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會拒絕的靈魂,在「人間」找回信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開放一個家,讓在社會被拒絕的人們有個地方去,聽起來像是民間團體在社區的庇護所,但這裡不是民間團體,也沒有慈善服務,只是一個空間,讓大家能夠有個自在停留的處所。

位於富山縣高岡市的「人間(ひとのま)」,在日本是個很特別的存在。租下這間空屋的宮田隼先生是個補習班老師,或許因為大剌剌的個性,不同學校老師高高在上的態度,因此很受學生歡迎,也協助學生、家長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拒絕上學的孩子,不願意去學校,卻願意到宮田先生的補習班。

直到10年前,他決定租棟房子,取名人間,24小時開放,每個人都可以來到這個空間,在屋子裡的大大小小,把人間當作自己家的閒散著,想發呆就發呆、想玩就玩、想聊天就聊天。剛租下房子時,這裡還是個空屋,沒有任何家具或電器。不過幾年下來,來到這裡的人多少會帶些東西來,開始有了電視、廚具、餐具、桌子等,甚至最多曾經同時有4台微波爐。

角落擺有募款箱,一次來可以投300日圓,就算沒錢還是可以進來。宮田先生說,如果每次來有投錢,最近卻沒有投錢的人,就可以關心他最近是否有困難。

100%互信,在「人間」同享冷暖

來到這裡的人,從尚未讀書的孩子、青少年、中年人、社區媽媽、高齡長輩都有。他們可能拒學,也有剛從監獄出來沒地方去的人,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還有日本日益漸增的繭居族、白天沒地方去的人、沒有工作機會的人、單純來玩的人、沒有飯吃的人、在家裡被施暴的人,各式各樣被社會貼滿標籤的人都聚集到人間了。也曾有到處跟人說想死的人,宮田先生跟他說:「那生前就來這裡看看吧!」

聽起來是個需要高度警戒的空間。2017年,我參與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的訪問,由友人Yukiko帶領,來到人間。Yukiko每次提到人間時都說,她第一次來時,很困惑這個空間是什麼?「但我知道這個地方很重要。」進入人間前,我既期待,又擔心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

我們一行人來到人間附近的停車場,看見宮田先生與肩膀上的孩子EN醬向我們招手。走向人間時,宮田先生睜著大眼向我們強調:「旁邊都是很漂亮的房子,我們的房子是這裡最普通的。」

人間的外觀是個普通的2層樓民宅,大門右側的鐵捲門上有著孩子們的彩繪,左側放著人間的木牌。進入人間前,最讓我意外的是,大門旁是一個大雞籠,養著雞。

raw-image

而屋裡目測有十幾二十個人,有一位看起來約高中、大學的男孩就坐在門口,戴著耳機玩手機,看都不看我們一眼,或許是用著他的方式迎接我們。

其他多數人都是既好奇又熱情地跟台灣一行人打招呼,有小學生、也有青少年,還有孩子的媽媽;廚房更是熱鬧,擠滿了年輕人在裡面煮飯,聽說掌廚的金髮女孩超會做蛋糕。對我們這群突如其來造訪的人來說,他們看起來就像一個超大的家族。

今天我們本來是要來這裡共煮晚餐,但因來晚了,才進廚房,這群做菜的年輕人便把我們趕到外頭等開飯。

人間不像我們去參訪的許多點,空間多半漂亮又整潔,這裡則是充滿常民的生活感:榻榻米上有波浪狀的使用痕跡,窗門上的破洞用報紙與圖畫修補,桌子款式不一,餐具也各有不同大小,一旁櫥櫃雜亂堆著東西。

我們還在感受人間的氛圍,EN醬就拿著筷筒來到每個人身旁問著:「有沒有人要筷子!」開始發給每個人筷子,其他孩子也自主幫忙發碗盤、倒茶水和分茶碗蒸。同行有人沒分到,但不好意思說,Yukiko說:「這邊用餐要用搶的呦!」趕緊舉手搶了一個。還有個長得像日本娃娃的Hina醬,動作俐落地幫大家盛起烏龍麵。

每週3次共煮,非家人卻能自在互助

已到訪人間多次的Yukiko說,這裡的孩子很會關心別人。剛進來時,一下子搞不清楚誰是主人,因為每個人都像這裡的主人,很自在。大家手忙腳亂,卻又亂中有序,彼此替補、分工;雖然他們彼此不是家人,卻擁有這樣互助、互信的默契。

