稱為斯卡羅王國。有人認為這種稱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