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福摩薩-avatar-img

戰國福摩薩

91 位追蹤者
從海國興起到戰國對峙 ‧ 從動盪年代再到邦國共榮 ‧ 有如福摩薩史詩的台灣歷史
avatar-img
86會員
14內容數
從海國興起到戰國對峙 從動盪年代再到邦國共榮 有如福摩薩史詩的台灣歷史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1915年的噍吧哖戰爭是台灣人以中封建形式動員的最後一場戰鬥,這轉捩點可視為台灣版西南戰爭。我們可以從這場戰爭,大概知道19世紀的領主合戰是怎麼動員的,也可以一窺19世紀社會的宗教因素
Thumbnail
1600到1900年發生在台灣的攻城戰約90場上下
Thumbnail
沙丘香料與家族鬥爭,與台灣歷史有什麼關係呢? 這要講到台灣歷史上,一個堪比沙丘香料的物資--樟腦
Thumbnail
有個關於艋舺的傳說: 從龍山寺遠眺芝山巖和慈雲巖,若同時看見兩處有燈火,艋舺就會發生大火
Thumbnail
推薦使用出版專題來整合你的文章,如果有任何出版專題使用的問題可以問我,或者寄信詢問方格子~ 內容很精彩,我覺得值得有系統的規劃~
大台北區有不少建於山上的寺廟。過去台灣寺廟與古日本相同,除了宗教性,還可能兼具軍事與政治功能。建在山上就是山城,可防禦可瞭望
Thumbnail
西元1850年代,福摩薩北境全面進入戰國時代,茶葉樟腦產地成各豪族角逐地,為了控制貿易,各大商貿口岸淪為戰場。尤其是位於淡水河、大漢溪與新店溪三江交會的艋舺,成為各方爭奪的四戰之地
Thumbnail
從村里角度出發,就能理解最原始的共同體脈絡,和自發秩序的發展軌跡
Thumbnail
我服了清國官方與親清國文人的史料記錄法
Thumbnail
台灣地方勢力,或者說是地方派系,時常被看做端不上台面的社會黑暗面,但它是歷史遺留問題
Thumbnail
先前講到1836年瑯嶠土生仔與斯卡羅之間的戰爭,這個故事其實可以牽扯到一個來自枋寮平原的家族興衰史,這個家族的命運自始至終都與大屏東緊緊相連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蘇佑諭
看的好精彩,簡直像台灣版的戰國時代。請問當時的械鬥(用詞可能不當)的兵力人數大約多少?有到百人規模嗎?還是數十人而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