開飯時,大家邊吃飯邊吱吱喳喳地說話,好不熱鬧。人間現在一週有3次共煮的時間,原本只有一次,是2017年宮田先生來到台灣與台東「孩子的書屋」陳爸交流後,發現共食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事,回來便開始每週3次共煮。食材是大家帶來的,有時則由食物銀行提供。

這裡沒有專家,也沒有提供諮商,屋內充斥著人們各式各樣的煩惱。但宮田先生說,原本是一個人在懊惱,來這裡大家就可以一起想辦法幫忙解決。

大概是太多人問過他:「讓大家自由進出空間,甚至有犯罪過的人,難道不會有危險?」宮田先生自己主動說,開放人間的這些年,從未發生過大事件,而他自己也很意外。

「我100%相信別人、不排斥任何人。 我發現100%相信對方後,這個空間不會發生什麼問題。」

當然有時也是有製造麻煩的人。例如,有人曾說要殺了宮田先生。「雖然有過這樣的衝突,但是他離開後,發現自己沒有地方去了,又再回來。」宮田先生分享。

還有從監獄出來的偷竊成性的人。他進到空間後跟大家坦白:「我是有偷竊習慣的人。」但在人間的每天,他都會跟大家說:「我今天沒有偷竊。」因為在人間,而有進步的可能。

宮田先生雖然沒有提供諮商,卻經常被家長抓去解決孩子的事。曾有孩子在家揮舞刀子,家長不是先找警察,而是打電話找宮田先生。宮田先生來到孩子的房門口,脫光全身衣服走了進去,告訴他「我什麼都沒有」,讓孩子卸下心防,然後開始跟孩子對話,多麽像電影劇情。

敞開房門,與社區和諧共生

Yukiko分析,精神病院、監獄、學校,都有很多的規矩限制行動,然而人間是個沒有任何規矩的地方,反倒讓這些在社會上不被認可的人們感到很自在,大家都能接受每個人的狀態,進而達成一種平衡。「他們很珍惜這個空間,更能自主管理,因為若發生事情、失去這個空間,就要回去體制內的機構了。」

這些在體制內不被接受的孩子,在這裡也學習到體制內學不到的課程--分享與互助。Yukiko觀察到,這裡的孩子很照顧彼此,也會關心他人的需求,「這是比學校教育更重要的『共生力』,他們因為與各式各樣的人互動,反倒學會分享和照顧別人,而不是跟同儕競爭考試成績。」

雖然人間有很多被社會貼上標籤的人,卻也意外跟社區感情很好。北陸冬天時常下大雪,人間裡許多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會幫忙社區剷雪;社區運動會時,也因為年輕人多,時常拿冠軍,社區的長輩們很喜歡他們。

「我做的事情很簡單,只是把房子打開而已。」宮田先生每次在分享或演講時,都會抓抓頭講這句話。

人間沒有被施了魔法,也不是烏托邦,宮田先生打開門的動作背後,是對人的全然信任。因為被信任著,在人間的朋友也願意再次為自己的人生努力、照顧彼此。

raw-image

*口譯/五十嵐祐紀子

*原文為2018年參訪富山縣後,發表於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官網,2021年12月改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芸眾聲的沙龍
13會員
20內容數
面對超高齡社會,日本有群人看見生命最後一哩路的需求。當人們因為獨居、因為居家環境、照顧人力等因素無法在熟悉的社區與家中善終時,Home Hospice提供了人們一個如家一般的居所,找回對生命、生活的掌控權。Home Hospice不只翻轉了過去幾十年倚賴醫療的臨終模式,更希望重建社區早已消失的臨終文化。
芸芸眾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3
在日本富山的鄉下,一位前幼兒園園長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支持社區的父母甚至所有照顧者。在Funny’s Kitchen與「任何人都可以來的家『惠』」育兒父母可來到這個空間喘息、諮商。
Thumbnail
2022/02/23
在日本富山的鄉下,一位前幼兒園園長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支持社區的父母甚至所有照顧者。在Funny’s Kitchen與「任何人都可以來的家『惠』」育兒父母可來到這個空間喘息、諮商。
Thumbnail
2021/12/24
人間是一個神奇的空間,一個社區的民宅,開放給各式各樣的人駐足,從年齡來看小小孩到青少年、媽媽到高齡長輩,從標籤上看,拒學、繭居族到犯罪者,這裡的組成就如同人間這個名稱般,更點醒來此處的眾人,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Thumbnail
2021/12/24
人間是一個神奇的空間,一個社區的民宅,開放給各式各樣的人駐足,從年齡來看小小孩到青少年、媽媽到高齡長輩,從標籤上看,拒學、繭居族到犯罪者,這裡的組成就如同人間這個名稱般,更點醒來此處的眾人,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Thumbnail
2021/12/20
在日本,失智症人口高達600萬人,與日本小學生的人數一樣多。在此時此刻,日本該如何營造一個失智症友善社會?
Thumbnail
2021/12/20
在日本,失智症人口高達600萬人,與日本小學生的人數一樣多。在此時此刻,日本該如何營造一個失智症友善社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全日本有54.1萬人,其年齡在15至39歲之間,幾乎是與外界隔絕。
Thumbnail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全日本有54.1萬人,其年齡在15至39歲之間,幾乎是與外界隔絕。
Thumbnail
接近清晨,在從未感受過的寧靜和諧裏,進入淺意識建築概念空間,深淵將我拉入再度沉睡…… 深山幽然又冷冽的氣息讓我意識到所在於偏鄉小鎮,彷彿抓取著不幸的墨綠枝葉伸攬空中,沿著沒有柏油的石子混泥路,若我有蹄肯定不滿吱叫踢著沾染泥巴的蹶子
Thumbnail
接近清晨,在從未感受過的寧靜和諧裏,進入淺意識建築概念空間,深淵將我拉入再度沉睡…… 深山幽然又冷冽的氣息讓我意識到所在於偏鄉小鎮,彷彿抓取著不幸的墨綠枝葉伸攬空中,沿著沒有柏油的石子混泥路,若我有蹄肯定不滿吱叫踢著沾染泥巴的蹶子
Thumbnail
人間是一個神奇的空間,一個社區的民宅,開放給各式各樣的人駐足,從年齡來看小小孩到青少年、媽媽到高齡長輩,從標籤上看,拒學、繭居族到犯罪者,這裡的組成就如同人間這個名稱般,更點醒來此處的眾人,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Thumbnail
人間是一個神奇的空間,一個社區的民宅,開放給各式各樣的人駐足,從年齡來看小小孩到青少年、媽媽到高齡長輩,從標籤上看,拒學、繭居族到犯罪者,這裡的組成就如同人間這個名稱般,更點醒來此處的眾人,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Thumbnail
開放一個家,讓在社會被拒絕的人們有個地方去,聽起來像是民間團體在社區的庇護所,但這裡不是民間團體,也沒有慈善服務,只是一個空間,讓大家能夠有個自在停留的處所。
Thumbnail
開放一個家,讓在社會被拒絕的人們有個地方去,聽起來像是民間團體在社區的庇護所,但這裡不是民間團體,也沒有慈善服務,只是一個空間,讓大家能夠有個自在停留的處所。
Thumbnail
作為一個社區人們身心安頓的宮之森咖啡,面對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人與人需要隔離,也讓小小的咖啡廳與社區居民面臨不小的挑戰。宮之森咖啡利用停止營運的時間開始Free style school,也籌備起菓子工坊,希望幫助更多孩童與社區居民。
Thumbnail
作為一個社區人們身心安頓的宮之森咖啡,面對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人與人需要隔離,也讓小小的咖啡廳與社區居民面臨不小的挑戰。宮之森咖啡利用停止營運的時間開始Free style school,也籌備起菓子工坊,希望幫助更多孩童與社區居民。
Thumbnail
夢生民的負責人吉田女士與菊澤女士說,她們一開始打定主意開咖啡館時,就想要讓社區居民真心覺得咖啡好好喝,不是因為是身心障礙者做的而說好喝,而是會做好喝咖啡的人是身心障礙者。
Thumbnail
夢生民的負責人吉田女士與菊澤女士說,她們一開始打定主意開咖啡館時,就想要讓社區居民真心覺得咖啡好好喝,不是因為是身心障礙者做的而說好喝,而是會做好喝咖啡的人是身心障礙者。
Thumbnail
在日本,咖啡店的樣態與台灣不太相同。在社區間,沒有文青裝潢與埋首工作的年輕人,有的是家庭式的餐點與溫暖的店主,成為社區民眾自在來去、寄託身心的節點。
Thumbnail
在日本,咖啡店的樣態與台灣不太相同。在社區間,沒有文青裝潢與埋首工作的年輕人,有的是家庭式的餐點與溫暖的店主,成為社區民眾自在來去、寄託身心的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